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長
(清流縣林畬林業站)
淺析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陳木長
(清流縣林畬林業站)
近年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天然林保護工程作為一項保持生態平衡,保障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平穩、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實際的護林工程中,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造林工程質量的好壞。鑒于造林工程對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總結和歸納林業工程管護的現存問題和對策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從天然林管護工程現存問題和林業管護對策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可以提高我國護林工程的質量管理水平,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管護;問題;對策
清流林畬林業站隸屬于福建三明市清流縣,地處清流縣東北部,素有清流“北大門”之稱,東臨明溪縣,西與嵩溪黃沙口村接壤,南與溫郊鄉毗鄰,北連寧化,九龍溪的上游,森林覆蓋率高,大面積的天然林筑起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為避免水土流失、調節氣候做出重要貢獻。目前,天然林管護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1)改善社會與林業之間的關系,提升林業的經濟效益:我國地大物博,林木資源非常豐富,其蘊含的經濟價值也是非常巨大的。林業工程護林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林業的經濟效益,從而調和社會發展與林木保護之間的關系。如今,我國的護林工程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林業的經濟效益也將隨著林業工程護林的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不斷提升。
(2)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提升林業的生態效益:林業除了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之外,還可以固土擋風,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因此,林業工程造林管理對提升林業的生態效益,作用十分巨大。在實際造林工程管理中,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可以為林業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許多建設性的意見,通過對當地土質的檢測,對幼苗的質量管理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管理,提升護林工程質量,提升林業的生態效益,為我國的環保事業增磚添瓦,貢獻力量。
(3)確保林業工程的可持續發展:護林工程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整個林業工程的順利開展,各項建設事宜都可以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①工程方案更加合理。②護林損耗越來越小。③成本越來越低。④物資分配更加合理。第五、人員安排更加合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林業工程制度的不斷完善,護林工程的管理水平正逐步提高,有效的保證了林業工程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1)林業管護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過程中,由于林業管理者對林業認識不夠充分,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對林業管護要求不規范,沒有明確的成文規定,在栽培方式上也存在一定問題,林業基地建設緩慢、滯后。雖然我國較為重視林業工作發展,但林業經費有限。
(2)林場缺少熟悉林業管護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在我國林業單位普遍現象是管理類專業從事林業安全管理,這樣存在很大隱患,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可能對林業安全認識不夠專業。林業安全生產主要還是依賴年齡稍大的師傅,由他們將自己幾十年的積累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新來的員工,缺乏規劃嚴格的林業管護技能培訓機制。
(3)職工在上崗工作之前,沒有做好林業管護培訓工作。在管理層上,林場缺少有安全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員。同時,對職工的崗前職業培訓不夠重視,林業管護教育開展的力度不大,林場職工參加崗前培訓教育的熱情不高。對新職員崗前安全培訓工作也沒落實到實處,嚴重地阻礙了我國天然林保護工作的展開,以及平安林場的建設。
(4)臨時工因體力好,勞動積極性高,林場經常會錄用。但是部分臨時工文化素質比較低,在職的工作人員多為林農,部分職工還是兼職,管護意識太過淡薄。總體看來,森林看護人員中的專業護林人員占比太少,多數護林員專業知識并不扎實。加強臨時職工專業護林知識培訓工作,是森林預防事故的前提,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另外,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逐步完善,對護林人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均工作量加大,難以保證工作質量。
(5)森林管護制度不盡完善。沒有較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嚴重制約著林場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原因。沒有制度的保障,許多安全事故無法問責,當事人對安全事故不以為然、教訓不足,制約著林業安全防治工作的開展。
(1)注重培養職工林業管護意識
安全隱患排查不到位,事故的發生,由客觀和主觀因素促成的,職工在思想上沒有繃緊安全之弦,是導致事故頻發的主因。正如培根在《習慣論》中說的那樣,“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沒有一個好的習慣,從內心不重視,如此惡性循環,森林的安全很難有所改善。只有從源頭抓起,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從根本上領會安全對企業與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杜絕僥幸心理,時時刻刻將生產安全那根弦緊繃,只有這樣才能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2)增加森林管護經費投入,大力扶植林業管理
森林管理部門要認識到保護天然森林的現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對森林管護的投資標準,使得森林管護專項資金得到提高。同時,要力戒資源浪費,專款專用,確保資金都用在管護森林工作中去。
(3)加強林場職工崗前培訓工作
崗前業務培訓是保障林場護林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在實際培訓工作中,我們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培訓內容要與實際工作相匹配,除了通用型培訓,我們還需針對每個部門的工作特點,不同的部門差別培訓,增強培訓內容的實用性。②培訓的方式單一。職工對企業培訓時常感到枯燥無味,培訓講師大多不是出自科班,水平一般。講師在課堂上需增加典型的案例剖析,同時加強與學員的互動交流,讓學員成為培訓的主體。③將日常工作與安全培訓結合起來,讓員工了解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應如何預防;一旦發生該怎樣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4)重視護林人才的引進
建設有職業素養的護林隊伍是實現林業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的保障。提高林業人才的薪資待遇,既要重視人才的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更注重拓展人才的發展空間;領導層要充分體現尊重人才的精神,抓好林業人才的引進工作是林業建設和發展的重中之重。培訓后應進行考核,不達標者不錄用,提高準入門檻。為避免護林人員的后顧之憂,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同時落實崗位責任。另外,針對巡山記錄不規范,應付公事等問題要增加巡山記錄內容,統一培訓書寫格式,巡山記錄與考核指標掛鉤。
(5)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
對沒有遵守森林管護規章制度的領導、員工嚴肅追究責任,對事故隱患未能及時排查并整改的也要追究其責任。切實將安全生產的弦繃緊,加強領導,保障安全生產工作正常進行。
(6)建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一旦有事故發生,立即啟動緊急預案,起緊急救援作用。
綜上可知,林業工程管護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利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又提高了林木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護林工程是一項復雜且難度較大的工程,所牽涉的內容也非常多,在護林工程的實際管理工作中,無論是對工程質量、工程技術、工程財務,還是對工程人員、工程設備的管理,都需要加大關注力度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鑒于我國目前的森林覆蓋率較低,所以,我國的護林工程工作要嚴抓不可懈怠,只要有關部門加大管理力度,適當加大投入,統籌全局,科學化管理,我國的護林工程水平一定可以有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1]張密,劉小云,孫雪,張慶.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12).
[2]國家林業局天然林可持續經營保護考察團.澳大利亞、新西蘭天然林保護管理對我國的啟示[J].綠色中國,2005(10).
[3]賈玉江.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5).
F326.2
A
1005-7897(2017)10-0106-02
2017-4-18
陳木長(1973-),男,林業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林政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