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若鵬 席承龍 胡云 秦長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局 443100)
宜昌市夷陵區農藥監管模式探索
廖若鵬 席承龍 胡云 秦長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局 443100)
宜昌市夷陵區是一個山區縣,國土面積3424 km2,面積居宜昌市轄區縣市之首,屬立地海拔性氣候,海拔高度從40m~1400m,地形復雜,柑桔、茶葉、糧油等具有一定規模,各類農作物種類繁多,對應的農藥品種也較多,全區常年有農藥經營門店近400家,經營的農藥產品有1000多個。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區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局一直在致力建立和完善一種有效的監管模式加強監管。
1.1 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
據統計,夷陵區農藥經營從業人員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員不足5人。從年齡結構上看40歲以上的人員占80%以上,基本為原供銷系統改制后人員,年齡老化,知識斷層,大多數人不會使用電腦,識假辯假能力較弱,年青人創業也很少有人選擇此類行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
1.2 供貨渠道多而雜
夷陵區環抱宜昌市主城區,東鄰枝江、當陽等農業較發達的縣市,由于競爭激烈,現在的供貨模式多為批發商送貨上門,這些地方的農藥產品占了夷陵區農藥市場的一半以上。當前電商、網商的興起,造成管理部門很難實現對農藥產品的有效掌控。
1.3 單純的執法監管難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夷陵區起初的農藥監管模式是以單一的執法為手段。通過市場檢查、質量抽檢等來發現問題,通過處罰來解決問題。但同時也發現,雖然處罰了很多,但在下一次檢查中發現問題依然很多,因為基層經銷商對產品的識別能力非常有限,他們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違了法,處罰時他們往往覺得很冤枉。單一的處罰不僅使工作量無限加大,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也容易造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對立狀態。
1.4 條件限制,監管死角長期存在
由于夷陵區地形復雜,有的地方汽車難以行走,最好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加上執法力量薄弱,區農業行政執法局固定有農藥監管人員2名,因為是綜合執法,2名人員還兼顧有其它工作,難以面面俱到,監管死角將長期存在。
2.1 開展培訓,不斷提高經營人員業務素質
夷陵區農業行政執法局每年定期組織農藥經營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培訓會上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農藥經營、使用技術知識,根據上一年存在的主要問題強調重點注意事項等。更新知識結構,增強識假辯假能力,強化法律防范意識,不斷提高了經營人員業務素質,每年培訓達350人次以上。為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2016年以來,與區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聯合對經營人員進行培訓,每年培訓時間達到7d,使培訓時間更長,內容更多,經營人員素質提高更大。
2.2 編印技術資料,適時指導合法合理經營
區農業行政執法局根據農事季節和用藥高峰的關鍵環節和關鍵時段,編印《農藥知識與信息》技術資料,資料內容包括新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假冒偽劣產品通報,當前農藥經營使用要求等,下發到各農藥經營戶,及時進行指導服務,避免和減少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2.3 開展送放心農藥下鄉活動
將轄區內的誠信農資經銷商組織起來,將他們的優質農藥產品直接送到農民手中。通過這種方式,推介優質農藥產品,推介誠信農藥經銷商,鼓勵引進推廣優質農藥產品,在農民中普及科技知識、相關法律知識,增強識假辯假能力,樹立維權意識。給經銷商搭建了平臺,給農民創造了實惠,實現農民和經銷商之間的雙羸。
2.4 開展農藥登記備案工作
農藥監管源頭治理是關鍵,對此,夷陵區對城區所有農藥批發商實行了登記備案制度。制度要求批發商在進行農藥儲備時就要將產品報到區農業行政執法局進行備案,由農業行政執法局進行初審,初審合格才能進入市場,可有效避免無意違法行為的發生。僅第一次開展農藥登記備案工作,就篩查掉近40%不合格農藥,同時也增強了批發商選擇農藥的能力水平。
2.5 推行農藥經營處方制
使用不合格農藥,是造成藥效低,產生藥害的主要原因。農藥處方制要求農藥經營者根據購買者提出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對象向購買者開具處方,填寫農藥產品名稱、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包括使用濃度、用藥時間、用藥次數、安全間隔期等注意事項),指導購買者科學選購與正確使用農藥。同時,農藥處方單也成為出現藥害糾紛、質量糾紛時的證據材料,避免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調處難的囧境。
2.6 開展農資標準化示范店創建
農資標準化示范店的創建,可以樹立農資經營門店標準化建設和誠信經營的樣板和典范,教育和引導廣大農資經營者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增強經營者的責任意識。2017年夷陵區爭取區財政支持,共創建農資經營標準化示范店2個,力爭在2019年達到12個,做到所有鄉鎮全覆蓋。
2.7 加強市場巡回檢查和法規宣傳
區農業執法局將巡回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將農資打假保春耕和農資打假保秋播的重點檢查和日常檢查相結合,將檢查活動和宣傳、經營指導服務相結合,深入開展各種農藥檢查活動,并實行六查六禁。一查證件是否齊全,禁止無證經營;二查產品質量,禁止經營假冒偽劣和過期產品;三查經營廣告,禁止違法宣傳;四查經營檔案,禁止檔案不全;五查標簽標識,禁止經營標簽不規范品種;六查違禁產品,禁止經營違禁農藥。通過檢查,每年可發現和查處一批違法行為,督促整改一批不規范的經營行為,將新的法規、方針政策宣傳貫徹到每一個經營戶,有效凈化農藥市場秩序。
2.8 開展案件查處
只服務,不處罰,經銷商會覺得無所謂,沒有敬畏之心,容易滋生隨心所欲的思想意識,不能起到懲戒教育的作用。案件查處始終是農業行政執法的有效手段。夷陵區農業行政執法局通過群眾舉報、市場檢查發現、質量抽檢、省市交叉檢查等途徑,每年都要查處一批農藥違法生產經營案件,并做到案件一經立案,就要嚴厲查處,一查到底,100%結案,震懾違法行為。
夷陵區在多年的農藥執法實踐中,克服點多、線長、面廣、力量薄弱的困難,逐步形成了“預防為主,打防并舉”這樣一種監管模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新興經營模式網商、電商的逐步出現又增加了新的課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夷陵區農業執法局將克難奮進,加強隊伍建設,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對網商、電商的了解和跟進,對現有的監管模式進行不斷探索完善,以更好地服務好“三農”,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S4 文獻識別碼:A
1005-6114(2017)03-003-002
2017-03-30
廖若鵬(1972-),男,農藝師,長期從事農藥監管工作。Tel:1388669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