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羚
(山東省菏澤開發區園林管理處 山東省菏澤市 274000)
公園綠化的植物配置策略探析
李羚
(山東省菏澤開發區園林管理處 山東省菏澤市 274000)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升。公園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健身的主要場所。公園是城市綠化水平的重要風向標,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同樣也是城市綠地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美化環境和調節城市空氣質量的作用。所以,增強城市公園建設,推動公園綠化的發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公園綠化;植物配置;策略探析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公園綠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公園建設逐漸趨于完善,擺在人們面前的城市公園綠化的植物配置成為了熱點,因為我國每個城市的環境綠化水平良莠不齊,導致每個城市的綠化效果有很大不同。植物配置是公園綠化的重要前提,此外,在植物的選取方面也要考慮種類、顏色等方面。因此,科學有效的安排公園綠化的植物配置,實現凈化空氣的目的是基本要求。
1.1 植物原則
在進行公園綠化的植物配置方面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①要考慮到城市的長久發展,選擇的植物必須具有頑強的生命力。②選取的城市公園綠化植物要發揮植物本身的特性,能夠調節空氣濕度,過濾有害氣體等。因為城市建設在不斷的發展,可以通過合理利用綠色植物的種植來綠化城市環境的建設,有關人員可依據植物方面的相關理論,對公園綠化植物進行科學配置,以最大的程度提升城市公園綠化植物的存活率。讓公園環境在高質量的植物綠化下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降低綠化的成本,并讓城市綠化的管理更便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依據不同地點選取不同的植物,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植物種群的穩定性。
1.2 園藝原則
在公園綠化植物配置方面,首先要保證生態和藝術這兩方面的種植標準。在進行公園綠化植物安排的時候要考慮很多方面,例如:植物形態、相關的名言警句等。依據園藝設計方面的需求,美學的作用也相當重要,從公園綠化方面來看,最重要的就是綠化植物的觀賞性和長久性。公園的綠化建設在選取綠色植物上要考慮植物性能等特性,在改造綠色植物方面要體現環境的優雅,做到人性化,公園綠化植物的配置要依據大眾審美進行合理安排。綠化植物配置的大眾審美指的是讓植物的特性和觀賞性有效的結合,通過合理安排來改變大眾的心態,在觀賞公園景觀的時候有一個愉悅的心態變化,這就要考慮環境、內心需求等方面,以上這些方面構成了公園綠化植物配置的大眾審美,并保證在正常美學欣賞范圍內,例如左右對稱、色彩搭配、種類的安排等,這些都是基本內容。
2.1 科學利用綠色植物的形態特征
綠色植物的形態特征指的是以觀賞性視角來分析的,通常是依據各類植物的高度和外在形態特點來解析的。綠色植物形態特征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所占的面積大小、高矮等。因為城市公園綠化植物,其最大功能就是較強的觀賞價值,所以要科學安排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植物。例如,在空間比較大的公園內可以選擇大量的喬木,以此來體現公園綠化的整體性特征,之后要明確小型喬木的種植方位和方法,在高度上區別開來,以此體現公園綠化統一性特征。同時科學配置高度不同的植物,達到空間分明的目的。植物的形態特征是公園綠化植物時最重要的特點,同一種植物通過園藝人員的修剪之后會呈現不同的形態,不同的綠色植物經過長時間的生長和人工修剪后,也會展示出相似的形態,讓觀賞效果更完美。
2.2 科學搭配綠色植物的色彩特征
在公園綠化植物配置方面,要依據色彩的選用準則進行科學搭配,不同的顏色會讓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茖W搭配不同色系的色彩,一些冷色系的色彩安放在比較嚴肅的區域,色彩鮮明的配置會讓人心情愉快、放松。如果,公園綠化植物的配置過于單一,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不能產生觀賞游玩的樂趣。所以,在公園綠化植物的色彩搭配這一方面,要科學的安排,特別是注重冷暖色系的搭配。
2.3 科學運用植物質感性特征
一般情況下,綜合性比較強的城市公園在植物優化方面都會見到木槿、灌木等。在種植環境方面選擇的一般都是比較有質感的植物,例如:楓樹、竹子等。當然了,也可以選擇一些質感一般的綠色植物作為植物的過渡種植。當公園種植面積有限的時候,選取一些質感比較粗的植物還會規避種植空間的束縛,增加視覺空間。當然,植物的質感會隨之季節的變化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在注重綠色植物質感的時候也要考慮植物質感的季節性變化。
城市公園綠化的最終任務是美化城市環境,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保證生態的平衡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公園綠化植物配置的時候要遵循植物生存的屬性選擇植物,最好是做到因地制宜,讓植物的綠化更有成效。當前在國內公園綠化工作方面,要實現植物配置符合現代化城市的發展,最大程度上發揮綠化植物的功能,為城市的綠化建設服務。
[1]袁少輝.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2.
[2]劉雪艷.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植物配置探討.現代園藝,2015.
TU96
A
1005-7897(2017)08-0077-02
201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