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齊鐵健
殼牌:玩轉資產—專訪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首席財務官西蒙·亨利
○ 文/本刊記者 齊鐵健
剝離資產、降低成本、整合新項目,殼牌不斷緩解低油價為其帶來的資金壓力。
低油價時期,殼牌保持不同的業績增長,實現業績增長的背后是不斷產生正向現金流。2016年殼牌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總金額達540億美元的交易,給殼牌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殼牌選擇剝離資產和降低成本來保證相關領域的投資。
在過去的兩年,殼牌首席財務官西蒙·亨利一直忙于英國天然氣BG收購項目的推進、執行以及整合工作。那么,收購BG以后,殼牌具體的剝離資產和降低成本措施是怎樣的?殼牌收購BG目前的發展如何?殼牌收購BG以后,給中國天然氣市場帶來怎樣的合作機遇?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首席財務官西蒙·亨利。
中國石油石化:西蒙,您好!殼牌多年來一直注重生產石油和天然氣業務,在投資方面一直保持著正向的現金流,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西蒙·亨利:殼牌在全球有八大業務板塊,可分為成熟型業務、成長型業務、發展型業務三部分。其中,成熟型業務包括煉油、常規油氣上游業務、重油、天然氣四個領域。深海油氣開發和化工業務這兩個板塊被定義為成長型投資,處在投資大于回報階段。北美頁巖油氣和新能源,則屬于面向未來的長期投資,是殼牌發展型業務。
成熟型業務能給殼牌帶來很好的投資回報,是殼牌現金流的主要引擎。其中煉油、常規油氣上游以及天然氣這三個板塊每年給殼牌帶來50億美元的投資回報,重油業務相對少些,每年的現金收入貢獻為10億美元,但加拿大的重油項目未來是投資回報率提升最有潛力領域之一。
總之,殼牌這幾個領域每年能給殼牌帶來幾百億美元的現金流。這些正向的現金流能幫助殼牌實現150億美元的股東分紅,同時使公司資產負債表進一步平衡。
到2020年之前,殼牌的煉油廠、常規油氣上游業務、天然氣將發揮一定作用,有所不同的是深海勘探將成為殼牌新的現金流引擎,四個業務板塊的現金收入均將超過50億美元。
中國石油石化:談到投資,當數殼牌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BG。您負責BG收購項目的推進、執行以及整合,目前發展的情況怎樣?是否已經產生一定的現金流?
西蒙·亨利:從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殼牌和BG合力的效果已經體現出來。首先,殼牌資金流增加了25億美元,這樣的效果比預期提前了兩年的時間。
之所以效果高于預期,和多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方面BG符合殼牌整體戰略,另一方面公司的市值又處于較好的價位。而且最重要的,BG在液化天然氣領域比較成功,在深海勘探開發領域,BG也做了很多投資項目,兩家公司合并以后,不僅擁有更多的客戶,還會產生更大的價值。殼牌資產管理能力比較強,能夠互補。另一方面,在收購計劃的初期,油價為每桶60美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跌到了每桶27美元,兩家公司的合并降低了成本,也使日后合并的公司綜合實力有所增強。
中國石油石化:低油價時期收購BG,無疑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但總金額達540億美元的交易勢必給殼牌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殼牌是如何克服的?

西蒙·亨利:收購BG給殼牌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而且,全球石油市場仍在低油價下徘徊,壓力進一步增大。由此,殼牌調整戰略。低油價時期從降低成本、管理投資、整合新舊業務三個方面積累現金流。其中包括近一段時期內出售60億美元到80億美元的資產。計劃到2020年前,殼牌從減少成本、剝離資產和收購項目方面至少積累2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目前,殼牌剝離的資產主要包括:下游領域規模比較小的資產,比如日本下游的加油站網絡資產,殼牌完全撤出日本加油站零售網絡;美國油氣管道資產;歐洲和澳大利亞的一些煉油廠和營銷渠道;加拿大上游領域的油氣項目;墨西哥灣深海勘探項目。
截至2016年10月,殼牌總體完成資產剝離達到了30億美金。殼牌計劃2017年上半年完成80億美元資產的剝離計劃。近期,殼牌的資產剝離項目計劃,包括16個項目交易,交易資金達到5億美元。媒體比較關心的北海項目,但是開采成本過高對于買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由此北海剝離資產項目還在談判中。
成本降低方面,殼牌一直有著非常嚴謹的降低成本計劃。殼牌完成英國BG收購之前,預計兩家合并后的運營成本達到490億美金。事實上,成本支出僅為400億美金,使成本降低了20%。成本的降低主要通過成本簡化的方式來實現:在收購過程中,殼牌向BG學習,進行了機構簡化,并把第三方供應鏈的成本進行簡化。
低油價時期,殼牌采取的措施還包括新項目方面。比如巴西、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哈薩克斯坦等新項目已經給殼牌產生了100億美元現金流,其中1/3的新項目來自原來BG公司的資產。
殼牌收購BG以后,每年的資本支出將在250億~300億美元。2016年投入290億美元,計劃2017年投入250億美元,其中50億美元投入BG資產,特別是巴西和澳大利亞資產。
中國石油石化:收購英國天然氣之后,殼牌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公司,中國天然氣市場對殼牌來說具有什么意義?
西蒙·亨利:殼牌未來重點投資領域在中國包括天然氣、化工領域和下游領域,三個領域是殼牌在中國主要的利潤點。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能源中心。隨著中國環保意識的增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會效仿中國的能源政策。由此,殼牌高度關注中國能源市場。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帶動天然氣需求增長了50%,帶動石油需求增長甚至超過了50%。目前,中國工業石油需求有所降低,但燃料需求仍處于增長狀態。
中國液化天然氣市場對于殼牌來講非常具有吸引力。一方面,殼牌在陜西長北地區有致密氣的生產業務;另一方面,殼牌是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商。收購BG以后,殼牌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公司,在天然氣以及深海開發帶來更多的項目和發展機會。而這些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殼牌會與中石油和中海油兩家公司進行緊密的能源合作。
責任編輯: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