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京京,王龍飛,韓海鋒
(1漯河市畜牧局直屬分局,河南 漯河 462000;2漯河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又被稱作是羊的支原體性肺炎,主要是由支原體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的傳染性疾病,俗稱“爛肺病”。羊患上該種疾病之后,臨床癥狀表現為持續高熱、咳嗽以及胸膜發生漿液性和纖維素性的炎癥,病死率高,可高達100%,多發生在春秋和早冬,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需要重點對其進行防范。
病原菌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進入羊只的肺部,先導致細支氣管發炎,接著快速侵入其周圍的間質,造成纖維素性或者漿液性炎癥;隨后沿著淋巴管和血管逐漸蔓延到整個肺部,導致肺部形成較大的病灶性肝變。另外,病原菌侵入支氣管后,能夠在纖毛間的上皮細胞膜上緊密貼附,無法被黏液—纖毛清除機制排出體外,甚至能夠不被吞噬細胞吞噬。黏附到上皮的病原菌通過代謝產物毒害細胞膜和纖毛,從而損傷細胞膜,且使纖毛發生脫落。病原菌在沿淋巴管、血管進行蔓延的過程中,能夠產生血栓與血管炎,形成淋巴栓與淋巴管炎。血栓能夠引起肺梗死,而淋巴栓能夠對炎性滲出物的吸收產生影響,從而導致肺肉變及有機化。
病羊初患該病體溫快速升高,一般能夠達到41℃左右,呼吸困難,食欲徹底廢絕,精神頹廢,流出的鼻液中混有血液。病羊在發病半天或者一天半內會有滲出液進入胸腔,呼吸時導致全身發生顫動,臥地無法起立;黏膜充血比較嚴重,呻吟不斷,目光呆滯,最后會由于窒息而發生死亡。一般來說,患有最急性型的病羊,發病4~5 d死亡。
病羊體溫也會有所升高,隨之出現短暫性的咳嗽,同時還會從鼻腔流出漿液性的鼻涕,經過5 d就會轉變成干性咳嗽,此時食欲不振,從鼻腔流出黏液。病羊眼瞼腫脹,有膿性的分泌物從眼睛流出,且呼吸困難;伸直頭頸,且在倒臥后出現腹部鼓脹和腹瀉的現象,甚至口腔發生潰瘍,皮膚明顯發疹。病羊臨死前的體溫一般會有所降低,且比正常體溫要低。病程通常一般為7~10 d,甚至能夠超過1個月,耐過的羊轉為慢性。70%~80%的孕羊會發生流產。
該類型容易發生在夏季,病羊全身癥狀不明顯,體溫通常達到41~42℃后降至40℃左右,且伴有間隔性的咳嗽和腹瀉,鼻涕時有時無。病羊體質狀況較差,被毛粗亂無光,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及時進行管理,非常容易引起并發癥而造成死亡。慢性型病程可達數月或者更長的時間。
支氣管淋巴結:淋巴細胞大量增生,淋巴母細胞中心發生水腫。淋巴竇內存在大量的活躍的巨噬細胞,同時網狀細胞和內皮細胞發生腫脹、增生,且髓索的漿細胞數量也明顯增多。
肺部:肺小葉組織發生大面積出血及壞死,肺泡隔充血嚴重,肺泡腔內存在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還有不同數量的巨噬細胞和中心粒細胞。肺泡腔中的大部分滲出物已經完全壞死,有些纖維蛋白基本全部被從肺泡隔增生形成的成纖維細胞有機化。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出現增生,且形成立方狀細胞,且細胞漿呈深藍色,肺泡像導管或者腺泡一樣。細支氣管上皮及其周圍的網狀細胞也都出現增生,且浸潤有淋巴細胞,從而導致細支氣管的管壁顯著增厚。肺間質發生充血、水腫,且血管壁出現壞死,同時形成血栓。淋巴管明顯擴張,部分會形成淋巴栓。肺間質存在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且網眼內滲出不同數量的白細胞。肺胸膜因存在大量的纖維素滲出物而導致增厚,且纖維素中存在大量的中心粒細胞。淋巴管明顯擴張,并形成淋巴栓,有些滲出的炎性細胞已經壞死崩解,某些部位滲出的纖維素會發生融合及壞死。


其他臟器:心肌纖維發生變形,肌纖維間存在水腫、出血。肝細胞發生腫脹及變性,肝竇內白細胞的數量明顯增多,導致肝竇增寬。竇壁細胞也發生腫脹和增生,同時肝竇毛細血管大量充血擴張,尤其是中央靜脈充血明顯。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顆粒變性,管腔擴張或者縮小,且里面含有蛋白性物質;腎球囊內存在蛋白性滲出物,少數腎小球還會由于滲出物的壓迫而導致縮??;腎間質血管發生充血、出血。脾小體明顯變小,淋巴細胞數量有所減少。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進行初步判斷,為進一步確診,還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
直接鏡檢:無菌取病死羊的胸腔滲出液和肺組織進行涂片,瑞氏染色鏡檢,其視野可見微小的紫點,可進一步鑒定。
病原的分離鑒定:取病變肺組織血液瓊脂平皿培養,經恒溫(37℃)培養24~48 h,可見大小不一、邊緣整齊的圓形小菌落后,可進行生化特性、溶血性測定等檢查。
血清學診斷:包括補體結合試驗、瓊脂擴散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多用于慢性病例或對羊群進行抗體檢測。
在飼養的過程中加強管理,減少各種應激,提高羊只抵抗力。對被污染的羊場、工具、糞便、草場等進行消毒處理或無害化處理,定期驅蟲。強制免疫和緊急免疫。由于支原體在帶菌羊身上可以存活1年以上,應做好常年防疫注射、場地消毒、隔離等綜合防治措施。
封鎖發病羊群避免疫病傳播,對病羊、可疑羊和假定健康羊應立即分群隔離治療。及時深埋或焚燒死胎、流產胎和尸體,對于消滅其傳染源非常重要。
盡量做到自繁自育,如果要引入新羊,先要隔離飼養一個月,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同時,給予優質飼草料、補充多維電解質飲水,并用氟苯尼考(2天1次,處理3次)處理效果較好,在保證健康無病后,再混入健康羊群中飼養。在飼養中若發現病羊,必須馬上進行隔離,遵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確保能夠第一時間對病羊進行治療,從而有效控制疫病,將損失減小到最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