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冰
摘要:近些年,隨著經濟的提高,我國動車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動車組具有多技術平臺和多型號的特點,為滿足不同車型動車組的高級修需求,針對不種車型制定了相應的檢修規程。一方面,由于各車型動車組源于不同技術平臺,在功能結構、技術特點、維修需求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另一方面,各型動車組在主要技術特征、部件功能、材料性能、載荷形式、運用環境、失效機理等方面又有許多共同點;這使得不同車型動車組檢修規程在內容和標準上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個性化差異。
關鍵詞:動車組;檢修規程;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U2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309-01
引言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壯大,動車組在為旅客提供高效、便捷
服務的同時,也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車組有兩種牽引動力的分布方式,一是動力分散,二是動力集中。一般列車用分散式:前者是每個動車帶若干拖車,后者是若干動車并列。但實際上,動力集中式的動車組,有兩種:一種嚴格上來說只能算是普通的機車+車輛模式的翻版再升級。動力分散電動車組的優點是:動力裝置分布在列車不同的位置上,能夠實現較大的牽引力,編組靈活。由于采用動力制動的輪對多、制動效率高,且調速性能好、制動減速度大,適合用于限速區段較多的線路。
1我國動車組高級修狀況
針對我國動車組結構功能特點和運用維修需求,以現代維修理
論為指導,按照計劃預防修為主的原則,制定了動車組一至五級修程。其中一、二級屬于運用維修,以維護保養為主,在動車所完成;三、四、五級屬于高級檢修,以恢復基本性能為主,在動車段或主機廠完成。各高級修主要內容包括:(1)三級檢修—重要部件分解檢修。主要針對轉向架進行分解檢修,以及對制動、牽引、空調等重要系統進行狀態檢查和功能測試。(2)四級檢修—重要系統全面分解檢修。主要針對動車組各系統的分解檢修,主要包括轉向架、制動、牽引、空調等系統的分解檢修,電氣部件的性能測試及更換,車內設施的檢修等。(3)五級檢修—整車全面分解檢修。對全車進行分解檢修,較大范圍地更新零部件,根據運營需要對動車組進行技術升級和改造。
2高級修規程橫向對比分析原則及目標
2.1取長補短
我國各型動車組源自不同技術平臺,運用多年來歷經了不同的技術發展路線并日漸成熟,其間的許多經驗和認識都在檢修規程中有所體現,綜合評價也各有優劣。實踐經驗表明,某車型在某項產品檢修中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推廣到其他車型類似產品檢修中;經過某車型長期驗證沒有效果甚至有負作用的檢修方式和措施也應在其他車型檢修中去除。總的原則是,取某車型檢修之“長”補其他車型檢修之“短”,使各車型的共性檢修經驗共享。
2.2求同存異
在取長補短的原則基礎上,還要全面考慮不同車型的設計思想、
功能結構、技術特點、故障規律等方面的諸多不同,有時相同或相似部件裝在不同車型上,其承載水平、運用特點、故障模式、故障頻率、故障后果可能均不相同。因此對其檢修要求也應有所不同,不能通過橫向對比分析對各車型檢修規程作簡單的統一處理,必須要考慮不同車型的差異性,在取長補短的同時還要做到求同存異。
2.3確保安全性
動車組結構功能復雜,各系統及部件的維修需求和故障后果不
同,對于車體重要結構、轉向架、車下懸吊、制動以及高壓牽引等涉及安全的系統和部件,在檢修時應本著慎之又慎、適度保守的原則分析檢修范圍和標準的適用性和有效性,相關檢修要求只要有效就應采用。對于由于設計、制造缺陷引起的慣性故障和源頭質量問題,沒有適用而有效的檢修措施可采用時,需要通過源頭質量整治、加裝改造等改進性維修措施,從根本上提高產品固有可靠性。
3高級修規程橫向對比分析方法
3.1定義動車組檢修工作類型
目前各型動車組檢修規程對于共性重要部件不僅在檢修方式、要求、限度、參數方面有所不同,而且相同檢修方式、要求的描述也有很大差別,給檢修規程橫向對比帶來很大困難。為此,根據動車組預防性維修工作不同特點,基于檢修復雜程度、技術水平、資源要求的差別,從低到高可把維修工作類型依次定義為以下9種:目視檢查、清潔、潤滑、限度檢查、功能檢查、性能測試、修復或更換、分解檢修、組裝調試。依據上述工作類型對各型動車組檢修規程進行提煉、規范,在此基礎上開展橫向對比分析。
3.2確定各型動車組共性重要部件
按照動車組車體、轉向架、制動、牽引、輔助、網絡、空調、
給水衛生、內裝等9大功能系統,初步梳理出50種共性重要部件,具體部件如下:(1)車體:側門、風擋、端部車鉤、中間車鉤、開閉機構、刮雨器。(2)轉向架:構架組成、輪對、軸箱軸承、軸箱裝置、軸箱彈簧、油壓減振器、空氣彈簧裝置、抗側滾扭桿、齒輪箱、聯軸節、制動夾鉗、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接地裝置。(3)制動系統:主空壓機、輔助空壓機、制動控制裝置。(4)牽引系統:受電弓、主斷路器、避雷器、互感器、保護接地開關、高壓隔離開關、牽引變壓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冷卻風機。(5)輔助系統:蓄電池、充電機。(6)網絡控制及信息系統:煙火報警器、自動過分相裝置、旅客信息系統、車載電視。(7)空調系統:客室空調、司機室空調、電加熱器、換氣裝置。(8)給排水及衛生系統:電開水爐、集便器。(9)內裝與設備:車內感應電動門、司機室座椅、客室座椅、冰箱、冷藏柜。
結語
總之,以上就是我個人見解。目前我國動車組的檢修系統還不
是很完善,檢修管理相比國外仍舊較為薄弱。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在深刻理解國外檢修理論之后根據我國動車組的實際情況,并在總結過去檢修系統建設難點和問題的基礎之上,摸索適合中國動車維修企業的檢修系統建設方法。
參考文獻
[1]翟婉明.車輛-軌道耦合動力學[M].北京:中國
道出版社,1997.
[2]龍巖,范讓林,史文庫,等.提高傳遞路徑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39(s1):78-82.
[3]王金田,馬夢林,王青權,等.車體端墻異常振動問題的探討[J].鐵道車輛,2014,55(2):34-36.[4]劉逍遠.鐵路車輪非圓化對車輛—軌道系統動力學行為的影響[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