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瓦提水利樞紐管理局,新疆 和田 848000)
水電站發電是一項綠色環保、經濟可行的工程,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可便利的條件。文章針對水電站運行管理現存的疑難,提供筆者認為可行的應對措施,以便通過改善水電站內機械設備的管理從而做到水電站電能輸出效率的升級,本研究對于日后水電站領域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水電站的整體發電過程中,機械設備的狀態對其的水電站的安全生產具有直接的影響,為此保障水電站設備維持良好的運行現狀是水電站完成各個功能環節的根本。所以,作為水電站的作業員及管理員應該重視水電站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同時旨在更新新工藝及新技術的學習和培訓,同時在日常的機組設備維護中更應該重視對機組的檢修和保養,做到機組設備的使用效能的升級,繼而節約機組維修的成本,大大增加水電站企業的生產效益。為此,水電站的作業員、值班員應當樹立起將水電站機械設備管理的工作為首的觀念,時刻在日常作業中、機組設備運行中確保為水電站提供安全生產、高效生產的保障,繼而實現水電站企業的水能到電能良好轉換的任務。
水電站電氣設備維護過程是需要多個員工多位、協同合作的一項作業。水電站電氣設備的運轉維護常見特征包括:
1)為了降低電能發電過程中的耗損需要降低故障發生。
2)減少誘發設備損耗過度或設備故障的起因形成。
3)通過事前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的源頭,并及時應對該問題,能夠大大降低電氣設備過度損耗或故障。對于水電站機組常用的的機械設備運行管理措施應該采取信息化的管理,并且遵守《電力安全工作規程》中規定的“兩票三制”和監護認知度等,這里“兩票”定義是工作票及操作票兩種;“三制”則是指交接班制及巡回檢查制及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該制度的確立也體現了水電站可靠、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同時基于水電站員工安全生產出發,形成造福人類的工程,減少水電站機械故障的發生[1]。
對機電設備定時的記錄和巡回檢查,是水電廠電力機械設備日常維護的重要工作。具體而言,要做好以下7個方面的工作:
1)定時記錄發電機組的各項運行參數,且需注意參數是否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2)檢查一、二次回路的各個連接處的情況是否有發熱、變色等異常現象,電壓、電流互感器、水輪機、發電機是否有異常聲響。
3)檢查油斷路器的油位、油色是否異常,是否有漏油現象。
4)檢查發電機是否有異常氣味,其振動擺度是否過大等。
5)檢查水輪發電機組電機以及軸承溫度是否過熱。
6)主軸及導葉套是否嚴重漏水,剪斷銷是否正常無破損。
7)檢查油、氣、水等系統是否存在漏油、漏水、漏氣及阻塞等現象。各軸承油位、油色、溫度是否異常。
以上7個方面,在巡查是如發現有異常須及時處理。此外,應做好水電站機組日常清理工作,定期對水輪發電機組進行必要的清理清掃和設備的清潔,及時處理掉有可能導致發電機機械設備不能正常運作的安全隱患[2]。
根據統計資料可知,在當前國內的大型水電站基數較少,且不少企業為了追求最大產出的效能,重視快速投產發電卻嚴重忽視了節約耗材或是資源節約,不少新建的水電站,在建設過程中,為了追求高經濟效益卻不嚴格按設計草圖進行程序施工,導致后續的水電站運行管理困難,還加大了資源耗費的可能。
現今,大多數的大規模的水電站均屬于最近20年內建設而成的,但是由于匱乏專業性強的水電站運行管理員,導致水電站運行管理中頻頻出現各種各樣的管理問題,甚至是管理事故的屢屢發生。
目前,國內水電站存在嚴重的監控管理問題,尤其是監控管理機制的缺失,導致水電站運行管理嚴重匱乏監管。在寬松的水電站監控環境下,水電站運行管理沒有標準的監督依據,導致不少的運行管理問題滋生了卻難以得到合理的解決,導致水電站運行管理紊亂[3]。
水電站日常的運行管理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及事故,但是水電站生產事故現場應對機制存在很多方面的缺漏,也是造成水電站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其中一項原因。在健全的水電站運行管理機制下,在工作人員執行各種監督、監控、作業等環節都得以有依有據,保證了水電站的如常運行。
1)水電站如何正確協調自身利益、社會利益及國家利益間的關系是十分關鍵的。首先基于正確協調三者關系,首先構建一個以科技技術為主導的水庫水情測報系統,同時完善船閘航行、水庫調配、輸出電能等作業員對于防汛防旱規章的認知和熟悉程度,盡量讓水電站的作業員、值班員牢記合理利用水資源,做到水電站運行過程中的防洪、防旱、合理發電用水等功能,協調多方取得平衡[4]。
2)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現代化水電站對于技術要求較高,同時作為技術、人才、機械設備等綜合型的企業,人才流動率較慢,為了使得水電站在人才方面取得優勢,企業重視人才管理,旨在利用讓人才管理升級整個企業團隊的員工綜合素質。
水電站對于干部級以上的人才管理,旨在建立起有針對性的人才發展培訓,通過使用現代化、人性化的人員管理機制,務求增強員工對企業的高度認同感和責任感,使得人才留于企業,盡職盡責為企業工作。規范化的企業管理制度還可以增設長遠的員工服務機制、公平晉升機制,樹立起人文關懷型的企業氛圍,使得員工和員工間相處和睦。同時提高新進員工的文化水平門檻,強化新員工的培訓程度,做到短時間的員工成功培訓,快速讓新員工適應崗位,為崗位做出應有的職責。通過培養出優秀的員工,拉動企業的邁步向前。
水電站構建起標準化的水電站運行管理制度,用以為員工的作業和管理提供標準和依據。同時還能為專業技術水平高級的員工維護既定的權益,除外,完善員工合同的內容,為員工提供更多更好地薪酬福利,建立起責任追究機制以及獎懲機制,能夠激勵優秀員工更優秀等。同時完備崗位責任制,增強對員工的季度績效考核,用以確保員工維持積極向上的工作心態[5]。
水電站集中力量培養部分專業型的綜合性人才。水電站的專業性強的技術人才不少,但是卻匱乏專業技術管理型的人才。尤其針對小規模的發電站企業,其對于技術管理型人才的緊缺性和依賴性可想而知。為此,企業中的高管應該著重對供水發電廠的技術管理員進行綜合素養的提升,下面是主營的兩大培訓類別:第一,滾動式培訓方法,強調利用水電站具化的運轉情況開展分批式的以點帶面的人員培訓。第二,實踐型的外出交流學習法,強調對工作表現優秀的水電站工作人員,將其多參與外出培訓、外出參觀、學習等,增加該類人員的技術認知、管理認知,努力縮短中國水電站和發達國家水電站的管理差距、技術差距等。同時該辦法還能良好地刺激員工恪盡職守。同時引進優秀專業人才,也能拉動水電站的總體管理層次。
3)強化企業監視巡查的力度和設備的維護、養護工作。①水電站需要升級機組設備的設備問題發現能力及檢修能力。當值班人員發現設備損壞試,應當及時向上級上報且盡量在現場排除安全隱患,對于存在隱患的機組源頭進行跟蹤登記。作為作業員還應升級自身設備檢修工藝,重視維修和設備保養等,杜絕安全事故的頻發;②水電站需要連續不斷地完善技術監督的工作。對于水電站的試行、設備狀態檢測、水電儀表技術檢測等工作進行試驗和檢測,防止因為上述技術監督工作的不到位從而誘發了水電站的安全事故。此外,水電站還必須不斷強化自身企業的技術監督工作,盡可能確保設備能夠處于比較健康的情況下,特別是對水電站的儀表技術監督工作更要加以重視。水電站的儀表必須要定期的進行調整、校驗和修理,最大程度確保儀表和計量的準確性和完整性;③水電站運行過程中需要密切監督水工設施。就水電站而言,做到合理用水和管理水資源,以便為社會產生產作業、居民生活用水等提供便利。為此,水電站健全監管水工設施有助于水電站機械設備的安全、完整,同時還需要對水電站的地形地質的改變開展動態監視和維護工作。
4)水電站要努力構建完善的生產事故現場處理機構。水電站需要建立一個專門應對現場事故的部門,用以對現場、臨時突發的安全事故、緊急事故等予以應對,從而大大降低了水電站經濟損失的風險,盡可能的降低比較大的經濟損失。這對水電站具有深遠的意義。水電站完善生產現場事故的應急處理機構,制定各種事故的應急處理預案,同時該機構能夠針對各種事故進行現場應急演練,并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以便日后遇到各種緊急事故時操作員心里能夠迅速作出事故判斷并及時對問題進行解決。
當前,水電站機械設備的規格、種類繁多,隨之出現了機械設備的新型管理標準。同時,伴隨我國的水利電力工程的自動化監控技術標準的逐步成熟,水電站機械設備的運行管理也向現代化、規范化不走靠攏,水電站機械設備的運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當下水電站發展的重要部分。
[1]丁昌秋.水電站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1(36):18-19.
[2]鄭秋東.淺論中小型水電站運行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南科技,2013(11):252.
[3]高麗巖.中小型水電站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能源環境,2013(12):395.
[4]余智斌.SF6電氣設備維護與監督[J].小水電,2013(04):56-58.
[5]尹國天.淺析水電站電氣設備運行維護與管理[J].青年科學月刊,2014(0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