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摘要: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而電氣自動化技術屬于先進科學的技術,在電氣工 程中的融合運用,有利于減輕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推動電力系統的良性發展??梢哉f,電氣工程中電氣自 動化的融合運用,是保證電氣工程質量的有效舉措,能盡量避免因人工操作而引發的失誤情況,為電氣工程的持續穩定發展 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電氣工程;融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185-01
1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設計理念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設計理念主要表現為三點:①遠程
式設計。遠程監控系統主要指的是利用一個電腦終端來控制其他地 方設備的技術,通過遠程監控系統的設置,能減少電氣工程在人工 安裝費用、購買材料費、電纜成本等方面的支出,實現高產出、少 投入的目的。此外,遠程監控系統的設置能讓電氣工程突破空間的 限制,提高組態的可靠性與靈活性,然而若通訊量大或地區信號差, 遠程監控的監控功能會受到限制,致使現場總線通訊無法正常使用。
由此可見,遠程監控系統只適用于系統監控較小的電氣工程,不適 用于全長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
②集中化設計。在電氣工程中處理系統功能時,基本是利用處 理器進行集中處理的形式,而處理器選用的是 Intel 公司設計的 CORE 系列處理器,但由于處理器缺乏強大的功能,導致處理效率不 高,影響工作的正常實施。同時利用處理器監控電氣設備時,由于 監控對象的數量相對較多,導致處理器需承擔繁重的任務,這是大 多會采用增加電纜數量的方式,但卻會增加成本,降低系統穩定性, 不利于系統的安全運行。總之,在電氣工程中實施自動化技術的設 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自動化的集中式處理能力,實現電氣系統的 安全穩定運行。
③現場總線式設計。在信息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通過 現場總線式連接的方式監控電氣工程現場的設施設備,同步實現通 訊數據,已經成為電氣工程的重要發展趨勢。對于自動化的現場總 線設計而言,其能夠減少電氣工程的設施間隔與電纜數量,有效避 開遠程式設計的缺陷,最大限度發揮出遠程式設計的優勢,滿足電 氣自動化系統的多樣化需求?,F場總線設計擁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和 功能,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未來電氣工程的自動化發展。
2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2.1 不足
要想實現電氣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必須要對自動化裝 置的功能進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發揮出其具備的功效。與傳統裝 置相比,電氣自動化能準確執行任務,迅速反應所檢測線路或電氣 設備存在的故障或異常,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所以 電氣自動化在保證電網安全高效運行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電氣自 動化裝置能代替傳統復雜的監測方式,如預警信號、電站儀表監測、 員工輪流值班等 ;同時其能與 GPS 技術相融合,對異常情況或錄 波出故障進行快速報警,為電氣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然而電氣自動化裝置處于發展的初期,一些技術運用不夠成熟,極 易使電氣系統的繼電保護出現問題,如不能對現代電網進行負載, 難以滿足變電站的相關內容。另外,電氣自動化裝置對內外部電壓 的要求較高,加上其無法有效抵抗雷擊造成的電磁輻射,需適當添 加一些輔助設備,導致電網投入成本有所增加,因此需進一步探索 電氣系統中該裝置的使用情況,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充分 發揮出該裝置的功能。
2.2 具體運用
2.2.1 繼電保護裝置與電氣自動化的融合運用
繼電保護裝置是電氣工程中的關鍵裝置,旨在及時反應短路、
過載等情況,確保電氣系統用電的穩定性、安全性。當前大部分居 民所用電的電路中都安裝有繼電保護裝置,但該裝置經常會失靈, 尤其是突然跳閘或發生短路時不能自動切斷電源。在繼電保護裝置 中融入繼電自動化裝置,能夠實時監控繼電保護裝置,特別是裝置 異常的功能和系統線路的異常,確保繼電保護器的正常運轉。以往 檢測電氣系統線路和繼電保護裝置時,基本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
做好斷電檢測工作,而繼電自動化裝置能實現自動化檢測的目的, 實現遠程監控和實時監測的目的,減輕人員的工作量,保障人員的 人身安全。預防是繼電保護裝置在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但實際運用 的時間較少,在該裝置中融入繼電保護自動化裝置,能長時間帶電 檢測電氣系統,以免裝置出現失靈的情況,實現電路系統的安全運 行。值得注意的是,若繼電保護裝置出現“誤動”或“拒動”等情 況,則不能發揮出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所以要加強繼電保護裝置 與電氣自動化的融合,實現系統的平穩運行。
2.2.2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運用
作為一項具有較強綜合功能性能的計算機監督系統,變電站綜
合自動化在實際運用中與電氣工程進行融合,能夠實時監控各項參 數,重組各功能性設備,如測量儀表、繼電保護、信號系統、自動 裝置等,充分發揮出電路系統的控制與監測等功能。在實踐中運用 現代操作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等,能將變電站的綜合 自動化模式分成不同的類型狀態,如智能化、小型化、便于操作等, 避免大量人工定期檢測變電站,有效降低變電站運行的成本,實現 變電站的平穩、高效運行。
3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場化進程的加快,各行各業涌現出許
多新興的科學技術,其中電子自動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電氣 工程中電氣自動化的融合運用,能夠實現電氣系統的高效有序運轉, 增強電氣系統各項工作的穩定性、安全性。雖然電氣自動化技術在 運用中有所不足,但由于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尤其是電氣系 統與電氣自動化裝置的運用,可以進一步提高電子自動化技術的水 平,增強電氣系統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實現 電氣工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松花,楊志龍.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J/OL]. 電 子 技 術 與 軟 件 工 程 , 2017 ,( 15 ): 146
(2017-08-03).
[2]胡麗.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分析[J].電 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7):196.
[3]張翼龍.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探析[J]. 科技經濟導刊,2017,(09):106.
[4]賴萍萍.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策略研究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