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必洪
(湖北省潛江市植物檢疫站 433100)
加強潛江市植物檢疫工作的思考
楊必洪
(湖北省潛江市植物檢疫站 433100)
近年來,由于種子、種苗及其他植物產品的交易、流通十分活躍,大大地增加了危險性病、蟲、雜草及其他有害生物傳播的幾率,對農業生產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比如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在潛江市連續幾年發生,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防控和撲滅難度越來越大;稻水象甲在周邊地區也頻頻發生,稻水象甲入侵潛江的潛在威脅在增加。因此,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1.1 生產、經營主體增加,應檢單位發生變化,檢疫工作量增加
一是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出現,改變了生產資料傳統的購銷模式。直銷、電商、跨境購銷等銷售方式中,種子大都沒有經過檢疫。
二是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的戰略調整,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價值經濟作物、瓜果、蔬菜、花卉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其它名、特、優、新、稀有作物品種不斷出現,優良品種不斷更新換代,植物及植物產品國內調運,國際流通越來越頻繁,這都給植物檢疫工作帶來了新的難度。
三是水稻直播種植方式的出現,常規水稻大受農民的歡迎,跨區域串換、購買現象嚴重,調運批次和數量都大大增加。調運方式多樣化,加大了外來檢疫性有害生物傳入、傳播蔓延的機會。不僅會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檢疫工作的工作量將會成倍增加。
四是潛江市“蝦稻共作”種植模式出現,對檢疫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蝦稻共作”是一水兩用,一季三收,經濟效益及高,生態、環保的創新種植模式。目前全市“蝦稻共作”種植模式已達到2.67萬hm2,如果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暴發和稻水象甲的傳入,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2 檢疫法規觀念淡薄,種子及植物產品生產、調運過程中漏檢、未檢,使用假冒檢疫證號、過期檢疫證號現象嚴重
近年來,在實施植物檢疫的過程中,不少單位和個人,無視植物檢疫法規,不重視植物檢疫工作,只顧經濟發展,追求個人利益,以權代法、知法犯法事例屢屢發生。當前物流運輸簡便快速,種子、種苗及其產品調運頻率增加,呈現少量多次的特點,大多數調(引)種單位和個人缺乏檢疫申報的自覺性,物流企業無證運輸的現象十分普遍,客觀上造成了漏檢、未檢的存在。部分生產、經營單位無視植物檢疫法規,知法犯法,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假冒或者過期的植物檢疫證號、植物檢疫登記證號,逃避監管。
1.3 檢疫經費嚴重缺乏,檢疫隊伍不穩,植物檢疫工作步履維艱。
潛江市植物檢疫每年需檢疫工作經費30萬元左右,2014年前靠檢疫收費可?;鹃_支。2015年停止檢疫費用收取后,經費嚴重不足已成為工作中的大難題。由于地方財力有限,目前只能保證基本工作,基本無工作經費,更談不上添置必要的檢疫設施。檢疫隊伍人心不穩,檢疫工作難以開展。
1.4 嚴防新檢疫對象的傳入,疫情監測勢在必行
隨著植物種子、種苗及其他植物產品市場流通量的迅速增加和國內引種數量的增加,潛在的新檢疫對象傳入的風險加大。近年來,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的傳入,對潛江市水稻生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潛江市植物檢疫部門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了有效的防控、撲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其他潛在的檢疫對象,如稻水象甲、扶桑棉粉蚧等侵入的威脅正在加大。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做好常規檢疫,又要做好疫情監測,加強對新疫情的嚴格防控,做到防患于未然。
為適應當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常態,我們必須加強機構建設,提高檢疫隊伍素質,強化疫情監測與防控,不斷開創植物檢疫工作的新局面。
2.1 認真學習植物檢疫法規,認清形勢,轉變觀念,切實履行職責
植物檢疫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是農業生產安全的基本保證。國家及湖北省極為重視植物檢疫工作,先后頒布了《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強制法》、國務院《植物檢疫條例》、農業部《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湖北省《植物保護條例》,這都給植物檢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植物檢疫人員應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權力,認真學習和掌握植物檢疫法律、法規,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理直氣壯地依法施檢,切實抓好植物檢疫工作。
2.2 規范機構,保證經費,充實隊伍,提高人員素質
穩定隊伍是做好植物檢疫工作的保證。目前,潛江市的植物檢疫機構名稱亟待規范。在機構改革中,相繼出現“潛江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潛江市植物檢疫大隊”為執法主體的情況,應統一以“潛江市植物檢疫站”作為執法主體。要爭取上級和社會的支持,解決檢疫經費不足的問題。同時,要加強對檢疫人員的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提高農業檢疫的決策和服務水平,以及對新的檢疫對象的識別能力,組建一支技術先進,作風過硬,知法懂法的植物檢疫隊伍,搞好全市的植物檢疫工作。
2.3 實施檢疫登記管理,增強服務功能
對全市種子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備案登記管理,切實加強對引進植物及植物產品疫情監管、審批、把關服務工作。積極將檢疫窗口前移,服務“蝦稻”產業;主動地為“蝦稻”、水果、花卉、蔬菜等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創造條件。要拓展檢疫工作范圍,在繼續做好產地檢疫的基礎上將工作擴展到加工、運輸及倉儲環節,強化對整個生產、加工、運輸過程的檢疫監管服務。
2.4 加強檢疫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反植物檢疫法規的行為
定期開展種子市場巡查、到物流市場巡查,及時發現漏檢、逃檢行為,及時復檢,發現并解決問題。對無證調運、使用過期植物檢疫證號或者假冒植物檢疫證明編號的行為,要依法立案查處,嚴防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
2.5 強化疫情監測,搞好疫情普查,有效開展封鎖控制,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檢疫性有害生物入侵的特點是具有突發性、暴發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是植物檢疫工作的基本要求。潛江市農業植物檢疫網絡遍布各鄉鎮,全市設有62個疫情監測點,對當地病、蟲發生情況清楚,一旦發現疑似檢疫性有害生物能迅速作出反應。近年來,全市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呈常態發生,都做到了及早發現,及時防控。針對“蝦稻共作”發生田塊,我們采取生物防控,精準用藥,即保護了小龍蝦的安全,又保證了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的防控效果,確保了潛江市“蝦稻”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S41 文獻識別碼:A
1005-6114(2017)03-001-002
2017-03-16
楊必洪(1968-),男,農藝師,長期從事植物檢疫工作。Tel:1388699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