孫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快速發展,人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與日劇增,這也就加大了電廠的壓力,同時也對電廠生產效率的 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熱能與動力工程已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領域,在各領域也取得了穩定發展。但是由于地球能源有限, 如何開發新能源成為目前社會最關注的問題。對熱能與動力資源進行研發和利用,研究現有工程中的不足之處,對熱能與動 力工程進行創新,使熱能與動力工程更好的服務社會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熱能;動力工程;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182-01
引言
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使之能夠滿足國家
戰略發展的實際需要。熱能的轉化及其多種應用模式,在能源動力 工程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學技術工作者都在設法 提升熱能的綜合使用率,提高技術應用模式以及相應動力裝置運轉 的效率,降低對能源動力的消耗,推動多種技術應用和裝置設計的 改進,從而既能滿足社會發展對能源的現實需求,又可以節能減排, 減少污染。
1 熱能與動力工程創新應用的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家經濟發展建設的過程
中,雖然我國能源資源豐富,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較少,而且能源消 耗速度比較快。當前,國家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能源短缺 問題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日顯突出,在這樣的形勢下,做好熱能 與動力工程的創新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首先, 其符合當前國情發展的需求;其次,其符合電廠自身發展的效率;最 后,其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建設也有一定的幫助。在熱能與動力工 程的創新應用中,做好相關的研究工作,能夠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這樣生產成本也就大幅度縮小了,而且技術的革新,也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增 加了企業經營利潤。
2 熱電廠中熱能與動力工程運用的應用
2.1 熱電廠熱能與動力工程運用的研究與實踐更加科
學合理
從熱電廠熱能動力工程運用原理的分析中可以發現,影響其運
用的因素有許多方面,除了內部能量轉換過程中的各種不穩定性以 外,還要受熱電廠整體的作用。基于此,在熱電廠發展過程中,對 于熱能動力工程運用的研究更多地傾向于那些影響因素比較大的內 容方面,同時也注重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來促使能量更好地轉換。 例如,一些電廠會從選址方面來考慮熱能動力工程的運用,因為熱 電廠在運行過程中的實際容量會受到運行負荷性質、負荷大小等因 素的影響,因此在熱電廠選址時會盡量地選擇那些熱負荷中心位置 以及城鎮中人口密度比較大的一些區域,這樣可以保證熱電廠的供 熱系統能夠更加穩定地運行,并方便熱力管道的建設。
2.2 熱能與動力工程在鍋爐中的應用
熱能與動力工程在鍋爐方面的應用也極為廣泛,鍋爐應用中最
為核心的就是燃燒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當前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 步自動控制填充方式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人力填充燃料方式,這 種新方式減輕了工作量,而且有助于節約能源。而熱能與動力工程 中自動控制可以分為多種技術,因此,在熱能動力工程中鍋爐方面 的應用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如雙交叉限幅燃燒自動控制系統、空 氣燃氣比例控制系統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3 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3.1 熱電廠方面的創新
首先,要科學合理應用重熱現象,因為在多級汽輪機中,上一
級損失的各種熱量可以通過合理策劃在下一級中得到應用,這就是 重熱現象。在電廠的運行中重熱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利用重熱現象 可以使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效率大于平均使用效率,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減少能量的損失,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但是重熱現象是以降 低設備效率為前提的,所以要在一定范圍內,不是數值越大越好。 要根據電廠的工作程序通過科學計算來利用重熱現象,以使重熱現 象的效用最大化。其次,一次調頻和二次調頻的合理應用。一次調 頻主要是調整發動機的速度,通過控制外界數值變化來調節發動機 的轉速。在此基礎上通過智能的電網頻率調節,可以使二次調頻對 機組設備進行重組,以方便更精準的控制數據。再次,降低濕氣損 失。在電廠的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濕氣會很多,這給電廠造成潛在的 威脅,如果溫度過低也會加大溫度。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安裝祛濕裝 置,在減少濕氣的同時減小濕氣對設備運行帶來的損失。祛濕設備 安裝后要定期檢查,以避免發生意外情況,同時增加電廠在運行期 間的經濟適用性。
3.2 提升機械能與熱能轉換效率
依據熱能動力學相關原理,確定研究對象,設備應用主要目的
是促進能量轉換,現有技術條件下,解決能量轉化問題,首先要解 決設備有效利用問題,分析發電廠鍋爐應用現狀,結合熱能動力工 程學,可以總結出可靠可行的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技術改進之 中。設備運轉需要設備不同零件間相互協作,技術人員需要通過自 身知識技能并且結合實際狀況需要對局部進行調整。
3.3 鍋爐燃燒控制技術的創新
3.3 鍋爐燃燒控制技術的革新對于提高燃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
用。這種技術上的革新,應該側重于兩個點,首先應該加強鍋爐內 部的監測,通過對鍋爐內各種氣體的分析,得出對燃料燃燒情況的 正確認識,從而調節鍋爐的溫度,保證燃料能夠完全的燃燒。另一 方面,要加強對于燃料填充的控制,其主要方向則為機械化、智能 化。傳統的人工方法顯然不能實現精細化的操作,所以,必須加強 計算機和智能技術在鍋爐控制中的應用,提高鍋爐的生產效率。
3.4 科學合理利用節流調節
熱電廠架構之中的節流調節,并不是都帶有調節級的。在擬定
好的第一層級內,即可設定完整的進汽,但是如果設備運行過程中 固有的工況出現變動,各層級預設的初始溫度出現變化,可能就只 會凸顯設備細微的變動,這種初始溫度帶有最佳的負荷適宜特性, 能適應多樣規模架構下的容量機組。但是在耗費掉的節流損失中, 這種設備卻并沒有提升原有的經濟性。在真正的設備運行過程中, 設備應該能夠推算各級層以內的比焓降、對應壓差。
結語
總之,隨著電力能源使用量的不斷增加,加強對熱能與動力工
程的創新研究就顯得極有必要了,它能夠有效的節約資源和能源, 有助于提高發電廠的發電效率,推動我國節能事業的發展,同時其 對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季珊珊.淺談熱能與動力工程的科技創新[J].低碳地
產,2016,2(17).
[2]魏齊欣,程光宇,劉艷珍等.熱能與動力工程在電廠中的 合理運用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1):3.
[3]劉敏.關于熱能與動力工程在鍋爐中應用問題的探討[J]. 科技風,2016(1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