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史宗畔
略論助推農業現代化改革縱深的著力點
重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史宗畔
從改革開放至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讓農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土地的主人,小農經濟從此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助推器。而時至今日,土地得不到科學的修整與發展,規模化式的經營也越來越難以實現,似乎小農經濟也成了實現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的瓶頸。文中基于偉大中國夢復興的時代背景,結合現實與理論的相互佐證,論述了應當從新型農業轉型,科學化、規模化經營,完善市場體系,權利放寬的四大改革縱深的著力點出發助推農業現代化改革。
小農經濟;規模化;市場化;教育;土地流轉;合作經營
農業是國之根本,隨著改革的深入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三農問題日益突出,成為我國經濟模式轉型過程中一個重要課題[1]。正視三農問題,不僅關系到中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同時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及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自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出臺后,農業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大致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鄧小平同志曾分析中國農業發展的原因,指出:“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這就是說,科學技術和正確的政策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前者可以提高農民的勞動技能,后者可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2]。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農業改革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然而在科學技術方面,生態農業、旅游農業辦得好的農村屈指可數。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13條中明確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推進應用技術研發機構市場化、企業化改革,建設國家創新體系[3]。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區域產學研一體化,讓更多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的發明落到實處,發展新型農業。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土地使用權過度分散,大多數地區勞動力人均土地面積不足2畝[4]。那些真正將農業生產視為主業的人,由于使用土地面積過小,難以走上規模化經營的道路。土地包干到戶的小規模家庭承包經營形成了土地使用的局限性,從而出現1985年以來農業增長徘徊不前的局面[5]。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決定”的第23條中明確提出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3]這一政策提出并實施后,最終使得土地的人均使用面積增加,改變了土地使用權過度分散的局面,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的經營。
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放開市場和價格是件容易的事,但市場主體的發育和市場體系的建設,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習近平[6]對農村市場化的進程測度上來看,我國農村市場化建設仍處在中期階段,農業市場化的各個環節并不完善。因此按照相關規定,我國要加快完善現代農業市場體系:首先政府部門要切實發揮作用,加強對農業市場秩序的監督,強化政府職能轉變。例如政府部門要嚴厲打擊各種違背市場原則的地方保護行為等;其次切實發揮市場的主動性,合理引導農業市場的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實現農業市場的發展必須要給農戶相應的指導。例如針對農戶種植“跟風”的現象,相關農業協會等部門引導農戶對市場進行科學的剖析,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農民更加合理地依據市場進行種植,從而在整體上維護農產品市場的穩定,加快農村市場化的建設。
土地承包制在一定時期內帶來了中國農民積極性的提高,使得中國在改革開放的10年間農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當農民看到農業產品的價格不如工業產品時,積極性會受到打擊。此外,在“承包責任制”這樣的土地制度下,農民獲得的只是承包期內的土地使用權,導致農民對保護耕地和投資土地缺乏熱情[5]。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第20條明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3]。這樣深化改革的方向提出,改變了以往承包經營權不可抵押,從而提高了農民勞動積極性。
國家很早就提倡“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但中國的城市化存在不少缺陷。從形式上將農民轉化為市民,并沒有真正意義上使得新一代農民在城市中定居,也更沒有讓新一代的農民學會如何將知識和技術轉化為農業的生產力。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以后的深化改革,真正意義上將改革的觸角伸入了農業現代化縱深的著力點,將改革的方向落到了促轉型、規模化經營、健全市場體系以及賦予農民更多權利等四個方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對小農經濟的深入改革會使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實現越來越近!
[1]李鶴.小農經濟問題的爭論[J].現代經濟信息,2012(18)∶179~180.
[2]歐陽峣.中國農業轉型:困境和出路[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2(02)∶9~11.
[3]新華每日電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2013-11-12)http∶//news.xinhuanet.com/mrd x/2013-11/16/c_132892941.htm.
[4]彭新宇.我國農業轉型的戰略選擇及其制度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18~25.
[5]吳敬璉,馬國川著.重啟改革議程(第一版)[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13∶89~93.
[6]習近平.論中國農村市場化進程測度[J].經濟學動態,201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