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友黃天才
(1.陜西省嵐皋縣農林科技局 725400;2.陜西省嵐皋縣大道河鎮農業站 725409)
林下種植魔芋的優勢與種植方法
劉立友1黃天才2
(1.陜西省嵐皋縣農林科技局 725400;2.陜西省嵐皋縣大道河鎮農業站 725409)
文章簡述了林下種植魔芋的慨念、優點,方法等,為各地發展魔芋提供參考。關鍵詞:林下魔芋可持續發展有效途徑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魔芋產品越來越多受到人們的喜愛。筆者認為,在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可持續發展魔芋產業的關鍵途徑之一就是積極發展林下種植繁育魔芋。
1.1 林下種植的概念
林下種植魔芋就是將魔芋的牛蒡根、小球莖及一定規格的魔芋種種植在樹林下,不施用化肥、不施用農藥,任其自然生長;每年在魔芋出苗前用人工的辦法清除雜草(生長過程中也用人工清除雜草),當年收獲季節根據長勢情況將能作商品的魔芋進行收挖銷售;次年春季統一收挖進行分級,留下小魔芋種和牛蒡根繼續種在林下繁殖,200g以上的魔芋用于商品。魔芋種植的繁育技術就是林下種植(地塊以槐樹林下最為適宜)。在冬季凍土層不超過5cm的地區,適宜推廣。
1.2 林下種植的優點
1.2.1 復原魔芋種子的種性
魔芋起源于熱帶森林,潮濕、溫暖、弱光和有機質豐富的環境培植魔芋特有的生活習性。隨著魔芋產業的不斷發展,魔芋生長環境發生了變化,如連片種植、規模生產、大小混栽、種商不分,連續性或間斷性的病害發生,導致魔芋種性退化,病害頻繁,產量不高,效益低下。將魔芋牛蒡根、小球莖和一定規格的魔芋種栽種在林下,讓它重新回到原始的生活環境中去,就能恢復魔芋原始的性狀。
1.2.2 降低魔芋病害
林下種植魔芋,人為損傷減少,收獲時間可以挖大留小,單株收挖,選壯去弱。收獲的魔芋種芋體表光滑,芽眼較淺,生長勢強,球莖的膨大系數高;在栽種過程中很少有病害發生,減少了病害的發生就降低了魔芋生產的風險。
1.2.3 節約生產費用
林下種植成本低風險小,一次種植可以多年收益,市場價格高時,可以挖大留小轉換種植發展商品魔芋;價格低時,任其在林下生長,不影響發展;種植農戶不需要花錢購買種魔芋,節省費用。林下種植冬季可以就地越冬,霜降前后將葉柄倒苗后留下的孔洞用土蓋住,落葉和雜草覆蓋就能就地越冬。減少了搬運儲藏等工序,節省勞力,減少了人為損傷種子魔芋,降低了成本。
1.2.4 實現增加收入的良性環境
林下種植魔芋不但成本低,而且利于大田商品魔芋的發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林下種植魔芋還抑制雜草生長解決了退耕還林的管護問題,既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又能為魔芋生長提供良好的蔭蔽環境及肥力條件;形成了良性循環過程。
2.1 林地的選擇
選擇豆科植物林地樹種以槐樹地塊最佳,刺槐屬羽狀復葉,葉片肥大,易于腐爛富含多種維生素;樹根萌蘗性強,屬淺表根,根系十分發達,根部寄生有大量的根瘤菌,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使得地塊耐干旱、耐高溫、調節土壤的酸堿度。這些性狀的改善都有利于魔芋生長健壯減少病害的發生。
2.2 林地密度及枝葉蔭蔽度
林木株行距不能低于2m,林地的隱蔽度以50%左右最為適宜。若林木過于高大要除去其部分枝條,使得林下魔芋能接受陽光。
林下種植魔芋的關鍵是第一次播種。以春季4月份為最適應期。播種前將林地徹底深翻一次,清除雜物,然后精選種子,感病、破爛、老化、變異的魔芋種子不能種植于林區,可以處理后另行種植;栽種時,選準晴天天氣按每畝4000株的密度播種。其他種植管理技術同大田栽培技術相同。
S359 文獻識別碼:A
1005-6114(2017)03-056-002
2017-04-28
劉立友(1969-),男,農藝師,主要從事特種植物種植技術推廣。Tel:3772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