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頌
修 鞋
◎
韓頌

應定居英國的好友邀請,我去了英國旅行。玩了幾天,我穿的一雙皮鞋就因為鞋底磨壞罷工了。想到這雙皮鞋是母親送我的生日禮物,丟掉實在可惜。
看我左右為難,好友告訴我可以在英國修鞋。
我們驅車來到一家名為“提普森”的修鞋店。好友介紹說:“這家修鞋店全英連鎖,是一家百年老店,店名就是老板的姓氏。”修鞋店能有這么大的規模,還有百年歷史,足見英國人對修鞋的用心。店里環境幽雅,干凈整潔,如果不是修鞋,恐怕我會誤認為這里是一家賣鞋的商店。
我把磨損的皮鞋遞給店員,店員仔細地檢查了鞋子的磨損情況,告訴我修補鞋底需要一點時間,我和好友可以坐在客人休息區等候。
過了十幾分鐘,鞋子修好了。修好的鞋子被放在修鞋店贈送的專屬鞋盒里,整雙鞋子看起來煥然一新。臨走之前,我忍不住問店員:“大多數人鞋子壞了就買新的,你們修鞋店靠什么生存呢?”店員回答說:“雖然有時修鞋費比買一雙新鞋還貴,但那些懷舊的人仍然會選擇修鞋。對于他們來說,這不僅是一雙鞋子,更是他們的朋友。況且,我們修鞋店還提供修鞋以外的其他服務,最近還新增了手機、平板電腦和手表維修,與時俱進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記得報紙上曾有過相關報道,查爾斯王子對鞋子十分愛惜,一雙皮鞋穿了四十幾年,期間更換了十幾次鞋底。英國女王有時也會翻新鞋面,更換鞋跟。一雙鞋能讓一個人穿在腳下多年不變,不僅僅在于鞋子的舒適度和個人習慣,更是穿鞋者對事物本質的追尋,而本質會讓人感到溫暖,讓人心安。
(摘自《發明與創新》2016年10月 圖/海洛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