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敏 季廣平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 474663)
淺談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對策
李小敏 季廣平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 474663)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已經成為了我國營林綜合治理中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病蟲害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我國林業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水平,采用無公害的方法進行防治,這種無公害的防治方式可以更好的保護森林。加強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力度,推動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對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措施進行了介紹。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防治對策
森林對于改善空氣質量、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森林肆意砍伐,已經對森林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是隨著森林保護政策的下達,人們漸漸對保護森林資源有所意識,大大減少了砍伐的力度。但是目前病蟲害的危害還較為嚴重,如何有效采取措施保護森林生態環境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1.1 天然林大量被破壞
我國是一個林業大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大量的天然林被無情的砍伐,導致我國天然林的數量大量的減少,據調查,在我國林業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森林是人工栽植的,天然林的數量在逐年的減少。雖然天然林在逐年的減少,但是依舊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還是在不知節制的破壞天然林滿足自己的欲望。天然林的抗病能力是非常強的,對林業病蟲害有著一定的抵御能力,天然林的大量破壞將降低對林業病蟲的抵御能力。天然林的減少是我國林業病蟲害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林業生態系統的發展,造成了林業生態系統的紊亂。
1.2 管理方式不合理
在林木生長過程中,對防治病蟲害的重視程度較低是導致病蟲害問題嚴峻的原因之一。對于生產經營人員來說,他們更為看重林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對于其生態效益并不關心;在管理方面,并不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導致林業病蟲害爆發。林木在種植過程中,不宜過度密植,也不能太疏松,都不利于樹木的生長。不合理的種植密度會影響氣溫、光照等環境因素,從而讓病蟲害有機可乘、大量繁殖。此外,監測系統不完善也是導致病蟲害肆意猖獗的原因之一。護林人員不能及時有效地監測樹木的生長發育情況,從而無法有效地阻止病蟲害的危害,給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巨大破壞。
1.3 樹種配置不合理
人工造林存在著單一性,樹木的種類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栽種的過程中,有些樹種,并不適合當地的環境特征,也不會產生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出現這一類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純林現象導致的。在樹種的選擇上比較單一,生物的多樣性下降,這樣樹木抗病蟲害的能力也就會下降。有些地區在配置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沒有完備的監測體系,這樣就會導致病蟲害在初期就大量的蔓延,而相關的部門卻沒有任何的預防措施,這樣就導致了林業損失慘重。現在的人工造林雖然已經有了一系列的經驗,但是依然存在著配置和結構上的問題。
1.4 農藥的過度使用
眾所周知,科學具有兩面性,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在防治病蟲害的問題上,我們一般都是采取藥物來進行治理。但是長期以來人們缺乏對農藥使用量的制衡標準,無法根據林木的生長情況,因地制宜地合理用藥,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都知道,農藥使用量過少,不僅不能滅殺病蟲,還會增加病蟲抵抗農藥的力度,增加其抗藥性,導致后期的防治更為困難;農藥使用量過度,又會影響林木的生長健康,同時殘留的藥物會通過土壤滲入到地下水,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進而破壞生態環境,威脅生態健康發展。因此,合理用藥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2.1 加強天然林的保護力度
我國的天然林破壞非常的嚴重,造成了我國林業的病蟲害頻發,導致大量的林木資源收到了破壞,為了改善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的現狀,要加大對天然林的保護力度,我國目前的天然林非常的有限,因此要重視天然林的保護工作,天然林的抗病能力與人工林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保護好天然林可以減少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頻率和面積,也是無公害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然林也是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要重視天然的重要性,對天然林進行合理的利用,推動我國天然林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的林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2 加大資金投入,改進林業管理工作
堅持預防為主。必須把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放在首位,形成一套健全的病蟲害監測預報機制,根據本地區的病蟲害主要特征,結合氣候條件進行全面監控,確保監測預報工作的有效性、準確性、全面性,真正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在管理上,單憑工作人員是很難及時了解樹木生長情況的,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相應的科學設備,實時監控樹木的生長情況,才能及時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的危害作用,同時應該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應急措施,部署有效的救治戰略。政府在投入資金時,還可以鼓勵群眾集資,加快林業防治工作的有效實行。政府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體人員的重視程度,根據當地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盡量將病蟲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2.3 改變單一樹種的引進,營造混交林
在林業工程重點建設中,要采用多形式的混交林,多樹種栽培,尤其是對本土樹種大力栽種,對優良樹種引進時要注意樹種的搭配,不僅對林木生長有利,還可以防止病蟲害,擁有不低于三成的混交林比例。在退耕還林時利用抗逆性比較強的經濟樹種造林,做到草木、灌木及經濟植物的立體開發,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有促進作用。
2.4 采用新型技術防治病蟲害
對于病蟲害防治工作我們需要積極應對,成立專門的隊伍開展防治工作,目標是創建一個市場化的運作模式,防治有害生物。對配套的、先進的、實用的科研成果采納使用,尤其是技術方面實用性高的防治手段,尤其是成本低、效率高的技術手段。在生物防治的時候提倡使用植物性、仿生、微生物農藥,推廣無公害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林業病蟲害不再是農藥防治,而是采用無公害的防治措施,無公害的防治措施對于樹木的生長具有積極的存進作用,與傳統的防治措施相比,無公害的防治措施推動了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病蟲害是危害林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合理的進行無公害防治,讓我國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1]羅德輝.探究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的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5(08):202.
[2]趙少華.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吉林農業,2015(24).
S763
A
1005-7897(2017)08-0095-02
2017-4-5
李小敏(1978-),男,漢族,河南南陽南召人,林業助理工程師,現聘南召縣四棵樹鄉農業服務中心。
季廣平(1979-),女,漢族,河南南陽南召人,林業助理工程師,現聘南召縣崔莊鄉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