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魏澤先《大雁往北飛》"/>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葉久恒
大雁北飛傳鄉音——讀魏澤先《大雁往北飛》
葉久恒

葉久恒
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1972年生于海城市岔溝鄉葉家村,1991年畢業于鞍山冶金運輸學校,現在在鞍鋼煉鋼總廠工作,鉗工。曾在《北京文學》《遼寧青年》《青春詩歌》等刊物發表散文、詩歌若干篇(首)。
前幾日,一位朝陽文友在遼海散文QQ群里求購2015年第12期《遼海散文》,我說家里有,與他加為好友后,我倆私聊,在聊天中,我說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散文集就是朝陽已故作家謝子安的《雨走青紗》。在孔夫子舊書網,8品的竟賣價80元,自己無力購買,求他在朝陽的舊書攤上幫我買一本。未想到文友說他家有,可送我一本,更令我未想到的是,連同《雨走青紗》一同郵來的,還有一本魏澤先的《大雁往北飛》。文友告訴我,《大雁往北飛》剛剛獲得了第九屆遼寧文學獎中的散文獎。一位農民作家能夠獲得我省文學藝術的最高獎項,讓我驚詫,遂割愛把《雨走青紗》暫放在了書柜里,手捧著《大雁往北飛》開始了閱讀。
還是老習慣,我先翻看序言,再看后記,最后才看正文。在看后記時,我才知道一位農民作家出書的艱難,更知道了遼西老鄉們的火熱心腸。魏澤先生于1961年,是朝陽縣六家子鎮魏營子村的一個農民,因為愛好文學戲劇,他在朝陽電視臺做編劇打工,每月工資一千多元。他妻子在家務農,家里要供兩個孩子讀書,沒有半點能力出版自己的散文集,但老鄉們聽說他要出書,一個個鼎力相助:“大哥是我們小凌河川的驕傲,這些年苦苦寫作,出書的話,有困難你說話。”“我們在外經商小有成就,大家一起努力,讓魏澤先來實現我們未曾實現的文學夢想。”“你的文集是代表小凌河川的,小凌河川的人都自豪。”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讓我熱淚盈眶,這篇后記,讓我忽然間明白了新遼西派散文為何會在遼寧崛起,因為遼西人都有一顆火熱、樸實、團結,進取的心。
正文的第一篇是《五月節打驢》,我挺納悶,驢天生不就是拉車走路被人打的嗎?從包產到戶至今,我家已養了30多年的毛驢。爸爸套車時,驢不聽吆喝,打它;天黑了,爸爸趕著毛驢車回家,嫌驢走得慢,打它;過河溝時,驢停下來喝水,爸爸也打它。我倒要看看魏澤先寫的是啥?遂一字一句讀起來。我的天啊!是用支毛驢車用的木杠子打的,那驢得多疼呀,我的心一陣緊似一陣,開始時我只是為受委屈被打的毛驢而心疼,讀著讀著竟也為打驢的主人而心疼了。原來,丙戌年的春天,遼西大旱,主人中午趕著毛驢車去粘地(也叫補苗),車上裝著一個重重的水桶,鄉村的路窄,一不小心,驢車突嚕到道邊的坎下去了,驢犟,拉不上來就不拉了。主人比驢更犟,你不拉我打死你。“先是使鞭子打,鞭子不解氣,又使鞭桿子打。鞭桿子打折了,又抄起了支車使的木杠子。”最后主人下了死手,“咚咚”幾下就把驢打趴下了,驢嘴都淌出了血。后來有人趕著驢車路過,拉幫套才把驢車弄上道。農人在粘地的時候,氣慢慢地消了,悄悄地看一眼被打的驢,沒有想到驢也在悄悄看他,農人一下午未粘好地,心尖子總疼。晚上回家,農人多給驢加了一瓢豆子,驢嘴疼,未動口。晚上農人睡不著,來到驢圈里,摟著驢的脖子哭了。驢沒動,但驢的臉上滑落了兩顆晶晶亮的星星。
讀完這篇文字,我臊得自己的“驢臉”一陣一陣地發燒。魏澤先這哪是把毛驢當作毛驢來寫呀,這分明是把“毛驢”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呀!我小時候犯了錯誤,爸爸不就是這樣打我的嗎,一邊打一邊問,你改不改,不改我打死你,我越不吭聲,他下手越重。事后爸爸的怒氣平息了,他不也是摟著我的脖子哭嗎。我也是農民的兒子,我家也養了30多年的毛驢,我也吃了18年高粱米飯,怎么就寫不出這么感人的文章呢?這是我有生以來,讀鄉土散文生發出的第二次感慨。頭一次是在2015年第1期的《遼海散文》上,讀到謝子安的《田野上的毛毛道》后生發的,那天我將《田野上的毛毛道》連讀了3遍,書放在枕邊后,自己竟怎么也睡不著,哪個農家兒女沒走過毛毛道,但只有謝子安將它寫成了那般富有詩意,那般令人叫絕的美文。而今面對魏澤先的《五月節打驢》,同去年面對謝子安的《田野上的毛毛道》一樣,讓我羞愧難當,總覺得自己愧對了生我養我的那塊遼南鄉村。
《挖魚》也是散文集《大雁往北飛》中讓我非常喜歡的一篇。魏澤先家鄉門前的小河,是小凌河的支流。小凌河里的魚味道鮮美,在明清兩代,皇家曾封過小凌河,里面的魚蝦作為貢品專為皇家所享用。他家鄉有一道名菜,叫“泥鰍鉆豆腐”,既壯陽又好吃。做時先將“鍋里填涼水,把豆腐打成適當的小塊,擱進去,再放入活泥鰍,然后再慢慢燒火。水越來越熱,泥鰍沒處躲,就往豆腐里鉆,這一頭鉆進去,那一頭露出來,兩頭受熱,直到燙死。然后撈出來,加進各樣好吃的佐料”。魏澤先雖做過許多菜,但這道“泥鰍鉆豆腐”,他卻從未做過,他一直認為將活泥鰍放在鍋里慢慢燉太殘酷,下不了手。遼西氣候干燥,小河常常斷流,河水干涸后,一群一群的泥鰍都鉆到了淤泥里。有一次,魏澤先本想挖點泥鰍魚回家,可是看到一條條泥鰍拼命地往土里鉆,他不忍心再下手了,并且把挖出的泥鰍又都放回到淤泥里,為怕別人來挖,填好泥土后,還在上面踩出許多腳印,做出無魚的假象。緊跟在《挖魚》后面的《挖耗子洞》《套兔子》,兩篇散文的結尾處,“我”都是良心發現,再未殺生。懺悔、悲憫是文學永恒的主題,一個人如果沒有對萬物生靈的愛,是無法成為優秀作家的。愛如銀線穿珍珠。散文集《大雁往北飛》中的《哭一只小耗子》《記憶的風刮過高粱地》《遼西秋韻》等這些兒時秘事、家中瑣事、鄉間趣事,一篇篇濃郁的遼西風情,讀來都讓我欲罷不能。那些時常出現在文中原汁原味的遼西俗語、諺語以及俚語,像“銅勺碰上鐵刷帚”“貓叨吹泡——空歡喜”“養活丫頭賠錢貨,養活小子柴火垛”既增添了文字的美感,也增長讀者的知識。我相信每一個異鄉人,都會被魏澤先淳樸的文字所打動,從而相要去一趟遼西,去目睹一下遼西的風情之美。
“南吃雁,北吃蛋,當腰抻著脖子看。”大雁在南方過冬,回北方下蛋孵崽兒。我猜想魏澤先取《大雁往北飛》為書名,其寓意就是寄予遼西兒女綿延不息,同時也想讓兒女們記住父輩的艱辛。福克納曾說:“我的像郵票一樣大的故鄉是值得好好描寫的,即使寫一輩子,我也寫不盡那里的人和事。”能夠把待過的鄉村的人和物,寫得有情有義,如詩如畫,那他一定是個熱愛生活,感情豐沛的人。聽文友說,魏澤先的酒量驚人,被朝陽人譽為“酒仙”。寫完此文,我真想提兩瓶二鍋頭去朝陽,與他徹夜長飲,不醉不休。
責任編輯 孫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