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雷 閆秀敏
(寧波市風景園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171)
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造景的作用與藝術手法
徐方雷 閆秀敏
(寧波市風景園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171)
植物造景是園林綠化設計中經常使用的基本手法,通過對植物的綜合考慮和整合設計,可以起到美化環境、防治災害、造景休閑、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一系列作用。本文即分析了植物造景的作用,并對植物造景的藝術手法進行論述。
園林綠化設計;植物造景;藝術手法
植物造景主要是指在設計園林時,利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喬木創造景觀。在造景過程中需要借助藝術手法,深入探究不同植物之間的特征,充分體現植物的線條美、顏色美和形體美,增強園林景觀的觀賞效果。[1]植物造景通過植物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帶給人美的享受,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性,起到綠化環境的作用。
1.1 環境防護
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采用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對園林的考察,可以將園林設計思路與城市發展方向、周邊環境、人文景觀和地區文化特色相結合,選擇合適的植物,發揮植物的空氣凈化作用,使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減少城市中的空氣污染現象。有些植物甚至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氣體,比如大葉黃楊和夾竹桃能夠能夠吸收二氧化硫,櫻花和臭椿能夠具有抗氯氣的作用,荷花和睡蓮能夠吸收細菌和有毒物質,凈化水源。
針對不同的地質地貌,種植不同的園林植物還具有保持水土、防風滯塵、降噪緩沖、美化環境等多重功效,比如懸鈴木和刺槐可以滯塵,多枝葉密的大型植物能夠截流降水,截流量能達到降水量的15~40%,對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帶來良性影響,喬灌木可以降低噪音,攀緣植物可以降低強日光下的反射系數,堅硬高大的樹種可以在自然災害中發揮作用,為防災避難做出貢獻等等。
1.2 美化作用
植物是組成園林景觀的主要材料之一,植物本身就具有獨特的形態和自然線條,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自然當中,都能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造景更能夠體現這一點,園林設計會根據自然規律,搭配種植不同花期的植物,使得一年中每個季節的景觀演變和生態變化都能在方寸園林中表現出來。不同園林植物的組合又能帶來不同的效果,將植物的質地和色彩進行合理組合,利用植物的裝飾特性展現園林的景觀美,帶給人不同的視覺享受。將植物作為園林小品和山水裝飾,能夠豐富景觀層次,擴展園林空間。在表現景觀美時,還可以考慮到植物的象征和蘊含的寓意,不僅在視覺上帶給人美的感覺,還能讓人感受到美的文化氣息。[2]
1.3 造景休閑
園林綠化設計的地點通常是公園、小廣場或者其他休閑類公共場所,這些場所的主要存在意義是為人們提供舒適的休閑環境,這也是園林綠化設計需要考慮的基礎情況。因此,在進行園林綠化和植物造景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周圍的景物和社會環境,不僅關注植物的觀賞性作用,還需要盡量開發植物的實用性作用,比如設置棚架,栽種葡萄科、葫蘆科的藤本植物,夏天時能夠提供一塊讓人納涼的地方,還可以作為休息設施使用。花架可以分隔空間,做出充滿自然趣味的私密性較好的空間環境,攀緣植物能夠引導游覽,是對園林整體藝術風格的提升。
1.4 社會經濟發展
園林設計對社會經濟發展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在大型公園中進行植物造景,能夠通過植物景觀展示地方特色,體現城市的整體面貌,增加城市魅力。一些企業在辦公樓平臺上進行景觀設計時,也常常采用植物造景的藝術手法,既能為工作人員創造安靜舒適的辦公環境,也能更好地吸引投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1.5 地方特色
園林植物不但具有觀賞作用和生態作用,也有歷史和地理環境賦予的人文價值和地域代表特征。不同的地理環境帶來了不同的植物種類和植物形態,高低緯度的植物呈現明顯區別。隨著歷史的發展,有一些植物成為城市的“市花”或者代表植物,與城市榮譽感息息相關。因此,在植物造景過程中,選用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能夠體現地方特色的植物,不失為一項優秀的設計。
2.1 設計理念和設計原則
在園林設計中進行植物造景,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原則。植物造景需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特點,順應布局形式進行造景,尊重自然要素,因山就水,在保護原有植被的基礎上,以植物造景作為點綴,放大植物的自然美感。在造景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植物的環境防護作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和有毒氣體的吸收,發揮城市的綜合效益。
在植物造景設計時,需要把握住追求自然,從大局出發,講究主次的原則,巧妙搭配觀花觀葉植物,注重植物的色相和季相配置,使四季各有不同的觀賞景觀,最大限度的使用園林綠地,追求自然,注重品質,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氛圍,在進行設計時仍然需要不斷學習,吸取世界各國優秀設計的經驗,追求更多的專業知識。
2.2 利用美學原理,展現景觀的色相和意境美
植物造景的首要作用是為人們帶來美的展示,美學原理是植物造景的直接依據。因此,需要將園林景觀的各類植物進行有機融合,對不同色相的植物進行合理安排和布置,按照不同植物的花期和季相特征,有時序性地設計植物景觀,將不同意境的植物結合起來,給人們展示多種層次的視覺享受和精神感受,創造具有獨特韻味的景觀效果,確保園林在不同的季節和時刻能夠帶給人們不同的美。
2.3 遵循生態學原理,保證園林富有自然美
在進行植物造景時,需要考慮到植物的生物特性和園林所在地的環境特性。選取的地址應當適合開發園林,盡量避免在污染源或者工廠附近建設園林,或者選用具備一定抗污染能力的植被進行造景。在選取造景植物時,也應當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和溫度情況,如果一定要強行移植某種無法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的植物,不管植物有多大的美學價值和生態學價值,最終仍然難以避免大量死亡的結果,特別是對海外植物的盲目追求,往往造成經濟和景觀的雙重浪費。
2.4 應用藝術原理,追求藝術效果
植物造景需要在統一相似形的基礎上呈現變化,展示植物的多樣性和多層次美,注重植物之間的配合與聯系,通過調和景觀,給人們帶來柔和平靜的氛圍。均衡放置質地和體量不同的植物,讓景觀更加穩定順眼。如果景觀配置中存在韻律的變化,還會產生韻律感與節奏感,展示出各具特色的景觀格局。[3]
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合理應用植物造景的藝術手法,能夠提高園林的綠化效果,展示園林的設計理念,在美學、生態學、歷史與文化傳承方面展示植物造景的獨特性,最終起到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1]姚啟元,才 博,曲 歌.淺議園林植物造景作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5(13):198.
[2]潘軍標.中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J].綠色科技,2009(10):37~38.
[3]張洪濤,白雪梅.淺析在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造景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8):213.
TU986
A
1005-7897(2017)08-0042-02
201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