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河北省遷西縣林業局)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陳海濤
(河北省遷西縣林業局)
森林資源建設可以有效的治理沙漠化,提高土地的文化和經濟價值。本文僅以河北遷西為例,總結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地位作用
1.1 森林資源管理的主要地位
森林管理是林業建設的基礎,是我國現代生態體系的載體,只有從森林資源的基礎性地位出發,才能為林業建設打下基礎。①保護與恢復林業資源是當前林業建設的主要任務,必須注重鞏固森林管理的成果。②森林資源建設是解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問題的前提,對保證國土生態安全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③森林資源是提供生態文化、生態產品的載體。從2014年起,河北省遷西縣已經連續多次獲得全面百佳呼吸小城市的榮譽稱號,這與歷史上遷西沙漠化嚴重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1.2 森林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①我國森林資源的單位產量較低,現有森林資源管理方式不利于提高林業建設水平,沒能促進我國森林資源快速發展。②現有森林資源管理體制還沒能充分調動林業工人的積極性,沒能采用科學的管伐政策,導致森林管理效率低下。實際上反映出森林管理水平與生產力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例如,河北遷西是典型的七山一水分半田的地形,再加上北方沙漠化嚴重,導致該縣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曾經占全縣土地的58%,這種現象與不注重森林資源建設有重要的關系。
2.1 提升森林資源質量
加強森林資源的管理,可以提高我國森林建設質量,切實轉變我國森林資源產量較低的現實,有效縮小我國與森林資源發達國家的現實差距,提高我國森林戰略資源的保有量。①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可以提高森林資源經營質量,優化森林經營結構,形成高效的森林資源生態系統。②可以明確我國森林資源的科學發展方向,滿足國家對森林資源提出的新要求,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的平衡,有助于保護我國的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形成科學的森林資源建設體制,促進我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
2.2 切實加強林權管理
森林資源是建立在林權分配基礎之上的資源,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水平,可以全方位的落實我國林權管理制度,促進我國林業生產力取得快速發展。①可以促進我國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有助于出臺更為嚴格的森林資源管理標準,強化了森林資源標準化與登記注冊工作的進行,為國家掌握森林資源現狀提供了依據。②有助于促進森林資源權利的轉移,使林權轉移工作可以在清晰的制度和科學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下進行,實現了技術促進管理政策發展,做到森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③還可以促進森林資源糾紛的解決,為森林資源發展建立良好的環境。
3.1 培育森林資源生態系統
培育穩定的森林資源生態系統對森林資源建設有重要意義,是今后做好森林資源建設的基礎,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起點,是做好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要途徑。①樹立現代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基本理念,從森林資源的生態性、經濟性、持久性等特點出發,科學的進行森林資源建設工作。②要從長期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角度,全面加強森林資源建設的規劃,兼顧森林資源的多種效益,保證森林資源的科學發展道路。③明確森林資源砍伐的上限,保證森林資源的生物多樣性,通過綜合分析評價,切實加強對森林資源建設的領導和引導水平。目前遷西已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國經濟林建設縣和全國綠化模范縣等稱號。目前已擁有林地14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
3.2 加強森林管理隊伍建設
做好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起專業的森林資源管理隊伍,圍繞現代森林資源管理的專業技術需求,依托專業化的專職管理隊伍,全面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效率。①圍繞國家法律法規,有效的落實國家基本的森林資源管理辦法和規定。②提高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專業化水平,以專業理論素質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帶動森林資源管理的創新性開展。
3.3 做好林地林權管理工作
圍繞林地林權改革進行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建設,不僅滿足了林業工人的實際需求,而且解決了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進一步縮短了我國森林資源建設的進程。①要做好林權登記工作,嚴格對林權進行把關審查,在合理程序、合理依據的支持下,確定森林資源的權利主張,做好林權證的頒發工作。②加快林權的流轉工作效率,出臺有效的林權流轉的政策,使林權流轉做到有據可依,并且全面加強林權流的監管工作。例如,遷西當地是有名的鐵礦資源聚集區,長年開挖鐵礦使山地資源遭到極大破壞。在確定林權以后,當地群眾種植了5萬畝有機板栗樹,換得完善了治理污染與獲得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全面提升了森林資源利用率。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我國林業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只有發揮出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實際作用,才能促進我國林業建設取得較快的發展。
[1]陳繼海.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5).
[2]陳節江.簡述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124.
F326.2
A
1005-7897(2017)10-0123-02
201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