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諾
本期阿拉:男,27歲,已婚一族,IT業白領一枚,愛好手游設計。
競爭激烈的職場風云變幻。因為工作簡單重復而沉迷業余愛好,資深程序員慘遭淘汰,不慎踏入微商營銷怪圈,那些常見的“求關注”都是套路,說多了都是淚……
1
都說上海張江的IT男悶騷,阿拉也不例外。作為一名資深程序員,每天重復的編程工作讓他異常煩悶。偶然的機會,阿拉迷上了網上算命,星座占卜、手相預測、抽簽祈愿……無一不愛。他自己玩覺得不過癮,利用專業優勢研發了一款算命游戲,能根據你在線提供的性別、年齡、身高、血型、星座等信息,算出你的前世今生。一系列神乎其神的總結和說辭,不僅直指特點,還詼諧有趣。這款游戲一推出,就受到了朋友們的追捧,大家普遍反映還挺靈。阿拉更加得意,每天在朋友圈分享、互動,玩得不亦樂乎。
這天,他正玩得忘乎所以,耳邊一聲大吼:“阿拉,我盯你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上班時間開小差,你玩得挺high啊?告訴你,公司這么忙,可不養閑人,你還是另謀高就吧!”阿拉一看,完了,是老板!
被炒魷魚的阿拉垂頭喪氣,鉆進回家的地鐵2號線里發起了呆,后悔不該玩物喪志,這下丟了工作,回去可怎么向老婆妙麗交代啊。妙麗三個月前因公司效益不好被裁,正為找不到工作犯愁呢,這下可好,夫妻倆全失業了,日子咋過啊?阿拉本就心煩氣躁,卻偏偏有人這么不識相來騷擾他。
“拜托先生!掃個二維碼,關注一下本公司,多謝多謝!”
阿拉煩躁地推開這人的手機,站起來正要發難:“喲,怎么是你,魯南!?”真沒想到,這位“求關注”的竟是老同學魯南。
見是熟人,魯南卸下了假面具似的僵硬笑容,說:“阿拉,是你啊!快幫個忙,關注一下我公司,幫我完成個‘吸粉任務吧。”
“啥,吸粉?你,不會是在倒騰毒品吧?”阿拉驚得差點掉了下巴,壓低聲音問。
“你想到哪去了?”魯南無奈地苦笑,“哥們現在在一家主營男性保健品的微商那做銷售。所謂‘吸粉就是吸引粉絲,因為有人關注才能賣出產品,所以銷售人員每月都要完成不少于700的粉絲吸引任務。親朋好友都發展完了,不得已,只好出來拉人。”
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阿拉撓撓頭,算是明白了。“哥們,你們那缺人不?”阿拉不好意思地說出了自己被解聘的事。
2
在魯南的引薦下,阿拉成功再就業,“觸電”成了這家電商的銷售員,試用期的主要工作和魯南一樣,也是要完成“吸粉”任務。開始他想得挺簡單,自己有不下20個微信群,尤其是網上算命愛好者群,就好幾個,自己不是群主就是管理員,憑他在網絡算命圈的威信,號召個幾百粉絲關注還不是小菜一碟。可是萬萬沒想到,阿拉在群里打招呼時大家反應還挺熱烈,可他剛把公司保健品的信息發布出來,求個關注,大家呼啦啦全沉默了,就連以前跟他聊得火熱的也紛紛表示厭惡和質疑,有的干脆把他踢出去屏蔽了。
阿拉傻眼了。為了完成任務順利轉正,只好放棄了“線上推廣”,學魯南走“線下推廣”四處“吸粉”。不知遭受了多少白眼和唾罵,也沒換來幾個“關注”。眼看試用期沒有多少日子了,阿拉到網上扒了不少促銷達人的視頻,邊看邊研究。經過冥思苦想,他先是借鑒那些成功促銷者來了個“人肉廣告”,身著特制T恤衫,上面醒目的幾個大字——“求你關注我”,下面是一個大大的二維碼。只要肯掃一掃加關注,阿拉還自掏腰包贈送一個小禮品。他賣力地去魔都各大繁華商圈、公交車和地鐵等人流聚集區宣傳著。別說,這招還挺有效,幾天下來,他嘩眾取寵般的“求關注”行動引來不少人的“關注”。
總算完成了“吸粉”任務,阿拉在家歇了幾天,溜溜達達來到公司想辦理轉正了。可是他高興得太早了,自己吸引來的那些粉絲太不穩固了,不是一時好奇就是為了得到小禮品,閃刷閃退的占了絕大多數。辛辛苦苦折騰半天,還是沒能有效達成指標,阿拉慘遭淘汰。再次失業的他像只落敗的公雞,蔫頭耷腦地回到家。
3
盤算了一路的謊話還沒來得及張口對妙麗說,妙麗卻好像一只快樂的小鳥,一下子撲進阿拉的懷里:“老公,我找到事情做了,你可一定要支持我喲!”妙麗說她和小姐妹一起開了家微店,代理一種名牌減肥營養餐,目標客群是年輕女性。“老公,店名我都想好了——‘閃電享瘦,我們的口號是:‘讓你迅速瘦成一道閃電!”
又是微商!阿拉暗暗叫苦,可他不忍心打擊老婆的積極性,只好裝出熱情的樣子,說:“微店我懂啊,咱可是行家!這種生意最重要的是人氣。一要有老顧客的點贊和好評,二要有眾多粉絲支持關注,二者缺一不可。必須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吸粉,才能保證微店的關注度……”
阿拉搖頭晃腦地一番現學現賣,聽得妙麗兩眼放光:“老公,你可真厲害!行家啊!那咱家這店的銷售以后就靠你了!”
聞聽此話,阿拉心里一下就虛了,可他依舊死撐著,把個胸脯拍得啪啪響:“沒問題!有你老公給你坐鎮,關注度準能蹭蹭地漲,你就等著賺錢吧!”“好啊,老公,以后咱們店看誰‘吸粉和‘點贊多,每月底就按這個比例分紅!”妙麗開心地拍著手,交給阿拉一堆產品和一份說明書,讓他好好學習學習。捧著這些東西,阿拉真是一個頭兩個大。這不是和剛把自己掃地出門的那家微商的產品大同小異嗎?只是目標客群是男人和女人的區別。
唉,能想的招兒早想遍了,現在也沒啥新花樣了,這玩意兒能賣得好才怪!果然,微店開張后生意一路慘淡,幾乎是無人問津。別說打開陌生人市場,就是朋友圈里的熟人,也因為他們近來頻頻發布的那些硬邦邦的廣告促銷,不是退避三舍就是干脆拉黑。一個月下來,妙麗坐不住了,一臉哭腔地說:“阿拉,你光知道動嘴,明明知道開微店,關注度是焦點,怎么不知道幫咱家小店求點關注呢?你看看大街上、地鐵里,那些人為了給自己的店求關注,不惜扮小丑,又送禮又耍寶的,十八般武藝全用上了。可是你呢,一點不著急。原以為有你這個銷售天才,能一下賣出去。進了那么多貨,現在全堆家里賣不出去,可怎么辦啊?!”
阿拉心說,這些招數我早用爛了好不好?妙麗竟然因為自己的一番吹噓,盲目進了一堆貨,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4
心煩意亂的阿拉對前途充滿了擔憂,再次沉湎于網上算命。
他發現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名很火爆的美女算命師。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推薦道,“她是一個神奇的算命師,在線算命,我試過了,超級準!僅限女生,親們想試試就加她。”據說只要在朋友圈發送這個消息,截圖回傳,就能享受免費在線算命。這條消息最近熱得很,像病毒一樣迅速擴散,越來越多的妹子關注了這個微信號。出于好奇,阿拉也關注了這個微信號。這個微信號的主人似乎也是一個微商,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發布很多所謂“勵志圖文說”,展示自己怎么從一個滿臉雀斑的土妹子,通過一種化妝品實現了祛斑美白的完美蛻變。雖然只字未提推銷化妝品的事,可是很多粉絲還是會主動詢問這化妝品的品牌和購買途徑。這銷售機會不就來了嗎?
阿拉受到了啟發,他也模仿這樣的套路。先申請個新的微信小號,用時髦的網絡語言,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瘦身美容控的女孩。再利用自己的算命軟件,專給女性算命,提高關注度。然后借機在朋友圈秀一些減肥前后的對比照片,假裝說那個照片里的妙齡女孩就是自己。再配上“每天漂亮一點點!”“遇到最美的自己,把握當下”這些語言,巧妙地分享在朋友圈里,可一句產品的話都不提。隨著宣傳面的擴大,加上阿拉研發的算命軟件確實有趣,果然吸引了不少女粉絲的關注,每天忙不迭地給她們算命,贏得她們的好感,再利用朋友圈分享的軟廣告形式借機推銷自己的產品。
妙麗則假扮粉絲,風清云淡地分享了自己的美麗經驗,還亮出了VIP卡,說自己買有折扣,團購更超值。她號召使用過產品的姐妹在朋友圈交流減肥心得,還高談闊論比著曬A4腰、6S腿……閃瘦店生意很快有了起色。可阿拉和妙麗還是裝出“不改初心”的樣子,依然是重點推廣算命,然后好似漫不經心地在朋友圈分享著各種“買家秀”和一些美容瘦身知識,引得粉絲自發地去關注和購買。
5
眼見大把賺錢,阿拉和妙麗開始動了歪腦筋,進了一批便宜的“三無產品”魚目混珠。開始他倆還有些膽戰心驚,可是據說這些低價貨的減肥效果竟然十分好,得到了很多買家的認可。這下,夫妻倆膽子更大了,微店里的所有貨全替換成了這些便宜貨。
兩口子正做著發財美夢呢,看,出事了!有個網名“大媽一枝花”的人,到處宣傳閃瘦店借助封建迷信銷售“三無產品”,這種瘦身產品對身體的副作用極大,別看一時真能瘦下去,可時間長了會導致腎炎。后面還以真人秀的方式曬出了自己的前后對比照片和醫院診斷證明。這下可好,老顧客對產品失去了信心,新顧客更是退避三舍。
阿拉和妙麗使盡渾身解數也難挽敗局,他倆心情糟透了,發誓要找到這個“大媽一枝花”,好好教訓一下,以泄心頭之恨。
沒想到的是,“仇人”竟然自己找上門來了,居然是他:魯南!“大哥、嫂子,是我媳婦舉報的你們,她就是‘大媽一枝花。”“什么?”阿拉一聽就火了,剛要發難,卻見魯南連連作揖:“她這么做是有苦衷的。”“什么苦衷?”阿拉怒不可遏。
“你們看看就知道了。”魯南說著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里的女人自稱姚娜,是魯南的妻子。因為現在正在監獄服刑,只能通過視頻的形式和他們溝通。和阿拉兩口子的經歷相似,姚娜說,她也是通過打工,從電商公司那學了雞毛蒜皮的推廣知識,就開始自己開微店了。為了賺錢,也不管啥商品質量好壞,想出各種忽悠招數吸引大批人關注,然后就賣貨賺錢唄。一開始利潤確實是挺大,膽子也就越來越大,就連親朋好友都坑。可是很快,這些廉價貨的副作用就凸顯了,坑害了大批消費者。被聯名舉報,不僅賺的錢全部沒收,她也因此判刑入獄。“唉,我真是悔不當初。所以說咱做微店,一定要講良心,千萬不能圖一時小利,不把好商品質量關,到時坑人害己。”
為了防止別人重蹈覆轍,她利用閑暇時間當上了微店監察員,篩查那些經營火爆的微店是不是存在質量等問題,特別是涉及食品、保健品等危害人身體的店鋪。只要是審核確認存在問題,她就會用網上曝光的形式提醒他們注意。不用說,阿拉和妙麗的閃瘦店顯然是沒有通過審核。“大哥、嫂子,這次魯南來探監,告訴我說這家店是你們開的。我特地讓他幫著錄下了這個視頻給你們看,希望你們別生氣。現在放下生意不算啥,且比越陷越深,弄得判刑入獄強得多。”
看完姚娜的視頻,兩口子心中的怨氣漸漸消散了。阿拉拉著魯南的手,說:“兄弟,我們沒想到是這樣。做微商本身沒錯,錯就錯在咱利用網絡監管不嚴的漏洞,以次充好。還投機取巧地引著大家來關注咱,這樣下去,吸引的‘關注越多,那以后招來的罵還不就越多?”
“是啊,咱哥倆以后還合作干點啥吧,要做咱就踏踏實實做點靠譜的。嫂子你說呢?”魯南真誠地望著阿拉和妙麗。三人的目光聚焦在一起時,都從彼此眼睛里看到了認同。
6
兩年后,一家叫做“迷你灌煮”的小吃店火遍滬上美食點評網站,當家美食灌湯水餃和鹵煮火燒引得眾食客每天都要排隊預定。即使是薄利,但因為多銷,這家店的年銷售額依然有好幾十萬。
有記者來采訪時得知,店主是兩對85后夫妻。他們的食物不僅味美價廉,而且食材新鮮優質。為了保證品質,店內多種小吃每日限量供應,只有會員才能享受。被媒體報道后,這家小店的知名度更高了,不少網友爭相前來,為了品嘗美味,想成為他們的會員。
看著每日門前排著的長隊,阿拉感慨地對魯南說:“想當初,咱倆為‘求關注受了多少白眼,挨了多少罵,也沒得到認可。還是弟妹的方法對,只要咱把品質嚴格做好了,讓人覺得物超所值,就會反過來,讓人家求著‘關注咱。這種感覺真好啊!”
四個人開心地笑著,他們更有干勁了,正在籌劃第二家、第三家店呢。
(責編/鄧亦敏 插圖/楊宏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