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也
凡事得法則事半功倍,否則就會事倍功半。鍛煉身體也不例外。美國“健康日”網站近日載文,總結出大眾鍛煉身體時應該避免的七大常見誤區。
誤區1:不做鍛煉記錄以圖表、文字或數據的形式記錄鍛煉進展情況,堪稱“鍛煉數字化”。這一做法可以讓自己更清楚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長等的進展,更好地了解自己何時進入更新的運動階段。同時還能了解和把控與運動相適應的心率等健康指標。比如,運動后15~60分鐘再次測量心率,你會發現心率下降了,這說明鍛煉使心臟更強壯。另外,鍛煉量化指標會有效提升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誤區2:沒有鍛煉目標很多人認為,只要每天活動身體,有沒有鍛煉目標無關緊要。然而,多項研究表明,制訂出明確的短期和長期鍛煉目標的人,實現鍛煉目標的可能性更大。
誤區3:連續數日鍛煉相同肌肉群這種密集強化法鍛煉肌肉不利于肌肉恢復和增長。正確的做法是,訓練相同肌肉群的兩次鍛煉最好間隔1~2天。
誤區4:鍛煉時喜歡憋氣(屏住呼吸)與瑜伽練習一樣,調節呼吸對其他運動方式也至關重要,正確動作與正確呼吸不應該有主次之分。比如,練習舉重時,提起時呼氣,放下時吸氣。
誤區5:蛋白質攝入不足要想瘦身減肥,運動計劃中應該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高蛋白質低熱量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有助于增強鍛煉效果,在減少脂肪的同時不會出現肌肉塊的縮小。
誤區6:鍛煉時分心有些人喜歡一邊在跑步機上跑步一邊看書或者看電視。事實上,這種習慣不僅會減慢運動節奏,而且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最好的做法是聽一些讓人精力更充沛的音樂。
誤區7:忽略靈活性和平衡訓練身體靈活性和平衡能力對健身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