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丁香

如果你和我一樣,家里有一個活潑好動、一刻也閑不住的男孩子,你一定會知道,一些看起來平平常常的日常小事會變成多么有挑戰性的任務。
中午一點鐘,最怕打擾鄰居的午睡時間,精力旺盛的兒子卻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袋鼠跳。
地鐵站上,人們在安靜地等著地鐵,無聊的兒子卻開始自己跟自己玩追擊游戲,圍著柱子一圈圈飛奔。
在餐廳點完餐,久久不上菜,饑餓的兒子開始帶著哭腔用能驚動半個餐廳的音量反復詢問:“飯為什么還不來?為什么還不來?”
……
在這些時候,當然應該覺察他的需求,接納他的情緒,用在書上看的、講座上聽的、工作坊里練習的那些理念,去傾聽他、共情他、安撫他……
可是,真的來得及嗎?
在那個尷尬的當下,做父母的只想讓這個吵鬧的小家伙馬上安靜下來好不好?
有什么辦法能對這個小男生體內無限的精力、一根筋的思考方式和正如巖漿噴發般高昂的情緒宣泄立刻有效呢?
后來,我想到了一句咒語。
在那些令人抓狂的時刻,只要我對兒子說出這句神奇的咒語,十次有九次他會很快安靜下來,專注地看向我。
這句咒語就是——來,咱們猜個謎吧!
是的,猜謎游戲對孩子來說就是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它的神秘性和未知感能極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起他們的小小興奮感。
當然,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帶著謎語書。我更喜歡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己臨時出謎,哪怕是很簡單的帶傻氣的謎,兒子也會很喜歡。
比如,我可能會這么說:“寶貝,我在這個房間里發現了一樣東西,你知道是什么嗎?它是圓形的、是硬的、淺色的。”語氣一定要極其神秘。小家伙的注意力馬上就會被吸引過來,開始瞪大眼睛四處尋找。
開始的描述不能太詳細,要保留點神秘感,讓小家伙好好動動腦筋。到他確實需要幫助的時候,再一點點增加提示。
“它不是一個很小的東西,它有點大。”“幾乎每個房間都會有這個東西,可不是總用得著,有時用有時不用。”“我們一般晚上才用它。”“有一個東西可以控制它。”……經過一步步的猜測、排除、聯想,孩子最終憑借自己的思考猜出了謎底:燈。
這個時候,孩子得到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是很強的。剛剛還在困擾我們的事情,早就被他忘到九霄云外了。
如果還有時間而且孩子愿意的話,可以讓他們出謎給我們猜。
“這個東西有四條腿,可以讓我們坐在上面。”
剛開始出謎時,孩子往往會幾乎把謎底都說出來。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心智水平,配合他去“努力思考”一陣。這樣游戲才有樂趣。然后我們可以假裝無意地評論一下,這個細節不容易猜,那個細節很容易猜出答案。孩子自然會留神下次的描述。
這個游戲的作用不僅僅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猜謎的時候要運用想象力,出謎的時候要提取物品的特征,要對眾多特征進行取舍,要組織語言進行描述……需要調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呢。
一直到現在,猜謎都是我經常和兒子玩的游戲。當然,我也設計了一些其他的好玩游戲以備“不時之需”,例如圖形大變身、頭腦設計師、神秘來信、紙上接龍……后來我甚至開了一個個人公眾號專門跟其他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原創游戲。
這樣的經驗多了,我深深地體會到,很多令父母抓狂的狀況,其實只是因為孩子感到無聊或者煩悶,無法抑制體內的“洪荒之力”,他們在用整個身心反抗無聊。在那個時候,我們沒必要跟他們講太多道理,也不必“上綱上線”到教育層面去審視孩子、反省自己。也許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想一個小辦法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從百無聊賴的狀態中解脫出來。
孩子想要的并不多,其實只是“有趣”而已。
其實我要感謝我的兒子。他的“狀況”讓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些消磨時間的辦法。在那些好玩的小游戲的陪伴下,原本枯燥麻木的排隊等待時間也變成了充滿歡笑的美好記憶。
孩子的眼睛不僅是用來發現美的,更是用來發現“有趣”的。讓我們學習孩子對“有趣”的熱愛,透過他們純真的雙眼,去重新發現生活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