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耿利
(偃師市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偃師 471900)
心腦血管疾病中血漿D-二聚體的臨床研究價值
石耿利
(偃師市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偃師 471900)
目的 分析血漿D-二聚體含量檢測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偃師市人民醫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67例為研究組,選擇體檢健康的自愿者60例為對照組。檢測所有研究對象血漿中的D-二聚體含量。結果 研究組中冠心病、高血壓、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肺動脈栓塞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含量分別為(4.77±1.13)、(3.84±1.34)、(4.12±1.11)、(5.25±1.05)mg/L FEU,均為陽性;對照組D-二聚體含量為(0.33±0.19)mg/L FEU,為陰性。兩組D-二聚體含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漿D-二聚體檢測有助于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早期治療,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檢查中廣泛應用。
血漿D-二聚體;心腦血管疾病;臨床價值
血漿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的有機分子中的碳原子數減少,分子量降低后所形成的特異性產物;而血漿D-二聚體含量的檢測結果可用于分析纖維蛋白有無形成,從而為進一步研究原發性、繼發性纖溶亢進癥提供重要指標[1]。原發性纖溶亢進是指纖維蛋白在形成早期遭受破壞,分子量降低,導致出血,D-二聚體含量檢結果顯示陰性或正常(0.5 mg/L FEU);繼發性纖溶亢進是指在疾病早期凝血機制便已經形成,比如腦血栓、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這時纖維蛋白原轉化成纖維蛋白的數目很多,導致纖溶亢進,D-二聚體含量檢測結果呈現陽性或明顯升高。醫學上將D-二聚體檢測作為心血管疾病判斷的標準之一,因此,偃師市人民醫院對部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60例身心健康者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旨在分析血漿D-二聚體含量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偃師市人民醫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67例為研究組;選擇體檢后身體健康的自愿者6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39例,女28例,年齡35~76歲,平均(55.6±6.6)歲,其中冠心病27例,高血壓23例,肺動脈栓塞13例,DIC 4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33~78歲,平均(56.1±6.9)歲。對照組前1周沒有使用過任何藥物,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1.8 ml,注入內含0.2 ml 0.109 mol/L枸櫞酸鈉抗凝真空采血管中混合,1 500~2 500 r/min,離心10~15 min,分離血漿,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D-二聚體含量。
1.3 觀察指標 記錄所有研究對象血漿中的D-二聚體含量檢測結果,<0.5 mg/L FEU為陰性;>0.5 mg/L FEU為陽性。

研究組中冠心病、高血壓、DIC、肺動脈栓塞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含量分別為(4.77±1.13)、(3.84±1.34)、(4.12±1.11)、(5.25±1.05)mg/L FEU,均為陽性;對照組D-二聚體含量為(0.33±0.19)mg/L FEU,為陰性。兩組D-二聚體含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DIC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如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組織損傷、病理產科、肝臟疾病等引起,導致循環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內廣泛性凝固,形成以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2]。這時血漿中D-二聚體的含量變化出現的最早,所以對血漿中D-二聚體的含量進行檢測,能夠較為準確地診斷DIC的程度。肺動脈栓塞是因為肺動脈主干、分支內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引起肺循環障礙,出現血液栓塞癥狀,以致血液沉積凝聚。這時血漿中的D-二聚體大量堆積,對血漿中D-二聚體的含量檢測可進一步確診肺動脈栓塞及程度、部位[3]。
醫學上,用D-二聚體檢測輔助診斷的疾病較多,因此,對發病機制中涉及到血栓的疾病,需要對血漿中D-二聚體的含量進行長期的跟蹤檢查,以便判斷疾病的發展進程,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指標[4]。所以,重視血液中各項指標的變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及時給予有效治療。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D-二聚體含量的變化是血漿中標志性的指標,能夠提前預測動、靜脈的變化情況[5]。因此,血漿中D-二聚體的含量測定對于高血壓、冠心病、DIC、肺靜脈栓塞等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D-二聚體含量均較高,這是由于交聯纖維蛋白分子量降低后形成了特異性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引起;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度是通過D-二聚體交聯碎片反映[6]。當溶栓藥物進入機體后,參與體循環,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受到激化,促進血栓溶解,促進D-二聚體生成或再次變化,溶栓治療后顯示有效。但D-二聚體檢測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膠體金免疫過濾檢測法具有重復性好、檢測靈敏、準確度高等特點,應用較為廣泛。因此,血漿中D-二聚體含量是人體凝血功能、纖溶功能的重要評價指標。
綜上所述,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為臨床提供相對準確的數據,為疾病的治療預防和治療方式的調整提供可靠依據,值得臨床應用。
[1] 劉雪梅.血清缺血修飾白蛋白聯合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肺栓塞的診斷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2):127.
[2] 梁劍琦,鄒志.D-二聚體和FDP檢測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參考價值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10):1269-1271.
[3] 王秋桐,門劍龍.孕產婦血漿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J].血栓與止血學,2014,20(6):344-346.
[4] 劉翠華.心腦血管疾病血漿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135.
[5] 王麗.血漿中D-二聚體測定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療,2015,(29):191-192.
[6] 劉劍榮,廖永強.D-二聚體檢測及臨床意義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61-62.
R 44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98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