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航
摘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滿足人們用水需求,地下水在過去的時 間過度開發,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頻繁出現,已經開始影響到人們生存的環境。本文分析中,主要討論了地下水資源開發對 環境地質帶來的影響,并分析應對措施。
關鍵詞:環境地質;地下水資源開采;產生;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P6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217-01
引言
21 世紀以來,隨著人口的增加,用水問題出現在很多城市。地
下水一度成為不少城市解決用水困難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隨著地 下水資源長期開采,環境地質問題頻發,已經開始影響到人們的生 活。
1 地下水資源開發對環境地質的影響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與不斷增加,地下水資源
長期以來都是人們用水重要來源之一。當前我國已經有很多城市出 現了地下水資源匱乏情況,水資源矛盾更加突出。從地下水資源利 用角度分析,北方干旱地區水資源是唯一來源,尤其是華北地區, 開采程度很高。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地下水資源開采量都在一 千億m3 以上,地下水資源越來越少,對環境地質產生的影響也更加 明顯。我國可開采的地下水資源主要有裂隙水、巖溶水和孔隙水, 其中裂隙水和巖溶水資源量最大,分布也最為廣泛,利用率普遍較 高,國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資源都是孔隙水。在我國很多區域和城 市,雖然整體上水資源的開采量沒有超過允許值,但是這是平均值, 局部區域開采強度很高,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如在河北石家莊區 域中,存在大量工業,地下水開采量很大,而且長期開采下,地下 水降落漏斗更加嚴重,已經開始出現了區域水水溫下降。在西峰市, 水資源利用量超標嚴重,允許開采量每年在24.7m3,但是實際開采 量能夠達到 206m3,引起了各種環境地質問題。地下水資源開采引 起的環境地質問題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地面塌陷是常見問題之 一,地面塌陷是指各種作用下引起的塌陷現象,這是地下水過度開 在常見問題[2]。一般發生在巖溶水含量較高的區域。據統計,當前 國內出現塌陷現象的城市已經達到了 20 多個,塌陷點有 800 多個,
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地面塌陷的根本原因就是巖溶區地下 水過度利用。地面沉降也是地下水資源過度開在引起的環境地質現 象常見類型,是指在地下水資源開采引起土體壓縮,進而導致地面 大面積沉降的情況。目前出現地面沉降的城市有很多,如西安、上 海、天津等,這些城市規模大,但是水資源利用缺乏管理,長時間 過度開采,因此地下水壓力下降,進而引起地下沉降問題。不完全 資料統計顯示中國華北地區地面沉降量超過 200mm 的區域已經達到 了6 萬km2,面積達到了華北平原的50%,尤其是北京區域。地下水 資源過度開在很容易引起水質惡化問題,雖然這種問題發展過程很 慢,但是一旦出現將會難以恢復。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后,將會引 起水位下降,隔水層被破壞,因此污染物將會滲透到地下水中。其 次地下水開在引起水量減小,地下水凈化時間縮短,引起水質惡化。 一般而言,地下水質惡化是一個漸進過程,不定期檢測難以發現水 質問題。引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將會嚴重威脅生物健康。而且水質惡 化還會影響到土質問題,造成環境地質問題。如果利用這些水來澆 灌莊稼,還會引起二次污染。海水入侵也是地下水資源開采引起的 環境地質問題之一。在2011 年,我國濱海區域就發生了地下水海水 入侵情況,導致地下水含鹽量增高,引起不同程度鹽漬化。這是因 為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海水深入地下水后,淡水資源就會被污染。
2 地下水資源開采現狀
2.1 我國地下水資源開采現狀
水資源主要是指與人類社會用水密切相關而又能不斷更新的淡 水,其中地下水所占比例遠遠大于地面其他可用水源。換句話說, 地下水資源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一種戰略性資源。隨著社會經 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水的需求越來越多,地下水資源由于過度開 發已經由一種常見資源逐漸變為稀缺資源。目前,華北地區地下水 開采量占城市總用水量的 87%。近幾年,我國地下水的開采量逐年 降低,一些地方的水源嚴重的供求不足,形勢越來越嚴峻。預計我 國淡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區是華北、西北、遼中南地區以及部分沿海城市。
2.2 地下水資源開采的形式
裂隙水、巖溶水、孔隙水是我國地下水資源開采的主要形式, 其中孔隙水的分布最廣、資源量最大,因此孔隙水的開發量最大, 巖溶水在分布、數量上均居于其次,而裂隙水則最小。在過去調查 的 1243 個水源地中,孔隙水類型占 68%,巖溶水類型占 25%,而裂 隙水類型僅僅占 7%。
3 地下水過度開采問題的防治措施
3.1 加強地下水資源開采的監督
為了改善地下水過度開采的現象,政府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約束 人們過度開采地下水的行為,并對過度開發水資源的行為進行懲戒,
從而保證地下水的開采在正常的范圍內。為此,政府要制定相關的 法律制度,讓人們有法可依。同時應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 的地下水資源信息管理體系,合理開發地下水資源,保證人與資源 的平衡。為了人們的生命安全,要及時檢測各個地區地面變形的情 況,避免發生重大意外事件,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
3.2 從源頭對地下水污染進行防治
為了針對性的解決地下水污染問題,我們首先要認識地下水污
染的源頭,從源頭開始治理。比如:我們可以監督工廠做好污水處理, 保證污水排放不會污染地下水,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科學的排污方案。
3.3 控制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開采
為了控制地下水資源開發過度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
面入手進行有效控制。首先,為保證合理開采地下水,可以根據實 際建立可行性的、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案。其次,為提高人們對水資 源的保護意識,可以采取用水收費的制度,從而減少用水量。再次, 可以利用合理的獎懲制度,對有效利用地下水或者對節約地下水提 出可行性方案的人進行獎勵,鼓勵更多的人節水、合理利用水。
3.4 加強雨水等其他水資源的利用率
降水量也會影響地下水的數量,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些水資源。
比如:可以從灌溉用水入手,減少在灌溉方面的用水量,可以利用人 工降雨的方式達到減少地下水資源開采的目的,可以鼓勵人們根據 實際建立水庫進行儲水,減少地下水的開采。
結語
地下水資源作為水資源的主要類型,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舉足
輕重的地位。但是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 越大,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資源污染、海水入侵、地 面發生嚴重的變形。為了保護水資源,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可持續 發展戰略,加大對地下水資源開采的監督力度,對水資源進行防治, 控制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過度,加強雨水等其他水資源的利用率。要 針對地下水資源問題進行探究,科學控制地下水的開發與利用。
參考文獻
[1]王蕊.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與水環境保護問題
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1):68.
[2]王雯婧,楊金霞.淺談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環境 保護[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01):107-108. [3]葛秉青.試論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與水環境保護問 題[J].自然科學(全文版),2016,(10):131.
[4]石岳峰,江紅,宋世霞.黑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與 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性分析[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6, (04):115-116.
[5]陸廷清,胡明,劉墨翰.頁巖氣開發對川渝地區水資 源環境的影響[J].科技導報,2016,34(2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