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糖尿病有許多明顯優勢,但降糖效果不如西醫。若能中西醫聯手,降調結合,優勢互補治療,療效更顯著。實踐提示,四類糖尿病最宜看中醫。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異常進展為糖尿病之前,稱為“糖尿病前期”。我國每年大約有10%左右的糖耐量異常的患者進展為糖尿病患者。雖然糖尿痛前期還未確診為糖尿病,但同樣存在高血糖損害和慢性并發癥逐漸發生的可能性。對這部分人群,在認真進行飲食管理與運動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中藥調理,可以對血糖和血脂進行有效干預,進展為糖尿病的可能性會降低50%。
輕中度2型糖尿病 輕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不太高的老年患者,在飲食和運動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治療,可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
血糖控制良好但癥狀緩解不明顯 臨床上常常可以見到經過綜合治療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仍然存在口干又不想喝水、疲乏無力、體弱多汗等氣陰兩虛的表現。這時可以充分發揮中醫的優勢,采用益氣養陰、填補肝腎、清熱利濕等對癥治療的方法,可取得良好療效。
預防和治療早期慢性并發癥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礎上,配合中醫辨證論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采用補腎固攝等方法治療,可使患者尿蛋白排出減少,保護腎功能,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采用補益肝腎、活血通脈等方法治療,可促進眼底出血滲出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視力,延緩其發展;采用補益肝腎、舒筋通脈的方法治療,能夠明顯緩解肢體涼、麻、痛的神經病變癥狀。
另外,西藥的降糖效果是肯定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加用中藥治療,可減少西藥劑量,幫助平穩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