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明
為了愛情
◎ 王利明

我認識一個意大利的阿爾貝托(Alberto),他是個司機,深眼窩里一雙帶笑的風流眼,寬肩,穿著牛仔褲,圓領粗毛毛衣上搭配一條淺色圍脖。他的穿著很普通,但看上去特別舒服。有一天帶團閑來無事,我問他:“你身上的香水味道很好聞,是什么牌子的?”他答:“ArmaniLui。”由此我認定他的魅力部分來自這香水。
我帶團很頻繁,主要是去意大利。帶團的過程中,我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活兒”——到處找那種香水,巴黎、里昂、布拉格、維也納、羅馬、巴塞羅那……歐洲各座城市游客集中的地方。在不同城市中轉了多少家香水店,我已經記不清了,但都沒貨。店家告訴我,那是兩年前的款式,現在已經不生產了。
有一天,我帶團去佛羅倫薩。大家自由活動之后,我漫步到市政府廣場和圣母百花大教堂之間商業街上的一家香水店。
在地下一層,我終于看到了Lui,黑色磨砂金屬瓶,是一瓶試用裝,幾乎是滿瓶的。我噴出一點兒在手背上聞了聞,這味道讓我想起了那個阿爾貝托,我甚至產生了幻覺,看到他在彈著吉他唱情歌,一群瘋狂的少女圍繞在他周圍尖叫。
我激動地問營業員價格。那個中年女營業員瞥了一眼瓶子,隨后說了一句:“試用裝,不賣!”
我問:“有貨嗎?”
她讓我等等,她去查庫存。一會兒后,她回來說:“對不起,沒有了?!?/p>
我悵然地離開那里,去了附近的快餐店,那頓飯吃得我感覺不出味道,除了淡淡的苦味。吃過飯,我回到街上,還有20多分鐘才到集合時間,我又進入那家香水店。
下面是我與服務員的對話:
我:“我要買這瓶香水。”
服務員:“和你說了沒貨了?!?/p>
我:“我就要這瓶?!?/p>
服務員:“這瓶是試用裝,按規定不能賣,你看這上面有英語和法語的提示,這是非賣品。”
我:“求你了!我和我女友就是因為這種香水才相愛的,我過幾天要回中國向她求婚,如果沒有這香水,求婚有可能失敗,如果失敗,我就自殺!”
服務員:“什……么?”
我:“求你了!Per l’amore! Per l’amore!(意大利語:為了愛情!為了愛情!)”
女服務員沉吟了片刻:“我做不了主,你和我上去找經理談吧?!?/p>
在一層的收銀臺后,一個接近70 歲、戴著眼鏡的白發男子坐在那里。女服務員把那瓶香水放到他面前,把我剛才的話用意大利語陳述了一遍。
在她說話期間,我插話道:“Per l’amore! Per l’amore!”
聽著聽著,他的臉孔顯得溫和起來。他把臉轉向我,含著笑看了我一會兒,最后很優雅地對著那瓶香水揮手說:“Prego(意大利語‘歡迎’的意思)!”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送給我,不要錢。
我拿著香水出門時,老先生和女服務員都在目送我。我回頭最后一次和他們對視時,老先生帶著笑說:“祝你幸福!”
這事兒過去了很久,但每次去意大利我都能想起它,想起老先生說“Prego”時的模樣。他們為什么會相信我的荒唐言辭?大概對意大利人來說,只要與L’amore 有關系的事兒,再荒唐也可信,而且值得重視。
(摘自《CIAO!陽光下的意大利》中信出版社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