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凡利
杜薇是一家雜志社編輯,工作壓力非常大。因為手底下的作者走馬燈似的換,上稿量一直不高,這樣下去,形勢不妙。為了和作者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雜志社也下了功夫,這不,決定組織一部分有潛力的作者到雜志社開筆會。
杜薇手下有三個名額,正巧有三個自己比較中意的作者。杜薇想趁這個機會與三位作者親密接觸,以便進一步把關系穩固下來。可一通電話打過去,只有一個叫鐘磊的答應過來,其余兩位作者電話都沒人接聽。
不接電話,讓杜薇想起了雜志社的奇葩規定:每期雜志作者至多上稿一篇,且不可連續三期上同一作者的稿件。因為有這規定,作者對雜志社都頗有微詞。杜薇也曾向主編建議,因種種原因也沒能改觀。所以,很多作者對雜志社若即若離,始終沒幾個鐵桿粉絲。
眼看筆會的日子臨近,杜薇只好再次打電話確定,如果真不行,只好把名額轉給其他編輯了。這次電話倒打通了,可一名叫劉曉冉的作者,卻借口工作忙婉言謝絕了。另一名叫丁潔的更干脆,勸雜志社把本次筆會的費用,折算成現金打卡里算了。
杜薇沒想到丁潔這么另類,忍不住掛了電話。可掛了電話,杜薇不免心里又擔憂起來:編輯靠什么保住飯碗,不就是有幾個好作者嗎?不行,還得動員她們參加筆會,這樣的機會決不能放過。如果不和作者深入交流,好作者會繼續流失的。
想到這兒,杜薇準備了一番說辭,選了個合適的時間,再一次把電話撥了過去。那個叫劉曉冉的,經過杜薇的勸說,答應調休,把參加筆會的時間空出來。和丁潔聯系時,丁潔始終強調不如發現金更實惠,堅決不愿意操心費力地趕上幾百公里去參加一個筆會。
杜薇實在沒辦法,只好求助于主編。主編給丁潔打電話,邀請她前來一聚,一是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二是還可以和編輯深入探討。丁潔這次沒有推辭,竟然答應了。三位作者都搞定,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和三位作者好好交流。
沒過幾天,眾作者就按照雜志社的約定,從天南海北聚到了一起。參加本次筆會的作者有二十幾位,大家歡聚一堂,搞了個簡短的接風儀式。大家互通姓名,算是都認識了。吃過晚飯,按照事先安排,作者們各自回了賓館。
杜薇一看時間還早,就想趁這個機會和作者單獨聊聊。按照房間號,杜薇找到了鐘磊的房間。敲門后,杜薇自我介紹,說想和他聊聊。鐘磊卻開口說自己不方便,讓杜薇半小時后再過來。杜薇大吃一驚,這作者也太牛了吧!
反正也沒事,杜薇就在賓館的走廊上溜達起來。沒一會兒,就聽見鐘磊的房間有開門的聲音,隨后從里邊走出一位女孩。杜薇看得清楚,這女孩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作者丁潔。杜薇趕緊閃到一邊,心里琢磨開了,一位四十歲的男作者,一位二十歲的女作者,兩人是否有些不正常?
杜薇還沒反應過來,又從鐘磊屋里出來一位,劉曉冉!劉曉冉是位中年女性,雖然長相一般,但超有氣質。兩位女作者,跑到男作者屋里去,是不是有些不合適?雖然他們都是自己的作者,可他們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省份,熟絡得也太快了吧?
杜薇對鐘磊印象很深,其文筆犀利幽默,口才也好得要命,特別擅長寫風花雪月,尤其是兒女私情,常被他寫得出神入化。今天一見,鐘磊高高大大,頗有些高倉健的風范,但你有才歸有才,做人處事上可不能下道呀。轉念一琢磨,是不是自己想歪了呢?杜薇撓著頭,感到十分疑惑。
一時也想不明白,杜薇想了一會兒,就去找鐘磊。這次鐘磊挺爽快,當即就把杜薇請了進去。交流過程中,杜薇故意提了提劉曉冉和丁潔,沒想到鐘磊的臉色出現了變化,好像心神不寧的樣子。
杜薇憑借自己出色的心理學功底,斷定鐘磊和劉曉冉及丁潔之間,肯定有說不清的關系。本次聚會的目的是雜志社和作者交流,到時候弄出桃色新聞可就不好了。從鐘磊的房間出來,杜薇直接去找主編,把她擔心的事情做了匯報。
第二天,主編召集作者開會,一開場就含蓄地表達了杜薇的擔心。杜薇在一邊觀察,發現劉曉冉和丁潔都有些不悅,顯然是心里有鬼。杜薇也不好多說,只希望他們有數就行。
到了下午,雜志社帶作者出門采風,在參觀某個景點時,需要臨時購票,還需要身份證。這時,劉曉冉和丁潔卻一起向杜薇反映,她倆一個身份證遺失,另一個根本就忘了帶。這也讓杜薇產生懷疑,兩個大人居然這般糊涂,再說沒有身份證如何入住酒店和購買火車票啊。沒辦法,杜薇只好用自己的身份證幫她們買了票,但劉曉冉和丁潔的事,杜薇一直記在心上。
很快,筆會就要結束了。最后一天,雜志社為了活躍氣氛,同與會作者商議搞一次臨場“筆試”,雜志社提供題材,讓作者現場構思出一篇文章來。如果寫得好,有精美禮物贈送。
二十幾位作者都樂得參與,只有劉曉冉和丁潔好像不太高興,一個勁地盯著鐘磊。鐘磊轉臉瞅了她們一眼,撇撇嘴長出了一口氣。杜薇察覺出里邊的問題,在收答卷的時候,特別留意看了下他們的作品。鐘磊的還可以,劉曉冉和丁潔的就不盡人意了。特別是劉曉冉的,不僅套路不清楚,而且錯字連篇,杜薇真懷疑她在自己手底下過的幾篇稿子,是不是她自己寫的。
其實這只是一場游戲,雜志社并沒有為難作者,禮物人人有份,皆大歡喜。最后的晚餐,大家也吃得不亦樂乎,杜薇也動了感情,對自己的三位作者表達了心聲,希望他們多多支持。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要返程了。杜薇特意趕到賓館,要跟鐘磊做個告別。她敲門進入鐘磊的房間,進門就嚇得“啊”了一聲,劉曉冉和丁潔正坐在床上,顯然幾個人的關系非同一般。
杜薇驚得啞口無言,倒是鐘磊先開了口:“杜編輯,你不來我們也打算去找你。”杜薇一聽話里有話,就坐下來聽鐘磊講。鐘磊指著劉曉冉和丁潔說:“她們不是別人,是我的妻子和女兒。”杜薇睜大眼睛:“那……你……”
鐘磊接著說:“你想不明白吧,還是聽我說吧。”之后,鐘磊告訴杜薇,說其實家里寫稿的只有他自己,但由于自己屬于高產寫手,礙于雜志社的種種規定,就用了親戚的名字和地址給杜薇投稿。恰巧鐘磊的住址在三省交界處,另兩省都有自家親戚,表面上看是三個省的作者,其實相互之間的距離也就幾里地,但留的電話卻是妻子和女兒的。所以,杜薇一直也沒有識破,鐘磊也就一直照此法給杜薇供稿。
這次參加筆會,鐘磊無心讓妻子和女兒前來,但雜志社盛情難卻,也就冒名前來了。期間參觀時,劉曉冉和丁潔故意找借口說沒有身份證,其實是害怕被杜薇識破。但這幾天的筆會,讓鐘磊一家實在覺著難受,因此打算臨走時給杜薇坦白,希望能得到原諒。實在不行,鐘磊個人支付妻子和女兒的所有費用。
杜薇聽鐘磊說完,并沒有責怪他,還為鐘磊的做法感到欣慰。杜薇對鐘磊說:“你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雜志社的規定太死板了,雜志社也要反省。至于你妻子和女兒前來,我們雜志社歡迎,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家人的一半嘛。”
幾個人在輕松的氛圍中告別。鐘磊想想杜薇的話,心里也輕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