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
(四川省眉山市畜牧站,四川 眉山 620010)
堅持“五大理念”引領現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唐家
(四川省眉山市畜牧站,四川 眉山 620010)

現代畜牧業既是農業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又是穩市場保供給、惠民生促和諧的重要支撐;既是農民增收的增長源,又是農業循環經濟的突破口;既是產業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又是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目前,眉山市現代畜牧業發展面臨生產基礎較薄弱、發展方式較落后、生態環境約束趨緊等突出問題。當下,必須堅持"五大理念",方可引領現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1.1 強化科技創新 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建設高標準畜禽良種繁育場;支持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引進配套先進設施,實現現代化、智能化管理;激勵畜牧獸醫科技人員與養殖場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企業發展技術難題;引導經營主體主動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通過建立博士工作站、大學生實習基地等方式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完善"技術人員+項目+企業+農戶"的產業技術服務體系,提高產業科技應用水平。
1.2 強化機制創新 著力推廣“龍頭企業+專合社+適度規模戶”“龍頭企業+家庭牧場”“專合社+家庭牧場”等模式。鼓勵畜產品加工企業與養殖企業、畜牧專合社相互參股合作經營,引導畜牧專合社通過橫向聯合建立跨區域聯合社。開展生豬、牛奶價格指數保險和小家禽兔保險試點。完善生鮮乳收購定價協調機制,建立市場預警機制,探索產業鏈風險利益分擔機制,防范市場風險。
1.3 強化要素創新 結合土地整理、土地流轉、農村宅基地(含圈舍用地)退出置換、荒山荒坡開發利用,鼓勵發展立體養殖,支持發展林下養殖,探索發展不破壞土地耕作層的新型框架式畜禽養殖,逐步推進養殖場和農田的交替使用,破解養殖用地瓶頸。支持龍頭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組建服務于養殖戶的畜牧產業擔保公司,充分發揮財政補助資金的放大作用。對符合產業規劃布局、種養結合、循環發展要求的適度規模畜禽養殖場優先安排沼氣建設、污染治理、農村公路暢通工程等建設項目。
2.1 推進布局協調 按照“以載定量、種養循環、以養定種、以種限養”的基本原則,統籌種養布局。結合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和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推廣“高效種植業-生態養殖業-沼氣工程-有機肥料”循環發展模式,推廣優質飼草料種植,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支持青(黃)貯飼料養畜和秸稈養畜。
2.2 推進結構協調 優化畜牧生產結構,以適度規模養殖為重點穩定生豬生產,以建設奶牛小區為重點推動奶業發展,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為重點帶動小家禽標準化養殖,以種草養畜為重點大力發展肉牛肉羊養殖,以訂單養殖為重點培育壯大鵪鶉特色產業。優化畜禽產品品質結構,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滿足更高消費需求。
2.3 推進產業協調 加強政策引導,發揮畜牧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的優勢,探索“養殖+”發展模式,重點圍繞良種繁育、飼料生產、標準養殖、精深加工、儲運和營銷、休閑觀光等六個環節延伸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和休閑畜牧業,結合畜牧業生產過程和旅游業發展規劃,統籌規劃設計,強化特色創意,建設一批集科技推廣、良種繁育、青少年科普、觀光休閑于一體的現代畜牧業示范園區。
3.1 保護綠色環境 按照相關要求,根據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水資源保護規劃、國土利用總體規劃、畜牧業發展需要和種植配套消納能力,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宜養區,統籌確定轄區范圍內畜禽養殖規模。堅持養殖場(小區)建設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相配套,養殖規模與種植基地相配套,實現產業發展與村容村貌改善、鄉村環境整治的有機統一。
3.2 實施綠色生產 重點扶持存欄奶牛100頭、出欄生豬500頭、肉羊300只、肉牛100頭、肉兔2 000只、肉雞15 000只、蛋雞5 000只、鵪鶉20 000只以上的畜牧業家庭農場實施標準化養殖,扎實開展生態循環發展示范園區和生態示范牧場的創建。新、改、擴建規模養殖場,要符合城市、城鎮發展規劃,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養殖污染防治設施與養殖場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建成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3.3 提供綠色產品 規范動物疫病防控,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強化執法體系建設,全面抓實生產、收購、運輸、屠宰、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監管。大力推進“三品一標”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加快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現從養殖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監管。著力推進社會共治,構建“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共建共管格局,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4.1 加強對外招商 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鼓勵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現代畜牧業。針對眉山市在豬肉精深加工方面比較薄弱和家禽產品加工處于空白的現狀,著力引進經濟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帶動作用明顯的相關龍頭企業,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4.2 加強對外合作 結合工作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在畜牧系統選派干部職工到現代畜牧業發展水平高、產業特色明顯的地區學習培訓,拓展思路,提高引領畜牧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鼓勵經營主體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的龍頭企業、養殖基地合作,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生產管理水平。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對養殖業主在發展理念、養殖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將養殖業主培養成養殖能手。
4.3 加強對外營銷 借助“東坡味道”平臺,做強企業品牌、做大區域品牌。支持通過農超對接、訂單養殖、“互聯網+”“萬企出國門”“川貨全國行”、東坡味道全國行、農博會等形式,加強市場營銷,切實將眉山市的優勢畜產品送出去,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品牌影響力。
5.1 注重政策共享 強化政策宣傳,認真抓好各級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規范操作運行,搞好實施配套,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政策充分發揮效力。引導農民以土地、項目補貼等入股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分享產業利益,不斷促進農民增收。
5.2 注重利益共享 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把龍頭企業的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與養殖戶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化解養殖戶缺技術、缺資金和缺市場的問題,降低疫病風險,規避市場風險,保障農民養殖效益。引導龍頭企業采取股份制、合作制、代養、托養等措施來保障農民共享產業鏈的利益分配,鼓勵農民到畜禽養殖、精深加工和產品流通等龍頭企業務工,增加收入。同時,充分發揮養殖業周期短、見效快、易參與的獨特優勢,加大“養殖企業+貧困戶”的訂單養殖模式推廣,幫助貧困戶規劃建設畜禽圈舍、提供種畜禽,加強飼養管理、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術指導,讓貧困戶早日脫貧。
S8-01
:C
:1001-8964(2017)02-0012-02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