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峰
辜光偉和王殿學律師向記者解釋,聶樹斌父母索賠精神損害撫慰金1200萬元是基于四點原因:
第一,公安機關違反法定程序辦案,隱匿了對受害人有利的供述、證人證言以及考勤表等證據,并違反法定程序進行監視居住、現場勘查、辨認、指認。河北高院在審判時忽視了證據漏洞,“踐踏法律尊嚴”。
第二,聶樹斌被判強奸婦女罪、故意殺人罪,給聶樹斌及其家屬造成極大的影響,名聲受損,名譽權受到侵犯。國家賠償申請書中也稱,請求人(聶學生、張煥枝)變成了強奸犯、殺人犯的父母,受盡不明真相的人冷言惡語、冷嘲熱諷,受害人和請求人成為別人的“笑柄”和“談資”,給申請人的人格上、心靈上帶來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傷害。
第三,河北高院的錯誤判決,導致了受害人被錯殺,釀成了一起冤案錯案,整個家庭因此背負沉重的精神包袱,精神上受到重創。聶學生因此重病,致癱瘓在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人因此痛失家庭的幸福美滿,陷入痛苦的深淵,時常以淚洗面,食不甘味、寢不安席。
第四,雖然最高法最終判決受害人無罪,使得冤案昭雪,但這一糾錯程序持續了22年,聶樹斌的家屬為聶樹斌洗冤踏上21年之久漫漫申訴路,四處奔走呼告,“喪失了平靜的工作、生活,遭遇的是無休止的、絕望的精神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