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指數:★★★★
目前狀態:尷尬漸弱……
未來預測:淡出政壇可能性較大

2016年9月初,巴西總統羅塞夫失業。從拉美世界的完美政治偶像到被罷免總統職務,曾經堪稱擁有輝煌政治生涯的羅塞夫就這樣尷尬地被趕下臺了。
回想2010年,當羅塞夫代表勞工黨贏得總統選舉,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時,她的民意支持率高達70%,且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堪稱拉美世界的完美政治偶像。4年后,在爭取連任的大選中,羅塞夫也贏了,她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蟬聯的女總統。但這次卻僅僅以3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艱難勝出,這預示著什么?果然,到了2015年8月,她的支持率已跌至8%,創下了1989年巴西實施直選以來總統支持率的歷史最低紀錄。這還不是最尷尬的。2016年5月12日,巴西參議院投票通過了針對總統羅塞夫的彈劾案,羅塞夫被強制離職達180天。期間,她連一手推動的巴西奧運會的開幕式都沒能出席。2016年8月31日,羅塞夫被罷免總統職務。
雖然羅塞夫在被罷免總統職務后發表講話時表示自己“不會說再見”,并將采取所有合法手段進行上訴。但狠話撂得再漂亮,也難掩其在巴西政壇上蒼白無力的尷尬現實。
羅塞夫遭彈劾控訴的罪名是非法使用官方金融機構借款填補財政收入不足,以掩蓋國家經濟出現的問題。羅塞夫把上述指控斥為無稽之談。
2016年8月29日出現在參院的羅塞夫看上去消瘦了許多。羅塞夫的自我辯護程序持續14個小時,她先做出46分鐘充滿激情的開場白,回顧自己的人生說,作為巴西第一位民選女總統,自己歷經磨難,目前又面臨一場不穿軍裝的國會政變企圖。
羅塞夫說,政府使用補充性預算原則,調整支付時間并沒有造成政府額外開支。巴西當前的經濟危機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政府財政收入因此減少,造成政府支付壓力增加。在自我陳述中,她指出,前任總統也用過類似財政措施,而自己根本沒有違法。
“我知道我會被審判,但我是清白的,沒有犯下任何罪行。”羅塞夫說,如果對一位沒有犯罪的總統進行彈劾,雖然不同于過去傳統意義上的軍事政變,但實質上就是一次國會政變,是對巴西憲法制度的破壞。
羅塞夫早年曾參加游擊隊,后來被捕入獄3年并飽嘗酷刑。競選總統時,她曾罹患癌癥,經治療后痊愈。談及這些往事時,她含淚說道:“我曾兩次面臨死亡:當我受到拷打和虐待的時候,當嚴重病痛可能奪去我生命的時候,而今天我只害怕民主的死亡。”
然而,最終巴西參議院的最終投票結果還是判定了巴西“鐵娘子”的“瀆職罪”成立,羅塞夫最終被彈劾。這也意味著巴西左翼工人黨長達13年的統治就此結束。
這似乎充滿了一種悲情的味道,但這真的是巴西民主的死亡嗎?看著羅塞夫日漸憔悴的臉時,不要忘記在這場彈劾案中,有61%的巴西民眾希望羅塞夫被彈劾。
羅塞夫做錯了什么?
因貪腐案遭到彈劾,也許確實有點欲加之罪。明眼人也能看出,這起以貪腐為名發起的彈劾案,更像是一場政治斗爭。然而六成多的民眾支持彈劾總統也是不爭的事實。從70%到8%,6年來羅塞夫的民意支持之變化,不禁令人感慨。而在這不斷下行的民意支持率背后,是同樣在連續下滑的巴西經濟。
與其他拉美國家一樣,巴西也存在因殖民歷史帶來的上層權貴集團與底層民眾人群巨大的兩極分化的社會結構。嚴重的社會不平等所導致的巨大社會壓力,在此前經濟發展順利時成了被掩蓋的社會矛盾,在經濟衰退,政府的社會福利難以為繼時頓時就爆發了出來。羅塞夫不得不面對經濟萎縮、通脹攀升、失業高企、中產階級再度返貧的困境。
勞工黨的許多經濟政策,被上層階層認為是劫富濟貧。但是當政府遇到經濟困難,不得不采取緊縮政策時,又造成了底層民眾的不滿。再加上不時爆出的貪腐事件,來自勞工黨的總統羅塞夫卻遭到了勞工階層的普遍反對,這真的難說是她個人的錯。只能說,她真的沒有她的前任、同來自勞工黨的總統盧拉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