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花
【關鍵詞】寫話練習;自由選擇;學生個性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52-0065-02
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寫話學習,亦是如此。然而,現實卻是成人世界把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入寫話培訓班,拿著他們看似精彩卻千篇一律的寫話作品喜不自禁;不少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對寫話教學進行過度指導,在模式化的課堂里,學生說著別人的話,做著別人的事,觀察著別人的世界,重復著別人的思考……試問,這樣缺失了“自己”的寫話教學,何來生長?!那么,在寫話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兒童與“自己”相遇呢?
1.寫話時空自由選擇。
傳統的課堂往往是一個班上所有的學生,為達成同一個目標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開展寫話練習,這樣短平快的標準化學習,學生只是跟著教師亦步亦趨,觀察無法深入,體驗無法豐富,思維無法多樣。如果將寫話的時空交給學生自由選擇,又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呢?
蘇教版二下有這樣一個寫話練習:觀察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說說它的樣子,再用幾句話寫下來。筆者向學生提出如下要求:“小朋友們,這次寫話,我們要先和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交朋友。這個小動物,可以在學校里,可以在花鳥市場,也可以在草叢里。你回去先找到它,然后觀察它、照顧它,每天再為它選幾個詞,記一記‘詞語日記,好不好?”學生忙乎開了,有的天天跑去看班級動物角里的小金魚,有的和媽媽一起買來了小烏龜,有的去鄉下池塘里逮來了小螃蟹,還有的扒開草叢尋找蝸牛,因為選擇的都是自己喜歡的動物,因而記錄起“詞語日記”興致勃勃。一個月后,筆者提出新的要求:“在大家的關心和照顧下,你的動物朋友一定生活得很快樂吧,一個星期后,我們為它們舉行‘動物Party怎么樣?來參加的小動物得自我介紹一下,你就當它的助手,幫助動物朋友進行介紹好嗎?”聽到要舉行動物Party,學生們更興奮了,他們拿著“詞語日記”,看著、回憶著、思索著、書寫著……一個星期過后,學生或帶著真實的小動物,或帶著拍攝的動物照片紛紛上臺介紹,眉眼里流露的都是歡喜和自豪。
因為有了可以自主選擇的時空,觀察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記錄的是親眼所見的現象,體驗的是自己參與其中的快樂,表達的是內心最真切的感受。這樣的寫話,“自己”時時閃現,“生長”自由自在!
2.寫話形式自由選擇。
教學中,筆者常常將繪畫引入課堂。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小,在寫話表達中,遇到不會寫的漢字,或者難以用文字表達的情感,他們可以用圖畫代替。到了二年級,“文配畫”也經常出現在學生的寫話本上。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進行思考的。在畫畫、寫寫中,學生在和內心深處的那個自己快樂相逢!
此外,筆者還常常引導學生合作寫話。如學習了蘇教版二上《水鄉歌》后,引導學生合作創編小詩《水鄉新歌》:“我們的家鄉溧陽就是美麗的江南水鄉,在你的印象里,家鄉又有什么‘多呢?大家來學著課文寫一寫,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邀請伙伴,想畫的還可以把家鄉的美畫下來。”接下來,學生有的獨自進行,有的組團合作,靜思的靜思,交流的交流,自選方式,樂在其中!看,學生的創作成果:“水鄉什么多?筍多。千棵筍,萬棵筍,長滿竹林長滿坡,裝滿一籮又一籮。”“水鄉什么多?花多。千朵荷,萬枝蘭,青枝綠葉香滿園,小朋友們真喜歡。”……他們表達著最美的水鄉印象,積極創造著獨特的繽紛世界!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QQ、微博、微信等已在學生生活中逐步滲透,同時,語錄體、漫畫體、圖文結合等多種形式的寫話,也已成為時代對寫話教學的與時俱進的呼喚。加入現代元素的寫話形式,必將帶來寫話課堂生態全新的改變。
3.寫話內容自由選擇。
傳統的語文課堂充斥著雷同的寫話內容,這樣的寫話,眼中看到的不是一個個獨特的“兒童”,而是一群群簡單的“教育對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讓學生自由選擇,才能讓寫話真正富有個性。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二下的一首兒童詩,詩中,小姐姐問“我”在夏天想變成什么,在奇妙的想象里,“我”想變成雨滴、小魚、蝴蝶、蟈蟈……展現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充滿了童真童趣。文后的練習中有這樣一個要求:“夏天來了,你想變成什么呢?”無疑,編者希望引導學生繼續展開想象。于是,我在引領學生感悟了詩歌內容之后,開展寫話練習:“夏天來了,我想變, 。”大部分學生行動起來了,但還有幾個學生咬著筆桿愁眉苦臉,遲遲沒有落筆。我很奇怪,走過去輕聲問道:“怎么啦?”一個學生說道:“老師,其實我不喜歡夏天,因為它太熱了!”是啊,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喜好和感受,為什么要強迫他們只寫夏天?有沒有更開放的寫話內容呢?思考中,我眼前一亮,何不讓學生在四季中自由選擇?“小朋友們,一年有四季,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你可以任意選擇其中一個來寫自己想變成什么,好嗎?”這樣一來,學生低下了頭,奮筆疾書:
生1:(春)我想變粉紅的桃花,在春風中甜甜地微笑。
生2:(夏)我想變大嗓門的青蛙,在荷葉上放聲歌唱。
生3:(秋)我想變火紅的楓葉,鋪滿美麗的校園。
生4:(冬)我想變可愛的雪人,讓小鳥停在我樹枝做的手上。
內容的自由選擇,遠離了外界的強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學生表達的是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獨特感悟和情感體驗,是真正從“心靈”中衍生出來的行為,所以讀來清新有趣、俏皮可愛!
自由選擇,能為學生生長提供多樣的環境,它意味著理解和尊重,意味著兒童來到了學習的中央,意味著個性向著四面八方無拘無束地伸展。在自由選擇中,兒童與“自己”相遇!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