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老師
禍害千年的《羅織經》
◎腦洞老師

自從倉頡造字,人類便可以把自己的經驗還有血淋淋的教訓通過文字的方式流傳下來。
裝神秘的有《易經》;練武功的有《玉女心經》;泡茶的有《茶經》;挖坑埋人的有《葬經》,再加上唐三藏取回的《涅槃經》。
那么,陷害忠良有沒有經呢?
當然有,這么重要的社會活動怎么可以沒有一本理論指導書呢?一位陷害界的“杰出”人士就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漚心瀝血寫了一本《羅織經》。
這位毀人不倦的陷害大宗師便是唐朝酷吏來俊臣。
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據說陷害界的同行周興被來俊臣打倒,臨刑之前,看到來俊臣的這本書,心服口服,自嘆不如。破案專家狄仁杰看了這本書,直冒冷汗。就是從殘酷宮斗里殺出來的武則天看了,也自嘆:“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
這么一本有殺傷力的書,實在是宮斗、職場斗、官場斗的必備寶書。這本書不過萬字,卻寫盡了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系。在這本書里,有幾個關鍵的內容。
來俊臣把閱人放到第一章,他認為要想陷害人,或者不被陷害,看穿一個人最為重要。
而在來俊臣的眼里,人只有一個特征:虛偽。
每個人都有欲望,圣人圖名,百姓圖利,有了欲望,人又不愿意顯露出來,必得加以掩飾,因之就會變得虛偽。而如果沒有看透這一切,就會被人的外表所迷惑。而一旦被迷惑,那就倒霉啦,就是父親也會被兒子害死。
來俊臣特地舉了一個例子,隋文帝楊堅。
楊堅立了一個太子楊勇。此外,楊堅還有一個特別聰明的兒子楊廣。
楊勇平時大大咧咧,生活奢侈,老婆又多。楊廣則顯得十分樸素,穿著舊衣服。家里只舉紅旗,不打彩旗。楊堅同志一感動,就廢了楊勇立了楊廣。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為閱人不明,楊堅最后被坑爹第一人楊廣氣死,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大隋朝只玩了二屆,就垮掉了。
所以,一定要透過事物表面看本質,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別人,提防他人,永遠都是必要的。
所謂事上,就是怎么處理跟領導的關系。
來俊臣認為,不要跟領導作朋友。為什么呢?因為領導有疑心,時刻會提防下屬,而下屬的榮華富貴都握在領導的手里。領導可以給下屬一切,也可以剝奪一切。自己的小命都掌握在領導手里,自然心存恐懼之心。這樣的關系怎么可以當朋友來處呢。
那應該怎么辦?
拍馬屁!
來俊臣傳經授道,拍馬屁這種事,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常拍隨時拍,只有這樣,才能讓領導順心。領導順心了,事情才能辦順利。
那么,怎么拍馬屁呢?
當然要察言觀色,揣摸領導的真實意思。
岳飛同志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自己手下十萬大軍叫岳家軍,這叫趙構怎么睡得著?曾國藩就聰明多了,知道慈禧盯著他。打下太平天國,不等人家卸磨,自己先把湘軍解散了。
所以,臣強則死,智勇勿顯。
做人要低調,做下屬,更要低調!
有事上,當然就有治下。
來俊臣告誡大家,不要看下屬拍你馬屁,你就放心了。永遠不要對下屬掉以輕心。因為沒有人愿意甘居人下。下屬要是想往上爬,怎么爬?當然是踏著你的尸體往上走。
那么,怎么避免被下屬坑呢?
首先要樹立威信,該懲罰時千萬不要心軟,該表揚時也千萬不要小氣。而且要在下屬面前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不要事事都跟下屬講,事事都讓下屬參與。應該將事情進行分拆,只讓下屬接觸到一部分,其余的部分讓下屬去猜。下屬搞不清,氣勢上就輸了半截。猜得對,可以賞,以示恩寵;猜得不對,可以罰,以示雷霆。
而提拔下屬千萬不能太快,但相處要和言悅色;職位不必給得太快,但賞賜一定要豐厚。職位給得太快,他就會心生傲氣;而錢什么的可以多給,這樣可以消磨他的銳氣。
另外,來俊臣特別提到,有一種人很有才華,這種人,當沒有危害時,可以低下身段讓他辦事,一旦對自己產生危害,則一定要鏟除。
上面所說的事上和治下,其實都是為了一個東西:控權。
人在廟堂,沒有權力那是萬萬不能的,但權力這個碧池跟麗春院的頭牌一樣,得到她很難,保有她更難,想要替她贖身,根本不可能。
那么,怎么控制權力呢?對最高層來說,要想控權,最重要的是愚民,不能讓老百姓變得太聰明,不然,就會造成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智商跟皇帝高官們日益下降的道德之間的矛盾。
而在上下級,或者平級之間搶奪權力要注意搶奪實權,而不要搶奪虛名,搶奪職位,而不要搶奪錢財。大家混職場要注意,有的崗位雖然工資不高,但有實權,有的崗位工資高,但沒有實權,也沒有前景。大家一定要重崗位而輕待遇。
此外,來俊臣溫馨提示,在天下大亂時,上層會使用一些有能力的人,但天下一旦平定,就會鏟除他們。這個大家都懂的,朱元璋、劉邦們都是這樣干的。而在盛世,只要用忠誠的人就可以了,平庸一點無所謂。比如,乾隆皇帝用和坤,就是盛世惟忠。
在這個世界上,比認清朋友更重要的就是認清你的敵人。但什么樣的人才算敵人呢?
來俊臣從一個酷吏的角度給出了答案,人們共同的敵人,不一定是我的敵人。而領導的敵人,就算是朋友也要與之為敵。
那么,親戚是不是朋友呢?不是。如果是領導要消滅的,親戚也要當敵人來對待。所以,是不是敵人,要看領導的意思。作為一個合格的陷害專業人士,一定要把天下所有的人當成敵人,親戚、朋友都下得了手,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而在對待敵人時,一定要先下手為強,給敵人制造罪行要硬抓兩點,一是犯上作亂。這種罪名,一抓就靈,中招必死。二是,從道德上抹黑對方,這種打倒是最徹底的打倒。
這是陷害的招數,但大家不要以為陷害只有奸臣才干,只有奸臣打倒忠臣才用這些招數。其實,這些招數同樣可以為忠臣所用,可以用來打倒奸臣。
明朝嘉靖年間,徐階打倒嚴嵩就活用了這兩招。
當時,各級官員收羅嚴嵩的罪證,什么貪污、陷害忠良啊。徐階一看,這完全不對嘛。這種罪,嘉靖老板怎么會在意。徐階改成四個字:犯上,通倭。
犯上是陷害的必殺技,通倭還能從道德上打倒對方。
我們制敵、我們事上、我們閱人,最終目的是固榮與保身,保有我們的榮耀,保護我們自己。當你顯達后,自然會遭人妒忌,會有人在后面下黑手,固榮與保身就顯得極為必要了。
那么,怎么固榮跟保身呢?
還是老辦法,緊緊團結在領導的周圍,建造自己的榮,保有自己的身。
這里尤其要注意兩點,一是陷害他人時,要做好背景調查,不要隨便亂來。一個人,尤其是高官,肯定是有背景的,隨便下手,很可能就會得罪了自己得罪不起的人。固榮跟保身第二重要的是,注意觀察領導的身邊人。
領導都是花心的,極容易見異思遷,當領導換了寵臣時,要注意及時轉變。
來俊臣寫下了這一句,自己卻死在這上面。搞陷害業務久了,來俊臣有點拎不清,竟然把業務對象放到了武則天的寵臣甚至面首身上,比如太平公主、張易之等人。這就是自尋死路了。
來俊臣很誠懇地表示,做奸臣是一項技術活,沒有聰明才智,是做不成奸臣的。而要對付奸臣,一定要比奸臣更奸。
來俊臣更理直氣壯地表示,明面上,忠與奸是不同的,他們一個為國家,一個為自己。奸人害國家,忠臣害自己。但實際上,忠不忠,奸不奸都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
皇帝說忠的,奸臣也是忠臣,比如秦檜。皇帝說奸的,忠臣也是逆臣,比如岳飛。
好了,這些都是陷害他人的理論基礎,下面就進入實操部分。
要陷害他人,首先要定罪名,最好用的罪名就是欺君跟謀反。
來俊臣就是這么干的,他干的最有名的一件陷害案就是陷害狄仁杰。
來俊臣給狄仁杰安排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好在狄仁杰聰明,還沒等燒大鍋涮人肉,就老實招供了。狄仁杰躲過了酷刑,然后將申訴書寫在自己的棉衣夾層,讓人帶了出去,呈給武則天看。
這里面,來俊臣就犯了一個錯誤:不夠機密。
不過,在謀劃篇里,來俊臣倒是提供了一個相當棒的陷害忠良的方法:其功反罪,彌消其根;其言設謬,益增人厭。把人家的功勞說成罪過,把人家的言語說成荒謬,讓大家都討厭他。
袁崇煥就是這樣被整死的。袁崇煥明明是力拒清兵,卻被說成跟皇太極達成秘密協議。
不要怕理由太荒謬,其實最荒謬的理由往往最有殺傷力,像嚴世藩這種什么都不缺的人,也可以說成通倭。經過策劃,將其抓起來后,就進入下一個環節:問罪 。
問罪不是很簡單嘛,按照法律來問就是了。
智者來俊臣告訴你,你這個想法太簡單太幼稚了。法律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尤其是罪名,不問是出不來的。
最好的問罪就是密告。
當密告送到上司手里,要做的事就是等待。
來俊臣說,這時候一定要沉住氣,沒有諭旨下來,說明皇帝的想法未定,不要輕舉妄動。而一旦下了,那就要馬上動手,該抓就抓,該關就關,該審就審,該打就打,絕不能有半點心軟。
萬一打死人了呢?來俊臣輕松表示,那就報告犯人畏罪自殺好了。
經過這種審判,沒有不招的,但這樣就夠了嗎?來俊臣搖頭,做到這一步是不行的,一定要挖出同黨,讓他供出同謀。而如果他的招供有破綻,那就自己補充供詞,只要看起來真實就可以了。
如果碰到不招供的怎么辦?那就要用到刑罰了。
死是容易的,但痛苦是難以接受的,所以人往往受不了用刑,而承認死罪,只求速死。
這時候,不要光會用刑,還要會打心理仗,要攻擊對方的弱點,比如有的人害怕連累親人,就可以以此為要脅。而如果有的人不認罪,那就給他加上更大的罪名。至于什么罪名,則可以看著辦。因為君主都是疑心很重的。只要你敢說,不怕她不信。
來俊臣利用這一招,陷害了無數的人。什么人一來,直接上最高檔的謀反,還不打折。你不認,我們可以擴大打擊范圍,把你的親人家屬都搞進來。怎么把對方的親人,家屬牽連進來呢?這就是來俊臣最后的絕招:瓜蔓。
所謂瓜蔓,就是順藤摸瓜,從一個瓜入手,把一串上的瓜都拎出來。不要怕事大,盡管把事情搞大,牽連的人越多,則辦案的功勞就越大。為了羅織罪名,就算委屈個把奸臣,也是在所難免的。
那么,怎么搞大呢?
罪名可以多樣化,這種罪名不行,可以找其它罪名,可以移花接木,把別人的罪行安到目標身上。深挖罪犯關系網,從親戚、朋友一個個找,務求斬草除根。
所以,來俊臣溫馨提示大家,關系可以使你發達,關系也可以使你倒霉。如果你的朋友倒霉了,一定要立馬轉換關系,把朋友當成敵人。不這樣做,就會被拖下水,最后只有害了自己。而與朋友交往不能太過密切。太過密切,他就會知道你的一切,保不齊,他要是進了牢房,第一個供出來的就是你。
這就是來俊臣的智慧大全,看了這些,有些事想起來,是否讓你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