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杰
摘 ? ?要: 為響應團中央號召,高校共青團在過去一年開展了廣泛的“四進四信”活動。實踐證明:“四進四信”活動是高校共青團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路徑,它為高校共青團員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匯聚了力量、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 “四進四信” ? ?高校共青團 ?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以2015年三月份首期高校共青團團委書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的舉辦為標志,高校共青團開展了廣泛的“四進四信”活動(即通過“進支部、進社團、進網絡、進團課”,引導幫助青年學生和團學干部“牢固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進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信賴”)。一年多的實踐表明,以“四進”促“四信”是高校共青團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路徑選擇。
一、“四進四信”為高校共青團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匯聚了力量
在高校這塊陣地上,共青團員是最廣泛的戰士,必須在“四進四信”中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一)“四進四信”的活動主體是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踐行者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青年人身上蘊含著無窮的潛力和力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里,由青年人組成的團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從成立、發展壯大至今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整個歷史表明,它是黨的可靠的后備軍和有力的助手”[1]254。
現今,共青團是青年人學習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場所和學校,在高校由共青團廣泛發起和開展的“四進四信”活動為青年團員踐行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平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高校黨建帶團建的背景下,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是高校共青團的必修課。高校共青團員不僅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的大腦,更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他們就是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踐行者。據相關統計,中國的高校有著2500萬左右的在校生,而這些在校生中絕大部分是共青團員,他們緊緊圍繞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高校共青團的組織下開展這樣廣泛的“四進四信”運動,為學習和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匯聚力量。
(二)“四進四信”的活動陣地是共青團員的擅長領域
“進支部、進社團、進網絡、進團課”,這“四進”的活動場所分別是團支部、學生社團、網絡媒體、團課。
團支部是高校共青團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團支部就是一個個家,把團員緊緊地靠攏起來。團支部有領導開展工作的骨干,團支部有形式多樣的主題團日活動,年輕的共青團員有足夠的創造性和能力,把團支部打造成為自己擅長的領域;社團在高校是由社團聯合會主管,幾乎每個高校都有種類多樣的學生社團,其開展的活動也是形式各異,這是青年學生的組織,青年學生在這里上演著他們的拿手好戲;以網絡為媒介的新媒體是新事物,青年學生在高校中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見解,維護自己的權益,拓寬自己的學習方式,真正實現互通有無。青年學生接受能力強,有很強的好奇心,現實表明他們更愿意用網絡的方式建造自己的輿論陣地;團課是團組織對團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團基本知識教育的主要形式。定期組織的各級團課為青年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場所,為青年學生提高政治素養提供了平臺。
二、“四進四信”為高校共青團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供了方法
高校共青團員要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關鍵。
(一)以“四進”為抓手把握傳統方式
“在大學生中開展‘四進四信,再通過他們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傳播和貫徹,是宣傳思想工作規律的體現”[2]。在“四進四信”中學習、宣傳和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實施方法必須得當,傳統方式必不可少。
其一,發揮團委“三會兩制一課”作用。“三會兩制一課”是基層團組織工作走上規范有序、穩定發展的必要管理軌道;其二,充分發揮學生社團聯合會作用。學生社團聯合會是在校團委的指導下,管理社團工作、服務社團發展的學生組織;其三,鼓勵青年參加社會實踐。高校每年創造各種條件為青年學生提供參加社會實踐的平臺:日常志愿者服務活動、暑假和寒假社會實踐、社會實習、交流學習等。參加社會實踐與理論學習是密切聯系的,“可分為在實踐中學習理論、在實踐中宣傳理論、在實踐中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三個部分”[3]51。
(二)以“四進”為基礎創新工作方法
以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為標志,共青團的宣傳工作方式在不斷創新,“四進”中的“進網絡”就是重要體現。
其一,新媒體的出現可以說對共青團工作帶來挑戰。新媒體的主要媒介已經深深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中,是他們每天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青年人對于新媒體上傳播的一些負面信息還缺乏甄別能力。這就需要高校黨團組織加強對青年團員的教育和引導。其二,新媒體的發展為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機遇,主要體現在宣傳和學習方面。首先,要強化意識,樹立全團運用新媒體的觀念。其次,共青團要培訓和建設一支新媒體工作隊伍。再次,打造自身的新媒體主流陣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共號、官方論壇及共青團中央正在推廣的“青年之聲”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平臺。
新媒體作為新事物,其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和生命力。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加強網絡新媒體的建設。如在2013年全國宣傳工作思想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把網上輿論宣傳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是從網上獲取”,要“加大力量投入力度,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
三、“四進四信”為高校共青團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指明了方向
“四進四信”其內涵豐富,既指出為什么,又道明怎么做,不但為高校共青團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提供了方法,而且為踐行者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找到了現實依靠。
(一)青年團員在“四進四信”中樹立了理想
青年團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要針對他們的自身情況,結合具體實際開展教育,“四進四信”就是卓有成效的對策選擇。
其一,“青年團員在‘四進四信的實踐鍛煉中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黨的科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脈相承的,是經過實踐檢驗和證明的科學理論。這一套科學理論指導著中國不斷往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不斷往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不斷豐富。青年團員在高校這樣的大環境中,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到黨的理論和政策動態,了解到國家的大政方針,通過“四進四信”系列活動的開展,強化意識、鍛煉能力、找準信仰,對黨的科學理論有深刻的理解和強烈的認同感。其二,“青年團員在‘四進四信中增強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在“四進四進”活動的開展之中,以專題學習、“兩課”教學、社會公益實踐、黨建帶團建、模范典型宣傳等形式不斷推進青年團員的思想引領。實現“中國夢”關系到包括青年人在內的每一位中國人的整體利益,同時,“‘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將來在社會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高校團員青年”[4]1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還有很長的階段要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斗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每一位包括青年團員在內的中國人的最高理想,要實現這樣的理想,必須匯聚中國夢想、堅定中國道路、凝聚中國力量。
(二)青年團員在“四進四信”中找到了依靠
青年團員在“四進四信”的實踐中樹立了理想,更找到了強有力的現實依靠。
其一,“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九十五年的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些豐功偉績源自于全體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青年團員作為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們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以“四進四信”不斷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增強對黨和政府的強烈認同感。在新時期新階段,高校要抓好黨建帶團建的這項工程,讓黨成為共青團的堅實領導和強大后盾。其二,“增進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信賴”。信賴源自于信任,信任是一種感情上的寄托,信賴更是一種行為上的依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產生的核心權力機關,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希望,中國的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如今青年團員更要奮發圖強,有了強有力的領導和依靠力量,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在實現兩個一百年道路上的關鍵時期,要毫不動搖地增進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信賴。
總之,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傳達和貫徹下去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高校這樣的基層組織。高校中的絕大多數學生是共青團員,高校共青團作為重要的基層團組織要響應黨中央和團中央的號召,實踐證明,在高校共青團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四進四信”活動是科學的舉措。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戴焰軍.大學開展“四進四信”具有特殊意義[N].光明日報,2015-7-25(08).
[3]紀亞光,王雪超.大學生社團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理論導刊,2009(8).
[4]鄭時鑑.淺談“中國夢”背景下高校加強團員思想引領的途徑[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5(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2016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重點項目(JDXGSA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