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孫夏思 王紅梅 吳青鋒 張舒 匙夢雪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招標是一種采購方式,其本質就是需要方便、快捷、有效的獲取和處理信息,合理降低交易成本。借助網絡技術進行招標采購工作的過程稱為電子化招標,屬于電子商務范疇。隨著2013年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0號公布《電子招標投標辦法》,2015年7月,“按照市場化、專業化方向大力發展電子招投標”寫進國家“互聯網+”的重點行動計劃[1],我國招投標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互聯網+招標采購”時代。因此,本文就“互聯網+招標采購”模式下新型招標采購工作的優缺點及解決方法進行展開研究。
招標采購工作需要在公開、公平、公正和誠信的基礎上進行,互聯網的環境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能夠為招標采購工作提供一個一體化信息共享平臺,并且互聯網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是人們現在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可以大大加快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和流轉,將互聯網和招標采購相結合,可以推動招標采購工作優化、增長、創新、新生[2]。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招標公告和中標候選人公示的平臺,再后來部分企業在自己的內網中建立了招標采購管理系統,以減少紙質文件的流轉,增加工作效率,利于存檔。因此,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將“互聯網+”和“招標采購”相結合已經迫在眉睫。
目前,我們建立的電子招標采購平臺處于互聯網的環境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公開性和透明性對招標采購工作的每個環節進行監督,也可以實現公眾監督,大力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這就對電子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電子招投標辦法》和《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來建設,以保證利用電子平臺進行招標采購工作中的每個步驟都是合法、合規、合理的,也能保證招標人和投標人各自的利益,確保監督人對整個招標采購過程進行全面監督。
傳統的招標采購工作,招標人從采購計劃的編制和上報審批到評標結果的審批都需要利用紙質版文件找不同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審核,投標人也需要奔波于各個場所進行紙質版資料的領取,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而在電子招標采購平臺上,招標人可以完成采購計劃流程化審批,投標人也可以完成招標文件在線獲取,以最快的速度下載到招標文件,并對投標文件進行編制,大大節省了各個環節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雖然招標采購工作都有相關法律法規做支持,各個采購部門和招標代理機構的招標采購流程大框架是相同的,但是并沒有做到完全一致。建立電子招標采購平臺后,招標采購工作的流程就會固定化,使用該電子平臺的所有采購部門和代理機構的流程都是一樣的,這才能做到將流程標準化。在整個流程中,招標人需要上傳的審批文件、投標人需要上傳的授權證明等都有標準模板,投標文件的格式也有統一要求,這樣才能真正保證招標采購工作整個過程都標準化。
從傳統的招標采購模式轉變為現階段的電子化招標采購模式,大大地減少了紙質文件資料,節約了大量紙制品、印刷品。減少了招標人印制招標文件和投標人印制投標文件的成本,同時也減少投標人因為購買標書和到開標現場的差旅費,這些不但降低了招標采購工作的成本,而且節能減排、保護自然環境。
整個招標采購工作在互聯網上要順利進行還有一定的阻力,并不是只有工作在一線的采購人員會操作懂流程即可。其一,招標采購工作的完成需要諸多部門的配合,例如,財務資金部、設計部門、法律事務部、紀檢監察部等,因此需要各個配合部門的工作者都能夠熟練使用該平臺。但是,在現實工作中,大家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很難改變平時的操作習慣。其二,招標采購部門一向都是審計紀檢監察的主要對象,該方面的相關人員進行檢查的時候都以紙質版存檔的資料為依據,還不能適應電子招標采購平臺的形式,所以導致一線采購工作人員既要進行電子招標還要進行紙質歸檔,這樣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基于上述原因,應呼吁公司高層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大對所有人特別是相關人員的宣傳和培訓,減少人們心里的抗拒,積極參與電子招標采購平臺工作中。
電子招標采購平臺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雖然國內各大集團都在建立自己的電子招標采購平臺,但是國內并沒有完全統一的規定,尚未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的一體化共享平臺,對于市場信息也沒有做到完全的公開共享。對于投標人來說,可能會參與幾個大集團的招標采購,他們就需要登陸多個平臺,建立多個用戶名,繳納多個平臺的管理費,這也會使得投標人對電子招標采購平臺心生抗拒。因此,建立一個全國性統一一體化招標采購平臺是非常必要的。將來對于標準化程度很高的設備物資可以建立招標采購商務交易平臺,像淘寶一樣,價格透明、信息公開,直接可以購買所需的產品。
“互聯網+”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小到一個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所建立的系統化流程,而招標采購工作處于各個配合部門的焦點,所以這些部門在建立自己的系統化流程的時候都將招標采購工作添加進去,這造成了各個平臺重復建設,無序競爭。這些使得一線采購工作人員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采購流程,并且還要同時對多個平臺的流程需要進行操作或者完善。這樣一來,就違背了國家建立“互聯網+”的初衷,反倒將各種流程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對于招標采購工作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增加了采購工作者的工作量。解決此方面的辦法就應該是各個配合部門在建立自己的電子平臺時不能閉門造車只顧自己,應該相互配合在流程中留有接口,操作過程中進行互相調用鏈接。
目前,我國采用的電子招標采購平臺上的招標流程大多數都截至到發中標通知書,這對于自主招標采購的項目來說并沒有結束,后續還有合同談判、合同簽訂、合同執行、合同履約等。對于合同來說,如果其中的簽字蓋章用電子簽章的話,弄虛作假會層出不窮。并且目前歸檔還需要紙質版的合同和電子掃描版本的。所以,電子招標采購平臺中應增加中標后的工作,這樣對買方和賣方都會更有約束力,最后可以對設備物資的供應商進行評價打分,以便在后續項目中對重復投標人的各方面能力有較為準確的判斷。
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它的開放性也帶來了網絡安全問題。招標采購工作在公布中標結果之前是需要高度保密的,所以在使用電子招標采購平臺時就會存在招標交易過程中的數據泄露、競爭對手或黑客等外界的惡意攻擊入侵、系統本身存在安全漏洞等風險。所以,加強網絡安全方面的建設極其重要。在電子平臺上進行招標采購時,我們需要從電子技術上加強對采購過程中數據和信息的安全防護,還要定期和不定期地進行系統升級,及時查找出安全隱患并進行相應的防護措施。
在電子招標采購平臺上進行采購工作時,投標人不需要來現場購買標書和現場開標,被授權人的各種證件也是在網絡上進行上傳掃描件,那么這些證件的真實有效性很難辨別。供應商在進行電子平臺注冊時,上傳的各項證件和業績證明文件的真偽也較難辨別。在評標的過程中,招標人也不需要組織評標專家在同一地點進行評標,雖然電子平臺上能在線監督專家清標和打分,但是專家在評標過程中短暫離線是無法監督的。招標過程中招標人中也有可能存在對招標信息的泄露,這些都不是在線監督能完成的。以上種種情況都需要各位參與招標采購工作的各方人員有很高的覺悟,自覺對自己、對他人、對國家講誠信,這是對所有人員的最低要求。
“互聯網+招標采購”是傳統招標采購工作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它具有可多方監督性、高效性、固定性、環保降本性等優點,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國家正在推行的“互聯網+招標采購”還在探索發展中,我們采用的電子招標采購平臺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更新中,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使電子平臺不斷地得到優化。基于“互聯網+”的新型招標采購模式給我國的招標采購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及工作人員的關注,為國家完全實現“互聯網+招標采購”時代貢獻各自的力量。
[1]黃太珍."互聯網+"背景下招標業務發展趨勢初探[J].中國招標,2016.
[2]鄭志昆李志遠.“互聯網+招標采購”推廣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