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芝仁,徐 倩,鄭彩娥
(1.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浙江寧波 315000;2.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0024)
·綜 述·
我國康復專科護士發展的研究進展
盛芝仁1,徐 倩1,鄭彩娥2
(1.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浙江寧波 315000;2.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0024)
康復;專科護士;培養
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分別提出有計劃地開展專科護士培訓,培養一批臨床專業化護理骨干[1],并明確專科護士崗位培訓制度,以提高護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2]。隨著社會發展、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人們醫療衛生需求和觀念的轉變,對疾病治療的要求不再限于生命的延長,而是更加重視功能恢復、社會參與能力恢復及生存質量提高等[3],從而使康復護理的需求增加,因此,為加快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速度以滿足社會需求,亟需對我國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與使用進行探討和研究,從而推進我國康復專科護士的發展。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對我國康復專科護士的發展進行綜述如下。
專科護士是指在某個臨床護理領域中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能熟練應用專科護理理論和技能,能獨立解決專科疑難問題,專門從事該專業護理,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臨床注冊護士[4-6],其基本職責包括臨床護理、臨床管理、教學、護理顧問及臨床研究等5個方面[7]。康復護理是護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根據總的康復醫療計劃要求,圍繞全面康復目標,與其他康復專業人員共同協作,對因傷病殘而造成各種功能障礙者進行功能恢復與功能再建的訓練指導及全面護理[8]。康復專科護士目前尚無明確定義,有關專家認為康復專科護士是為需要康復治療患者提供照顧支持的多專業團隊中最核心的成員[9]。目前在國內主要分為骨傷康復專科護士、腦卒中康復專科護士、老年康復專科護士、療養康復專科護士以及殘障人和慢性病康復專科護士等[10-12]。
2.1 準入條件 專業化護理發展道路已成為國際化的大趨勢[13],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我國的康復護理發展也較快,但康復護理的發展仍然存在困難,如缺乏系統的教育課程及規范化護理培訓等。嚴格的培訓對象選拔是培養專科護士的第一步。浙江省專科護士培訓方案[14]中關于專科護士培訓對象要求為護理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具有8年以上臨床護理實踐經驗,在相關專科工作3年以上,熱愛護理事業,有一定的外語基礎,本人自愿并經單位選拔、推薦。北京協和醫院從專業素養、學歷層次、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4個主要方面設定了基本的準入條件,并將專科護士的選拔流程制度化,按照自主報名—科室評議—護理部審核的選拔程序進行層層篩選[15]。
2.2 培訓方式 規范化的培訓利于護士在專科業務上的成長和發展,明顯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效能感和核心勝任力[16]。目前對于康復專科護士的培訓多采取理論授課、操作示范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大多醫院以康復實踐為主,采用講座、自學、技能培訓、外出進修學習等方式開展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一般先培訓骨干護士,然后骨干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指導科室其他護理人員,既保證護理人力資源,使日常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又促進康復護理人才梯隊逐步形成。關晉英等[17]報道,康復護理在職培訓包括面授和網絡課程及臨床實習3部分。段懿[18]通過對85名康復科護士進行康復專科護士培訓需求的調查,認為參加短期專科護士培訓班是提高護士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78%護士贊成培訓班的形式,85%護士傾向于專題講座的形式,短期實踐較長期脫產臨床實習更受歡迎。周密的計劃部署和嚴格落實教學計劃都是保證專科護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19]。秦靜等[20]研究表明,實驗組康復專科護士采用培養路徑進行培訓,其考核成績明顯優于按照康復護理規范化培訓要求進行培訓的對照組(P<0.05)。
2.3 培訓內容 張春花等[21]指出,作為一名康復專科護士至少應掌握徒手肌力評定、關節功能評定、步態分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認知功能評定、言語功能評定、感覺功能評定的方法,功能訓練指導等。段懿[18]指出,康復專科護士對培訓內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康復護理評定、康復科常見病的治療與護理、康復常用護理操作、神經源性膀胱的管理、康復患者常見心理問題護理方法、康復護理新進展等,對醫院康復護理管理制度、康復專科護士的實踐、康復護士專業化發展等更高層次的科室管理和發展方面的知識需求相對較低。關晉英等[17]研究表明,分層次培訓在康復護理在職培訓中至關重要。吳麗榮[22]在調查社區衛生機構康復護理開展現狀中發現,社區護士對疾病預防保健及康復社區護理管理方面知識需求程度較高,而綜合醫院護士對早期的康復治療護理需求較高,不同職位的護士對康復護理的認識和需求不同[23]。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護士,應分析其康復護理培訓需求,設計相應的培訓內容。
2.4 康復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的建設 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是指在職注冊護士接受以提高護理專業能力為主的系統、規范培訓的場所,不僅需要滿足“所在醫院規模設定為綜合性醫院或專科醫院,專科規模要求床位數、專科醫療門診量達一定標準,并開設疾病護理專科門診”[24]這些基礎條件,同時也要達到臨床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的種類能夠滿足專科護士培養目標的需求,能提供培訓基地建設和維護所需的基本經費,為專科護士提供基本的學習、生活條件的要求[25]。目前,我國有5個國家級康復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如嘉興市第二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廣州工傷康復醫院等,也有十幾個省級的康復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如浙江省康復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學員完成規定課程和臨床實踐培訓后,由培訓基地組織對學員進行考核。考核方式采取理論測試、護理實踐能力考核、答辯等方式,通過考核可取得專科護士培訓合格證書。培訓基地對康復專科護士的人才培養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3.1 康復專科護士在臨床科室的使用 目前,國內康復專科護士主要集中在醫院康復科、神經內外科、骨科、老年病科等科室,專科護士的首要任務是臨床護理實踐,主要通過全院會診、專科查房、健康講座、院內護士培訓教學等方式為患者提供直接的高水平的護理,同時對其他護理人員提供業務指導[26]。有研究[27-28]結果顯示,專科護士在提高護理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提供高素質護理服務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在腦卒中護理中,康復專科護士不僅是執行醫囑的護士,更是功能訓練的實施者、協調者、教育者和腦卒中康復研究者,在患者康復治療和訓練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9]。李宇芳等[30]認為,設置骨科康復專科護士崗位后,康復質量提高、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相比以往的憑經驗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康復專科護士能掌握系統的專科康復知識及科學的功能鍛煉方法,熟練使用各種功能康復的輔助工具,并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早期康復計劃,為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出院后也能跟蹤指導并評估康復效果。
3.2 康復護理門診服務 開設護理門診是護理專業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的需求。由于康復護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國內康復護理專科的數量較少,有關康復護理門診的開展和實踐的文獻很少。有文獻[31]報道,康復專科護士在康復護理門診承擔空氣波壓力治療儀、中頻治療儀等儀器使用,還擔任會診及培訓等工作。專科護士可以給患者制定康復計劃,并能有效的進行隨訪[32]。通過對寧波市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康復護理門診的調查,了解康復專科護士的工作狀況,其門診大部分時間用于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隨訪。Kew等[33]研究表明,醫療工作人員比患者更加認可專科護士參與隨訪。但是,在國內大部分醫院護士沒有處方權,護理門診基本上是免費掛號,部分護理操作無法自立收費,存在護理價值與價格不平衡[34],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康復護理門診的發展。對于康復護理專科門診的開展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3.3 社區康復護理服務 社區康復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組織職能的一個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社區康復是我國政府確定的新政策,在“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的康復模式下[35],社區康復護士是深入社區家庭開展康復訓練、康復宣教、康復技術指導的主體,是實現以居民健康為導向,以需求為目標的社區康復工作的重要保證。張詩敏等[36]對全國范圍內9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調查發現,56%的機構沒有設置康復科,一年中只有25%的康復人員參加培訓,康復專科護士的數量屈指可數。社區康復的發展面臨著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康復專科護士不足的困境。
4.1 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不足 目前康復護理需求巨大,康復護理人才缺乏,曹晶等[37]對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共71家三級甲等醫院專科護士培養和使用情況調查發現,有23個專科開展了專科護士培養,其中培養率大于70%的專科護士集中在危重癥、手術室、急診、腫瘤、傷口造口、血液凈化、靜脈治療領域,康復專科護士的培養所占的比率低。周學萍等[38]對國內華東地區90所二級或三級的醫院專科護理設置現狀調查發現康復專科的設置率最低,僅為40%。因此,醫院領導應對康復專科護士的發展給予支持與重視,逐步開展康復護理專科人才的培養,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4.2 康復專科護士崗位職責不明確 有研究[39]表明,重培養、輕使用是我國專科護士普遍存在的問題,護士職責不明確嚴重影響了專科護士核心能力的發揮。而對于專科護士的專職化崗位管理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地設置康復專科護士崗位,使其發揮所長,實現工作價值。同時,應對專科護士進行合理的分層管理。有文獻[40]報道,將臨床護理工作8年以上、本科學歷、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本專科工作3年以上、獲省級及以上專科護士資格定位N4層級的護士,明確其崗位職責,層級與崗位績效關聯,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使醫院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此外,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并制定相關標準,如制定專科護士再認證的相關制度,以保持專科護士隊伍的專業優良性和持續競爭力,促進康復專科護士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康復護理面臨人才缺乏,培養和使用不足等問題,但是巨大的社會康復需求,讓康復護理機遇與挑戰并存,醫院和社會應重視康復專科護理人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專科護士創造良好的平臺,促進康復護理的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康復服務需求。
[1]劉蘇君.專業護士是護理學課內涵建設的重要階段[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6):504.
[2]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86-288.
[3]陳艷,潘翠環.國內醫學院校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教育課程設置比較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5(10):992-995.
[4]Roberts J,Floyd S,Thompson S.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in New Zealand:how is the role defined?[J].Nurs Prax N Z,2011,27(2):24-35.
[5] Wickham S.What are the roles of clinical nurses and midwife specialists[J].Br J Nurs,2013,22(15):867-75.
[6]黃慧根,陳凌,藍蕙蘭,等.ICU臨床專科護士在職培養模式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1):2.
[7]楊曉玲,陳紅.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架構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7):860-861.
[8]鄭彩娥,李秀云.實用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10.
[9]馬文華,王秀清,楊青,等.我國康復護士培養現狀與建議[J].護理管理雜志,2009,9(10):28-29
[10]張淑卿,樊英戈.設立骨傷科康復專科護士的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4):71-72.
[11]壽棘,王芳,楊小燕.設立專職康復護士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1,10(4):282-286.
[12]Mcginnes A,Easton S,Williams J,et al.The role of the community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e[J].Br J Nurs,2010,19(16):1033-1038.
[13]金學勤,胡乃民,黃群,等.護士分層崗位培訓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1):811-812.
[14]陳肖敏,童彬,石愛麗,等.浙江省專科護士培訓項目基地培訓概況及成效[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8):1562-1563.
[15]吳欣娟,曹晶,賀茜.培育專科護士隊伍加速護理學科發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8-10.
[16]閆瑋娟,馬修堂,楚燕萍,等.腦卒中康復專科護士在職培養模式[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11):1087-1088.
[17]關晉英,艾艷,朱世瓊,等.“在職康復護理培訓”效果調查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4):120-121.
[18]段懿.康復專科護士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醫藥與保健,2014(3):161-162.
[19]朱玲玲,陳海花,畢越英,等.軍隊醫院骨科專科護士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50-51.
[20]秦靜,王偉,孫靜娜,等.創傷康復專科護士培養路徑的實施效果[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3):325-327.
[21]張春花,楊琦清,許巧玲.康復護士規范化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3(34):45-47.
[22]吳麗榮.社區康復護理開展現狀及護士培訓需求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9):48-49.
[23]劉素珍,成翼娟.四川省護理人員對災害護理培訓內容重要性的認同度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18-19.
[24]黃惠根,黃碟卿,余桂芳.專科護士專職工作崗位的設立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64-366.
[25]邵雪晴,李麗,付立,等.臨床骨干護士ICU輪轉培訓需求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18-20.
[26]喬曉斐,宋瑰琦,秦玉霞,等.安徽省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工作現狀調查與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4):67-69.
[27]喬安花,席淑華.臨床專科護士勝任力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80-181.
[28]Marshall DA,Donald F,Lacny S,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evaluations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 and nurse practitione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st-effectiveness[J]. Nursing Plus Open,2015,1(1):11-17.
[29]閆瑋娟,代新年,劉杰,等.康復護理評估在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任務導向法訓練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8):71-73.
[30]李宇芳,鄒劍瑩,劉美梅.骨科專科護士對骨科護理質量及康復的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7):107-109.
[31]劉艷榮,鄭守華,郝雅梅.我院開設專科護士護理門診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9):668-669.
[32]Edwardson T,Irvin K.Key players in collaboration:clinical nurse managerandclinicalnursespecia-list[J].NursManage,2013,44(6):40-46.
[33]Kew FM,Galaal K,Manderville H,et al.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views of routine follow-up:a questionnaire survey[J]. Int J Gynecol Cancer,2007,17(3):557-560.
[34]周紅娣,盛芝仁,陳奮,等.我院專科護理門診的實施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0):753-755.
[35]黃永禧,張金聲,韓琤琤,等.康復怎樣才能進社區、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務——北京德勝社區康復模式初探[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4):389-391.
[36]張詩敏,杜雪平,胡海鷹.社區康復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5):2918-2920
[37]曹晶,李佳倩,賀茜,等.我國三級甲等醫院專科護士隊伍培養與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1349-1353.
[38]周學萍,章艷珍,李平國,等.華東五省市專科護理設置現狀和未來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14,28(29):3628-3630.
[39]梁新蕊,張玲娟,曹潔,等.臨床專科護士專職化崗位管理的現狀與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87-189.
[40]盛芝仁,麥一峰,周紅娣,等.護理分層管理的實施和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3,12(2),160-162.
R192.6
A
1671-9875(2017)03-0240-04
盛芝仁(1959-),女,碩士,教授/主任護師,副院長.
2016-11-04
鄭彩娥,浙江省人民醫院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