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蔚
(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城市管理署 上海市 200135)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探析
莫蔚
(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城市管理署 上海市 200135)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進步,園林綠化問題成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對于城市園林綠化的認知和重視也逐漸增強,借助具體的綠化病蟲害防護工作,從而提升整體管理機制的實效性,確保管控體系和園林綠化問題得以全面改善。本文結合上海園林案例,對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為問題和原因進行了集中分析,并重點闡釋了相關問題的解決對策,旨在為管理部門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建議。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對策
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項目中,園林植被的管理是維護生態平衡以及環境美化的重點,正是基于此,要想建設符合實際需求的生態型園林城市,就要積極建構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問題的管理體系,實現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目標。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以保證病蟲害防治管理項目整體管控機制和和諧化社會發展趨勢相適應,堅持環保、安全以及經濟性管理原則,從根本上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為實現生態平衡奠定堅實基礎,真正踐行人與自然的和諧化發展策略。
上海市韓湘水博園,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是上海市郊區重點的旅游項目,最初興建韓湘水博園,是為了馬柳鎮村民上海飲用水取水口安全的建立的水生態園林,整體規劃面積1200畝,其中,古生態園區占400畝,不僅僅是一座古橋博物館,也集齊了很多珍貴樹種。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檢疫環節薄弱以及地方管護不力等,針對相關問題,上海市韓湘水博園管理部門針對具體情況建立了整改方案,在2013年進行了大面積工作調整,結合具體問題制定了解決方案,成效較好。
2.1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之環保意識不足
在上海市韓湘水博園日常管理過程中,相關單位過度關注種植數量和種類,卻缺乏相應的管理意識,植株被種植之后,放任其自由生長,若是沒有合理化的病蟲害管理,就會導致問題逐漸嚴重,甚至會出現蟲害泛濫的問題。往往在蟲害問題較大后,園林管理人員才開始進行噴藥防治,這就導致相關工作出現了嚴重延遲的問題,病蟲害防治工作依舊存在防治死角[1]。不僅僅影響整個園林景區的美觀和效果,也會滋生傳播性病蟲害問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2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之長期監督不力
在園林管理機制中,監督機制是非常關鍵的項目,然而,若是管理缺乏監督意識,只是注重短期效果,卻缺乏長遠考量,一味使用化學試劑進行園林防護,就會導致整體園林管理和監督效果存在問題。在上海市韓湘水博園管理體系中,盡管也融合了物理方法以及生物技術,但是,長期較為單一化的管理措施和監督機制導致實踐工作依舊存在問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環境生態質量理念得不到有效傳遞,就導致整體管理工作失去實效性。另外,管理人員沒有對園林工作進行長效監督和控制,病蟲害問題也沒有得到長效管理,無法對各個階段采取階段性管理模型,加之相關部門缺乏長效監督和指導,就使得病蟲害問題接連不斷的出現,影響了上海市韓湘水博園一部分樹木的健康成長。
2.3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之檢疫機制漏洞
城市病蟲害管理機制在運行過程中,除了管理部門的管控機制和管理措施外,也要對病蟲害檢疫管理機制進行統籌分析。其中,人為因素導致病蟲害不斷傳播的問題也較為嚴重,檢疫人員不足以及檢疫設備不健全等問題較為嚴重。相關部門對于檢疫工作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無法進行大范圍的苗木檢疫檢測。目前,有很多綠化公司執行有償檢驗工作,但是,往往存在苗木檢疫效果不完整的問題,一旦檢疫環節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使得病蟲害問題失去實效性,管理的嚴重缺失也導致整體管理機制和控制措施失去實效性[2]。
2.4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之管理素質缺失
上海市韓湘水博園管理部門在對園林綠化以及病蟲害問題的管控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部門相關人員缺乏有效的認知,自身素質不足。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項目起步較晚,還存在相應的問題。并且,高校園林綠化管理專業的人才并不多,專業型技術人才存在短缺的問題,這就導致整體病蟲害力量薄弱,管理系統存在相關問題[3]。
在對上海市韓湘水博園病蟲害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的過程中,主要從三方面進行分析。①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是由于人為干擾因素增多而產生的。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和應用過程中,由于上海市韓湘水博園城市園林生態系統的特殊性,整體環境和園林結構不同于自然環境下的森林體系,更加傾向于人工生態系統,就導致園林景觀內部其他生物種類并不是非常豐富,但是人為干擾因素卻非常多,整體園林景觀的結構相對較為脆弱,整體景觀結構會出現外來物種入侵,亦或是由于園林景觀設計和環境結構改變而導致整體上海市韓湘水博園內部出現環境失衡的問題,就會引起有害生物不斷泛濫,對整個園林管理工作帶來不便[4]。除此之外,上海市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之一,建筑密度大、地面鋪裝多、城市內通風透光差、土壤環境結構較為復雜等問題都是無法避免的。在園林管理中,會存在單一植物品種成片成行種植這種現象,這本身就不符合自然生長規律,不僅僅會削弱植物的抗病蟲能力,甚至會造成一部分病蟲害出現滋生和蔓延。②相關園林管理部門在管控體制中一味使用化學農藥,也會導致病蟲害管理項目出現問題,甚至會使得一部分病蟲害處理機制受到影響。使用化學藥劑,盡管能有效防治病蟲害,但在消滅害蟲的過程會嚴重損害蟲害的天敵,這就會對上海市韓湘水博園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導致防治后災情接連不斷的問題,病蟲害周期縮短,也使得病蟲害管理項目的危害程度增加,甚至會導致園林內部出現惡性生態循環。值得一提的是,化學農藥不斷增多,會在生物作用下對土壤、水體和空氣造成污染,損害人類生存的居住環境,導致環境管理系統出現問題,管控機制和管理效果失去實效性[5]。③園林植物生態習性也會對園林管理項目產生制約因素,主要是由于生物習性具有個性化,若是不能建立常態性且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就會導致病蟲害問題出現蔓延,影響整體病蟲害處理效果。另外,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若是不能進行持續防護,就會對綠化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生存產生不良影響,制約綠化過程的進行和整體管理效果的延續,會對地區管理產生嚴重的制約。
針對上海市韓湘水博園具體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性管控,確保管理機制和運行效果符合標準,并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管理控制措施,為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問題的綜合治理和管控奠定堅實基礎,并積極拓寬管理效果[6]。
(1)要樹立正確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和管理理念,確保管理機制和運行措施的穩定性,也為管控機制的綜合性升級提供便利。首先,要對物理機械防治機制展開綜合性管控和防治。相關項目管理人員要利用昆蟲的趨光性以及趨色性等特征進行綜合性分析,實現整體管理機制的綜合型升級。在管理控制措施得以全面升級的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結合上海市韓湘水博園實際問題展開針對性管理措施,積極踐行升級效果,為整體管理優化奠定堅實基礎。例如,白粉虱對黃色光比較敏感,針對病蟲要進行集中防治,主要是利用黃色捕蟲板,應用效果較好。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蟾類幼蟲具有下樹化蛹的生理特性,在實際應用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在下樹化蛹期開展病蟲害集中管理工作,工作人員挖蛹直接進行消滅。這種方式能提高整體管理效果,并且保證管理機制和控制措施符合實際標準,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成本。另外,物理機械防治過程中冬季管理也能結合生物的基本習性,確保處理效果符合預期,在成蟲羽化前對其進行剪除操作,或者是集中挖除有蟲枝干以及枯死植株,從而保證處理效果的有效性,并且能集中銷毀枝干內的幼蟲和蛹,從源頭提高病蟲害防護工作的實效性,減少次年蟲源[7]。除此之外,要對栽培種植管理項目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性管控。著重關注綠化管護工作的實效性,病積極進行樹木通風透光性,實現樹木綜合性優化生長的目標。除此之外,相關技術部門也要正確使用化學農藥,保證管理效果和管控措施符合實際效果,積極踐行系統化管控機制和管理措施,使用化學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主要是結合病蟲害的生長規律進行最佳防治時期的選擇,并且合理化的使用農藥,按照當地需求和實際管控模型的需求,科學化的混合配制化學農藥。在化學農藥使用機制建立后,要盡可能的使用低毒、高效以及低殘留的農藥,能在有效處理病蟲害問題的同時,保護植物病蟲害的天敵,一定程度上避免植物受到不必要的藥害侵襲,提高整體管理效果和管控實效性。在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行過程中,只有保證管理體系和管理框架的完整度,才能有效提高地區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穩定發展[8]。比如,在實際處理機制中,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和巡查制度,在加強撫育管理,提高園林植物抗病、蟲等災害能力的同時,發現園林植物病蟲害后,按照要求做好消殺、除治工作,并及時向所在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按照要求及時清除染病嚴重、無法救治的園林植物和枯死樹木,消滅傳染源。比如在吉丁蟲幼蟲孵化高峰時期,要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性管控,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集中處理,保證應用模型的穩定性,尚未蛀入木質部之前對受害部位或全株涂干或蛀蟲清500倍液噴涂枝干。只有積極進行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措施,才能保證處理效果符合預期,并且保證應用模型的穩定性和處理效果。
(2)要強化檢疫免疫制度的管控力度,積極建立更加具有時效性的管控措施,踐行管理要求和管控體系,確保檢疫力度符合標準。增加檢疫效果的過程中,要強化宣傳力度,實現整體影響的全面擴散,并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處理措施和管控效果。相關部門要結合檢疫免疫工作的實際需求,增加相應管理設備和專業化工作人員,為項目升級奠定堅實基礎。特別是在苗木調運的過程中,要保證病蟲害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就要嚴格管控質量和數量,監督相關綠化城市,對檢疫漏洞進行集中處理,并對相關要求進行統籌分析和綜合性防控,全面落實有效的監督機制,實現獎懲機制的有序推進,從而提升整體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效率,實現產業的全面升級。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問題進行統籌分析,確保管理機制和控制措施貼合實際需求,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處理機制和管理機制,為項目升級奠定堅實基礎。管理部門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性管控,實現全面升級的同時,為免疫制度優化奠定堅實基礎。
(3)要積極貫徹落實更加有效的監督檢疫機制,確保人員管理和人員培訓過程的穩定性,也為管理模型升級提供堅實基礎。在人員技術培訓項目中,要建立健全長期監督機制,并且保證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效果得以全面優化。上海市韓湘水博園管理部門要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確保管理機制和管控措施得以全面升級,也要結合培訓計劃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和管控措施,利用績效考評作為基本的評價機制,提高整體管理效果的實效性,也為管理模型和管理理念的全面深入奠定堅實基礎。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后,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統籌分析,能在不斷優化病蟲害防治隊伍基本能力和整體素質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為管理管控體系的完善奠定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在上海市韓湘水博園園林病蟲害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統籌分析和綜合性管理,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處理機制,升級管控措施實效性的同時,保證相關工作得以全面落實。只有從根本上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才能提高相關項目的管理效果,為病蟲害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盧學勃.幾種噴霧施藥技術在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6,26(10):52.
[2]蔡維藩,陳智騰.居住小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探討[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2015:302~305.
[3]高興春,劉朝陽,宋曙光,等.建立園林植物條碼化管理系統,實現公園綠地精細化管理[C].首都園林綠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學術論壇論文集.2017:380~382.
[4]隋玉明.城市園林綠化中如何加強病蟲害防治[J].北京農業,2014,30(24):324.
[5]李 旭.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及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初探[J].南方農業,2015,9(30):93,95.
[6]張一鳴,曹睿.基于“3S”建立多層次多模式及多業務園林綠化協同管理系統——以北京市園林綠化系統建設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14,10(05):141~145,161.
[7]王紅梅,申巧艷.延安市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與城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J].現代園藝,2014,34(18):52~53.
[8]韓桂芳.青島市城陽區園林植物病蟲害種類調查和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究[D].青島農業大學,2016.
S436.8
A
1005-7897(2017)10-0039-03
201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