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張 春,溫 偉
(1.長春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0;2.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濟生桔梗湯治水貂出血性肺炎
楊麗華1,張 春1,溫 偉2
(1.長春科技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0;2.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水貂出血性肺炎又稱假單胞菌性肺炎或綠膿桿菌病,是由綠膿桿菌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屬人獸共患病。
病貂發病急、死亡快,以出現呼吸困難,鼻孔流出泡沫樣紅色液體,肺充血、出血為特征。
某貂場飼養2000只貂,該場管理規范,具有健全的衛生防疫制度,各種建筑及貂籠安放、布局合理,貂場多年沒有發生過重大的疫情,但2015年7月該場的貂突然出現零星發病,并在1 d內死亡7只貂。
根據貂分窩后還沒有注射犬瘟熱和細小病毒性腸炎疫苗,診斷其患傳染病,遂采用慶大霉素、穿心蓮等進行治療,但收效甚微,至發病第3d,該場死亡89只貂,發病326只。
患貂突然拒食,精神高度沉郁,體溫升高,鼻鏡干燥,行動遲緩,運動失調,大多呈犬坐姿勢,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肺部可聽到啰音,口鼻流出多量帶泡沫的紅色液體,有的伴有嘔吐。發病1~2d后,貂全身抽搐、咳血,發出異常叫聲,并休克而死。
主要病變在肺臟。病貂肺腫大、充血、出血,呈棕褐色或深紅色,切面流出大量紅色泡沫樣液體。肺組織致密,嚴重者外表呈大理石樣變化,其投入水中下沉,肺門淋巴結腫大、出血,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呈桃紅色。胸腔積液,胸膜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肝臟腫大、充血、質脆。脾、腎腫大,有散在的出血點,腎皮質有梗死灶。心冠狀溝有出血點。十二指腸及胃黏膜附有血樣內容物。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出血。
4.1 鏡檢 無菌采取病死貂的病變肺、肝、脾、腎等臟器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鏡下見革蘭氏陰性、中等大小的細直桿菌,其單個或成雙或短鏈狀排列,無莢膜和芽孢。
4.2 分離培養 無菌采取病死貂的病變肺、肝、脾、腎等臟器,分別接種于普通肉湯培養基、普通瓊脂培養基、鮮血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24 h后進行觀察。
結果普通肉湯培養基表面見菌膜,培養基略帶藍綠色,普通瓊脂培養基上見光滑、中央隆起、邊緣整齊的中等大小菌落,并有特殊的芳香氣味,菌落周圍培養基呈藍綠色,而鮮血瓊脂培養基呈強β型溶血。
4.3 生化試驗 氧化酶、乙酰胺酶、硝酸鹽、觸酶、溶血素、脂酶試驗陽性;靛基質、硫化氫、乙酰甲基甲醇、M.R.和V-P試驗陰性;其能水解明膠,發酵葡萄糖、木糖,不發酵麥芽糖、棉籽糖、蔗糖、乳糖、甘露醇、肌醇、山梨醇。
4.4 藥敏試驗 該菌對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高敏;對環丙沙星、新霉素、慶大霉素、頭孢氨芐中敏;對復方新諾明、青霉素、鏈霉素不敏感。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實驗室檢驗等,診斷本次貂場發生的傳染病是貂出血性肺炎。

病貂和假定健康貂分開飼養,加強貂的飼養管理,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可給貂喂些蔬菜、水果,如西紅柿、西瓜、小白菜等。
對貂舍和周邊環境進行徹底清掃及消毒,尤其是被污染的用具,如食槽、水槽等,貂籠、舍可用5%熱火堿水噴灑消毒,注意將粘在籠、舍上的貂毛清除干凈。病死貂消毒后焚燒或者深埋。
對病貂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
5.1 中醫治療 治則:宣肺平喘,清熱解毒,斂肺止血。
可用濟生桔梗湯加減,方劑:黃芪45g、枯梗30 g,貝母30 g,當歸20 g,瓜蔞25g,甘草15 g,杏仁20g,薏苡仁30g,桑白皮25 g,知母20 g,百合15g,銀花30g,連翹20g,蒲公英20g,藕節20g,側柏炭30g,仙鶴草25g(此量為10只仔貂用量),藥物水煎兩次,煎液過濾混合,候溫加蜂蜜200g灌服,每天一劑,連用5d。
5.2 西醫治療 選擇中敏、高敏藥物對病貂進行治療。全群水貂用鹽酸氧氟沙星可溶性粉混飲,每升飲水中加100 mg藥物,每日服2次,連用5 d。病貂注射阿米卡星注射液,每千克體重7.5mg,上下午各肌注一次,連用3d。
本病重在預防,平時要搞好貂舍內外的衛生,貂糞要及時清理,貂舍要定期消毒,水槽、食槽每天刷洗、消毒1次,同時做好防蠅、滅鼠,防暑降溫工作,有條件的可搭防曬網遮蔭,夏季應供給貂足量的飲水。
水貂換毛季節要更加重視飲水及環境的消毒,病貂脫落的被毛含有綠膿桿菌,若其到處飛揚,則極易污染飲水和飼料。水貂應按時接種疫苗,可在8月份接種假單胞菌福爾馬林滅活疫苗,每只貂肌肉注射3mL。因綠膿桿菌的血清型較多,故有條件的場最好應用由當地分離菌株制備的疫苗進行免疫。
中獸醫認為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風熱毒邪內侵于肺所致。風熱之邪襲表,損傷肺衛,致使肺失宣降,氣機不暢,肺氣閉郁,故病貂發熱、喘促、呼吸困難,風熱之邪損傷肺的絡脈,故病貂口鼻流血。針對本病病機以濟生桔梗湯為基礎方劑加減化裁,在原方的基礎上,去掉枳殼、防己,加知母、銀花、連翹、蒲公英、藕節、側柏炭、仙鶴草而成。原方針對肺癰而設,而經過加減,本方加強了清熱解毒,平喘止血之功。方中桔梗、甘草開宣肺氣、祛痰,使升降調和而咳喘自消;瓜蔞、桑白皮、杏仁、貝母瀉肺利氣、化痰平喘、清泄肺熱,加薏苡仁、當歸以和血除濕止痛;黃芪、百合益肺養陰,且黃芪與桔梗配伍又有扶正托里排膿的作用,加銀花、連翹、蒲公英重在強清熱解毒之功;藕節、側柏炭、仙鶴草可斂肺止血。諸藥合用熱毒清,喘促消,出血止,氣機暢,共奏宣肺平喘、清熱解毒、祛痰止血之功效。
西醫治療中所用的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是針對耐藥綠膿桿菌的常用西藥。由于抗生素的濫用使得綠膿桿菌對部分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因此,治療本病必須選用敏感藥物才能產生療效。
S858.925.12
:C
:1001-8964(2017)02-0044-02
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