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皓亮等
走進田間地頭,學習傳統政德,連起線上線下……在全國各地,基層黨組織生活“火”了起來,更加注重聯系實際和創新,讓黨員們在推進精準扶貧、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效發揮了基層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隨著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關于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部署逐步貫徹落實,基層黨組織生活必將更具活力。
在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岑陽鎮朝堂村,“村支部生活日”讓嚴伏生和其他黨員找到了久違的“存在感”。每個季度第一個周一的下午,橫峰縣497個黨支部、9100余名黨員都同時開展支部活動,過組織生活,如遇節假日順延。
基層黨組織生活日益注重聯系實際,創新形式,不拘一格,讓黨員們感興趣,積極參與。在上饒市信州區朝陽鎮朝陽村黨總支生活會上,“黨課主播”劉紹雯通過手機直播APP,同支部全體黨員分享黨課,解讀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信州區創新“黨課主播”制度,“線上線下同步學,隨時隨地隨身學”,依托互聯移動平臺,打造專業“黨課主播”服務隊,用手機APP共享學習資源。
“小竹板,嘩嘩響,下面聽我來宣講,六中全會放光芒,全國人民喜洋洋!”湖南省宜章縣宣講“輕騎兵”小分隊的“快板”在基層黨員中間很受歡迎。“輕騎兵”三個字頗有內涵:“輕”是指輕車簡從進基層,面對面,講黨課,吹拉彈唱,用“微宣講”聚干群心;“騎”是指快捷、靈活、機動,常年活躍在基層一線,充分發揮“輕快準”的特點,往往是中央、省、市重要會議一召開,理論“輕騎兵”就把會議精神學深學透,開展宣講活動,快速傳達,準確有效;“兵”是指不打官腔,低姿態講百姓話,服務群眾。
在山東鄒城市,黨課教育積極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鄒城市委黨校副校長孫儒說,黨課可以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獲得精神力量,教育黨員干部講政治、守規矩。鄒城市建立了干部政德教育培訓常態機制,把干部政德教育納入市委黨校主體班次培訓重要內容。“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大伙兒自然愿意接受調解。”鄒城市香城鎮北齊村調解主任齊振良說,通過政德教育學習,村“兩委”成員、黨員的傳統文化修養有了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