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振凱
《將改革進行到底》里的中國這五年
文_陳振凱
編者按:7月17日開始,每到晚上8時,都有一大批人,會準時守在電視機前,收看一部政論片。這種景象一直持續到7月26日。這部政論片叫《將改革進行到底》,標題十分契合當下和未來多年中國的狀態。梳理這部政論片,是讀懂中國這五年的一條捷徑。
這部政論片,濃縮了十八大以來中國這五年。全片共分10集,每天1集,持續10天,分別為《時代之問》《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人民民主新境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延續中華文脈》《守住綠水青山》《強軍之路(上)》《強軍之路(下)》《黨的自我革新》《人民的獲得感》。該片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全景式、權威性地梳理總結。
首集《時代之問》提出一個問題:“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該如何走向未來?中國,怎么辦?這,是歷史之問,是人民之問,也是——時代之問!
中國用漸次展開的一幕幕宏大布局回答時代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集結號;從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到五中全會以新發展理念布局“十三五”,再到六中全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注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各部門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18項;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283項。中央政府層面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削減比例累計接近90%。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中的87%,改為后置審批或取消。
《人民民主新境界》談及民主:在黨的領導下,用民主與法治勾勒的治理圖景,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引領我們堅定不移地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彼岸。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描繪成就:司法改革三年來,“兩高”工作報告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贊成率不斷攀升,2017年同時獲得了91.83%的贊成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延續中華文脈》強調自信: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守住綠水青山》聚焦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雖然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還面臨極大挑戰,但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的資源消耗強度大、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局面已得到了初步扭轉。
《強軍之路(上)》《強軍之路(下)》深談軍改: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中國這五年,有太多重要時刻。
正如《時代之問》解說詞所說:“中國的偉大變革,總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而歷史,透過一個個重要時刻,為其標注下鮮明的印記。”
2012年11月15日,就是一個關鍵日子,當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舉辦中外記者見面會。兩周后迎來一個新的關鍵時刻,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正式提出中國夢。
不久,2012年12月8日,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20多天的習近平,開啟了他履新后的第一次國內調研。
有關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次會議正式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立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有關中國經濟,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是個關鍵時刻。他指出,解決中國經濟的問題要有歷史耐心。此次考察中,“新常態”一詞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有關創新發展,2015年11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個關鍵時刻。這次會上,“創新”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半年后,2016年5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發布。
一系列關鍵時刻,包括但不限于: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2014年9月21日,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舉行。
2015年7月6日,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
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上,用五個“過硬”概括了司法人員應具備的素質: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
2013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2017年春節前夕,《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頒布,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動延續中華文脈,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河北省石家莊,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北。
2012年12月,習主席視察原第42集團軍時指出,我們的中國夢,就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講,也是強軍夢。
2015年7月14日、22日,習近平先后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和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
…… ……
這一系列時刻,散見于《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多集片子中。
中國這五年,離不開大國領袖的清醒判斷。
這些內容,《將改革進行到底》中有大量展示:
2012年12月,廣東調研路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從廣東返回北京20天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的主題,就聚焦“改革”。
勇于擔當,身先士卒。2013年4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正式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任組長。
改什么,如何改,重點何在?在上萬條改革建議背后,“最后總書記出了個高招,集中解決制度性的問題,集中解決社會矛盾比較尖銳的問題,集中解決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
改革要處理哪幾對關系?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與湖北省領導干部座談時,首次提出改革的五大關系,即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面對經濟新常態,應該怎么干?2015年11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如何讓有恒產者有恒心?2014年9月29日,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三權分置”的思路,給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定了調。“三權分置”,就是將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拆分開,承包權歸承包戶,而經營權流轉給愿意種地的經營主體。
司法改革如何推進?2015年3月24日下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了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給出了推進司法改革的關鍵一招——“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綠色發展理念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再不要以GDP增長論英雄了。2016年12月22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正式公布,生態責任成為政績考核的必考題。
新形勢下強軍目標是什么?2013年3月11日,面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代表,習近平鄭重宣布——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軍改需要膽略。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副主任張宇說:“最高統帥的政治決心和政治智慧,歷來是改革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我在改革辦這幾年工作,感受非常深切。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關鍵時刻的果斷拍板,重要關口的堅定推進,都體現了習主席的膽略和擔當。”
——摘自《 人民日報 》海外版(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