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柳
淡定的酣睡賊
文/楊柳
1
“你是誰?”
“你怎么會睡在我家的床上?”
“你怎么會有我家的鑰匙?”
“你快起來,再不起來,我要報警啦!”
2016年4月19日下午兩點,家住普陀區寧夏路某小區的潘小姐,剛從泰國旅游回來,從浦東機場趕回家中,打開房門后,走進臥室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只見一名頭發亂糟糟的陌生男子正和衣躺在自家的大床上酣然大睡,鼻腔中還不斷地發出一陣陣有節奏的呼嚕聲。身上則半蓋著被子,鞋子也沒有脫。
潘小姐的驚呼和一連串的追問,把沉睡的陌生男子從睡夢中喚醒:“你是誰?你住在這里嗎?這里是你的家嗎?”喚醒后的男子似乎有點蒙,他睡眼惺忪地望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潘小姐,發出了一連串的反問,神情顯得非常淡定。
如此奇葩的一幕,讓潘小姐仿佛置身于一部驚險電影之中,她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真實地發生在自己的家里。她惘然地環顧四周:這個家,確確實實是自己的家啊!
這時,陌生男子已經從床上爬起來,準備朝門外走去。見狀,潘小姐立即驚恐地退讓到客廳,和該男子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同時高聲喝道:“這里就是我的家,快說你究竟是誰?是怎么進來的?否則我要打110報警啦!”
“小姐,你不要打110。我告訴你吧,是李小華讓我進來休息的,房門是他用鑰匙打開的。”
李小華?潘小姐愣了一愣:我可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啊!“什么李小華,我根本就不認識這個人,你是在胡說。”潘小姐厲聲吼道。
“小姐,你不要激動嘛,真的是李小華讓我進來的呀,我又不是小偷。你可以看看,你家里少東西了嗎?”該男子依然不緊不慢地說道。
此時的潘小姐內心充滿了恐懼,家里的房門鑰匙除自己和老公一人一把外,另一把備用鑰匙放在住在楊浦的父母那里。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有家里的鑰匙。由于手機放在車上,如果自己貿然大聲呼叫,不一定有人會聽到,反而會激怒對方,給自己增加危險。機智的潘小姐此刻已經冷靜下來,面對闖入家中的不速之客,決定先穩住對方,并且竭力提醒自己必須鎮靜,不可激怒對方,同時始終與該男子保持著一段安全距離,不讓其接近自己。
“只要你不傷害我,我就不報警。不過你先不要動,只要我家里東西不少,我會讓你出去的。”潘小姐迅速察看了一下客廳內擺設的物品,只見一切保持原樣,沒有明顯被翻動過的跡象。放在桌子上的兩臺筆記本電腦和一臺iPad還在。于是,她對那男子說:“你趕快走吧。”
“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我回頭一定讓李小華謝謝你。”聽潘小姐這么一說,那男子面露喜色,立即就朝門外沖去。正當他要走出房門時,潘小姐叫住了他:“麻煩你把身份證留下吧,等我把房間全部仔細檢查一遍,確實沒有少東西后,就叫李小華把身份證還給你。”
“沒問題,身份證抵押給你吧!”那男子爽快地從褲袋里掏出一張身份證遞給了潘小姐。他的這一舉動,讓潘小姐甚感意外。沒想到自己隨口說說的一句話,對方竟然會十分配合。那男子在跨出房門時,還回頭朝潘小姐道了一聲“拜拜”。
“這個闖入我家的不速之客究竟是何人?”望著消失在電梯口的男子的背影,潘小姐腦海里一片茫然。
2
雖然陌生男子已經離去,但強烈的恐懼感,依然牢牢盤踞在潘小姐的內心。她和老公是4月10日前往泰國旅游的,19日中午他們回國抵達浦東機場后,因老公臨時要到昆明出差,便直接從機場轉機飛赴昆明了,而她則獨自開車回家。沒想到,打開房門后,竟然會看到如此驚悚的一幕。
為防止那男子重返,驚魂未定的潘小姐把房門緊緊反鎖上,并從貓眼反復看了幾遍,確認那男子已經走遠后,這才決定撥打110報警電話。可是,一摸口袋才想起手機和行李都還在車上,家里又沒有座機。于是,她趕緊下樓到車上去拿手機。
誰知當潘小姐剛走到小區停放非機動車的地下車庫,還沒有走到停車位時,又一幕險情出現了:那名陌生男子正從地下車庫出來,并看見了潘小姐。
這下可把潘小姐嚇了個半死,正是冤家路窄啊!想躲也來不及了,周圍亦沒有任何人可以求助。此時,那男子已經來到了潘小姐面前:“小姐,你把身份證還給我算了,身份證不帶在身上很麻煩的。”說這話時,他的臉上笑嘻嘻的。
此時的潘小姐,盡管已是魂飛魄散,但頭腦還算清醒:“我不要你身份證的。不過我還沒來得及清理家里的東西,萬一少了東西我到哪里去找你?”
“啊呀,小姐,你真的把我當做小偷啦,是李小華叫我來休息一會兒的呀!”那男子臉上露出一副無辜的神情。
這時,潘小姐想,一定要繼續穩住對方,決不能與其來硬的。于是,依然故意擺出弱女子的樣子,弱弱地說道:“我可從來沒有把你當成小偷的哦,不過你總得讓我和李小華核實一下吧!這樣吧,你留個手機號碼給我,一個小時后,我打電話給你,你來拿身份證吧。”
“OK,你記下我的手機,我等你電話。”那男子十分爽快地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報給了潘小姐。
這個陌生男子自始至終如此配合,不由令潘小姐“驚喜”得大跌眼鏡,她徹底糊涂了:此人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到我家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難道僅是為了睡一覺嗎?望著那男子大搖大擺地走出小區后,潘小姐立即打電話給老公,詢問他的朋友中是否有一個叫李小華的人,并把剛才發生的那一幕幕奇葩的險情告知了他。
“沒有,沒有,我的朋友圈里從來就沒有叫李小華的人,那人肯定是小偷,你馬上報警。”潘小姐的老公在電話那端焦急地說道。于是,潘小姐立即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3
接到報警后,普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和白玉路派出所的民警迅即趕到了案發現場。聽完潘小姐對案情的陳述,民警有點“樂”:如此奇了怪了的“劇情”,也可算是一部荒誕的大片了。他們在為潘小姐面對突發事件,能夠沉著冷靜、機智應對而點贊的同時,也不禁對陌生男子諸如“酣睡,留身份證、手機號碼”等有違常理的舉動而“犯暈”。
經過對現場的勘查,民警發現,潘小姐家的門窗均完好,沒有被撬挖的痕跡。但在廚房的窗臺上發現了一個清晰的腳印,窗臺的外面就是一個安放空調室外機的約30厘米的平臺,在窗臺的鞋印邊上還有一塊抹布。潘小姐說,這塊抹布原本是放在臥室里的,她和老公外出旅游時,把家里的房門都反鎖上了,只有廚房的窗子搭扣壞了,沒能扣好。民警判斷,那男子很可能就是從這個平臺爬進潘小姐家里的,那塊抹布則應該是拿來擦拭攀爬痕跡的。
當潘小姐隨著民警來到臥室勘查時,她突然發現的一個細節,又讓民警哭笑不得,臥室里的那條原本因滑竿損壞而垂落在地上的窗簾,居然被那男子重新掛上去了。“可能是光線照射,影響到了他的睡眠吧!”偵查員思忖。而留在鋼琴凳上的幾個腳印,說明那男子可能是站在鋼琴凳上把窗簾掛上去的。如此貪睡而又淡定的“酣睡賊”,令見多識廣的民警也算是“醉”了。
最終經過反復勘查和對家中的物品進行清點,潘小姐家中失竊了普拉達、香奈兒、古馳三個名牌手提包,價值約人民幣五萬元,還有一把奔馳車的備用鑰匙也被竊走。可不知為何,那條存放在首飾盒里的銀項鏈翻找出來后,卻又沒有帶走,被其扔在睡過的床上的枕頭邊上,也許是他臨走時遺忘了。
這個“酣睡賊”究竟在潘小姐家里酣睡了多長時間?會不會把潘小姐的家作為其落腳的“賓館”,然后伺機在附近作案?種種跡象表明,這個“酣睡賊”應該是個作案老手。細心的偵查員查看了潘小姐家廚房內的冰箱后,發現里面的食物沒有動過的跡象。衛生間也沒有被使用過的痕跡。由此,偵查員判斷,“酣睡賊”在潘小姐的家中只是“小憩”,也許“熬夜”作案的他,真的是累壞了。

“而這恰恰也可以證明‘酣睡賊’十分可能是‘發揚了連續作案的精神’。”經驗豐富的偵查員不無調侃地說道。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很有可能這是一起系列盜竊案。
果然如偵查員所料,從小區的物業處了解到,從4月12日起,該小區已經發生多起高層入室盜竊案。可能是因為被盜財產損失不大,這些居民都沒有及時報案,只是到物業那里反映了一下,要求他們加強對小區的安全防范管理。
偵查員隨即核查了“酣睡賊”留給潘小姐的那張身份證,證實這張身份證并非其本人,而是他人遺失的。同時,立即調取了該小區和附近道路、網吧的監控錄像,終于從大量的監控錄像中捕捉到了“酣睡賊”的蹤影。錄像顯示,從4月10日到12日的三天內,有一個身高1.73米左右、身穿灰色夾克的短發男子,形跡詭異,多次在夜間出入潘小姐居住的小區。偵查員把監控錄像中的圖像打印成照片后,讓潘小姐辨認,她一眼就認出此人正是躺在自家床上酣睡的那個竊賊:“就是他!這張面孔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潘小姐怒氣沖沖地指著照片說道。
經對監控錄像的分析,偵查員發現“酣睡賊”的活動軌跡基本上是白天混跡在網吧,晚上則到附近的一些住宅小區“溜達”。
于是,偵查員根據“酣睡賊”的行動軌跡,一路追蹤。可是,狡猾的“酣睡賊”具有很強的反偵查能力,十分注意躲避監控探頭。因此,偵查員的視頻追蹤并不順利。時斷時續的畫面,若隱若現的“酣睡賊”,讓偵查員感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一片撲朔迷離。
最終經過整整一周的追蹤、排查,偵查員總算鎖定了“酣睡賊”的落腳點。4月25日上午11點,詭異的“酣睡賊”在浦東新區三林路上的一家旅店的床上蒙頭酣睡時,被破門而入的偵查員一舉抓獲。
4
坐在訊問室里的“酣睡賊”依然是一副睡意蒙眬的樣子。面對偵查員的詢問,他或是百般抵賴,或是露出一副無辜的樣子,甚至繼續和偵查員“搗糨糊”:“警察同志啊,我不是早就和那個小姐說過了嘛,是住在這個小區里的一個叫李小華的人,說他家空著,讓我去他家休息的呀!我哪里知道這里究竟是誰的家啊!我也就是在里面睡了一覺罷了,難道你們真的把我當做小偷啦?如果我真是小偷,怎么會把自己的身份證和手機號碼給她,世界上難道還有這么傻的小偷嗎?”說到這里,“酣睡賊”聲調漸高,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面對“酣睡賊”的閃爍其詞,偵查員感到,眼前這個嫌疑人能夠在與被害人零距離接觸時,顯得十分從容淡定,其心理素質絕對非同一般,很有可能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作案老手。針對這樣的嫌疑人只能引而不發,用確鑿的證據來“征服”他。
“你是如何認識李小華的?他又是怎么叫你去他家睡覺的?”偵查員不緊不慢地和“酣睡賊”聊起了天。
“4月18日下午,我在那個小區附近的一家網吧打游戲,坐在我身邊的是一個年約50歲的人,這人說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我估計他應該是你們上海人。他說他叫李小華,是個游戲高手。見我游戲打得比他好,便硬要和我一起打,于是我們就開始聯網對打,一直打到凌晨,他還不愿休息。打到下半夜,我實在是吃不消了。見我瞌睡得不得了,他只好說,算了,我家就住在前面,到我家去睡一會兒吧,我就跟他回去睡覺了。睡到早上8點左右,他說要去上班,讓我繼續睡,等他下午回家后,再一起去網吧打游戲。”說到這里,“酣睡賊”望著偵查員,突然停了下來。
“后來呢?說下去。”
“后來的事情,你們警察都知道啦。突然出現了這么一個小姑娘,把我從睡夢中吵醒,說這里是她的家,不僅把我嚇了一大跳,還誣陷我是小偷。沒有辦法,我只好把身份證和手機號碼給她,用來證明我的清白。”
的確,世界上沒有哪個竊賊會傻到主動把自己的身份證和手機號碼留給被害人。聰明的“酣睡賊”雖然說得振振有詞,但也許沒有想到,他留給潘小姐的身份證和手機號碼,恰恰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經查,他留給潘小姐的是一張假身份證,那個手機號碼則是永遠打不通的。
“你為什么要留假身份證?李小華后來回來過嗎?”偵查員問道。
此時,“酣睡賊”眨巴了幾下眼珠,似乎又準備進入到“酣睡”狀態了。針對偵查員的追問,他始終默不作聲。
訊問,陷入僵局。
于是,偵查員調整思路,調閱了潘小姐家所在小區門口的監控錄像,發現案發當天晚上,他是獨自一人走進小區的,根本就沒有其所說的那個所謂李小華的人陪同。錄像畫面顯示,他在小區里面時,還曾遇到巡邏保安的詢問。經保安辨認,亦證實他是獨自一人進小區的,身邊并無其他人。顯然,這個狡猾的“酣睡賊”是在編故事糊弄偵查員。
“你仔細看看,這上面的人是你嗎?”
當偵查員將“酣睡賊”從4月12日到20日這段時間內,在潘小姐家住的小區以及附近網吧的行動軌跡的監控錄像放給其看時,他突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讓我看看,讓我看看,不會是你們警察搞錯了吧!”
在影像畫面前,“酣睡賊”還一再抵賴,試圖繼續和偵查員搗糨糊,聲稱自己晚上睡不著覺,只是出來散散心而已。
與此同時,對4月12日到20日凌晨潘小姐所住的小區內連續發生的四起入室盜竊案發現場的痕跡比對的結果也出來了,目標均指向“酣睡賊”。在鐵證如山的證據鏈面前,狡猾的“酣睡賊”被偵查員擊醒。
5
出生于1989年2月的“酣睡賊”黃某華,是安徽歙縣人。自從母親去世后,就隨父親到上海一家小飯館打工。因好吃懶做,整天沉湎在網吧打游戲,在被父親怒打一頓后,便離開父親,獨自四處晃蕩,晝伏夜出,居無定所。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的他,最終走上了靠偷盜為生的犯罪之路。
正如偵查員先前所判斷的那樣,黃某華年齡不大,卻已是一個劣跡斑斑、吃過多次官司的慣犯。2009年2月,因犯盜竊罪被奉賢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2009年10月,因盜竊被處勞動教養一年。2011年1月,又因犯盜竊罪被奉賢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2011年7月,再次因盜竊罪被長寧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三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而這次落網,竟然是他剛出獄后不久便重操舊業。
此刻的黃某華,已經全然沒有了原先的那種“淡定”。其所編造的故事,在偵查員展示的證據面前,被一一揭穿。最終,他不得不如實交代了自己的作案過程。
2016年4月12日晚上8點左右,黃某華來到寧夏路附近的一家網吧上網打游戲,一直玩到次日凌晨兩點。饑腸轆轆的他,想外出吃飯,卻又身無分文。于是,他便產生了干偷盜老本行的念頭。想到自己剛出獄沒幾天,他有過一絲猶豫,但眼下也只有這“活”來錢快,且又是自己熟門熟路的“拿手活”。
“憑著自己‘藝’高膽大,警察是抓不到我的,一旦真的被抓到,那也就是命中注定了。”黃某華抬頭望了望窗外濃重的夜色,當即決定再次“出山”。于是,他離開網吧,沿著寧夏路向白玉路方向走去。走到寧夏路某小區大門時,門口的保安問他住在幾號,他隨口說了:“20號的”,便大搖大擺地朝小區走去。
具有很強反偵查能力的黃某華,在小區內邊走邊查找監控探頭覆蓋不到的大樓作為自己的作案目標。很快他就發現12號樓處于監控探頭的死角,就決定選擇該幢樓下手。由于樓內還有不少住戶亮著燈,黃某華便躲藏在小區的地下車庫養精蓄銳。一直等到凌晨時分,看見整幢大樓均已熄燈,具有超強攀爬能力的黃某華,開始順著大樓外的空調外機架向上攀爬。每到達一層,他就推一下衛生間或廚房的窗戶,但二到五層的住戶窗戶均鎖著,他無法入戶盜竊。攀爬到六層,也就是潘小姐的家,他用手推了下廚房的窗戶,發現沒有上鎖,便爬了進去。
進入室內后的黃某華,在客廳里轉悠了一圈,發現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后,就沿著原路繼續向上攀爬。爬到八層,推開該戶衛生間窗戶,進入室內后在客廳的鞋柜上看見一只LV拎包,心中一喜,便拿起來背在身上。這時,他感覺自己似乎有點疲倦了,決定打道回府。
狡猾的黃某華順著大樓空調外機架回到地面后,并沒有立刻逃離小區。他知道,清晨4點,獨自走出小區,容易引起保安的懷疑。于是,他來到小區的地下車庫,躲藏在一個隱蔽的角落酣睡。一直到早上8點左右,才混在上班的人流中走出小區。
走出小區不遠,黃某華便躲進一個無人的僻靜處,打開那只偷盜來的LV拎包,里面沒有東西,只有一個皮夾,而皮夾里也只有一百元錢。再仔細一看,那只LV拎包似乎也是假冒貨。這讓黃某華心里非常不爽:“媽的,我辛辛苦苦爬了一個晚上,只弄到區區一百元錢!”他把那只LV拎包隨手扔進路邊的垃圾箱里后,狠狠地罵了幾句。
收獲甚微的黃某華,心有不甘,他決定再次“出山”,目標依然還是上次作案的寧夏路上那個小區。4月19日凌晨1點,他進入小區后,在里面踩點觀察了一個多小時,發現原先攀爬進去過的那幢大樓的六層窗簾依然與上次一樣拉著,沒有任何變化,他馬上判斷出這戶人家,應該是許久沒人住了。當即決定繼續進入該戶實施作案。因為上次害怕驚醒主人,只是匆忙地在客廳掃了一下,結果是一無所獲。從這戶人家的室內裝潢和家具來看,應該是戶有錢人家。
凌晨3點,黃某華熟門熟路地沿著上次的路徑攀爬進六層潘小姐的家后,他顯得十分從容不迫:“這次可以篤篤定定地把這戶人家翻個底朝天了。”他從客廳來到主臥,再從主臥來到次臥,把梳妝臺、衣櫥等均一一打開翻找。終于找到了普拉達、香奈兒、古馳三個名牌手提包。想到這戶人家長久沒人居住,他準備索性在這里睡一覺,等到早上八九點鐘,再混出小區。誰知,也許是實在太疲倦了,他這一睡,就睡到了下午兩點。于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令潘小姐十分驚悚的那一幕“奇遇”。幸虧潘小姐冷靜應對,才避免了人身傷害的嚴重后果。
而黃某華淡定地離開潘小姐家后,居然再次殺了個回馬槍,當晚又故伎重演,連續入室盜竊兩戶人家后,連夜打的趕到浦東的一個銷贓點,將偷盜的名牌包和電腦銷贓后,拿著贓款13500元,剛開始過起逍遙日子便落入了警方的法網。
此案目前仍在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