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偉等
《孟子·滕文公上》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由此可見,產權自古以來就是穩定人心、推動社會發展的“定盤星”。從國家經濟運行看,產權制度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明之所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產權保護提出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權益。但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產權保護狀況仍不樂觀,很多現象都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亟待解決。“中央文件切中時弊,文件的發布對矯正并穩定社會預期,給整個社會提供‘定心丸具有重要作用。”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正處在重要的歷史時期,當下提出并強調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