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輝
(山東陽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山東郯城276100)
循環流化床鍋爐節能增效改造總結
徐勤輝
(山東陽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山東郯城276100)
山東陽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現有2臺高溫高壓、自然循環流化床鍋爐,額定蒸發量240 t/h,額定蒸汽壓力9.8 MPa,額定蒸汽溫度540 ℃,設計給水溫度215 ℃,排煙溫度140 ℃,熱效率86.0%~90.5%。鍋爐爐膛為膜式水冷壁結構,截面尺寸5 280 mm×10 240 mm,由膜式水冷壁、高溫旋風分離器、返料器、流化床組成循環燃燒系統。過熱器分三級布置,分別是低溫過熱器、屏式過熱器和高溫過熱器,中間設兩級噴水減溫器。尾部煙道設三級省煤器、一次風預熱器和二次風預熱器。鍋爐露天布置,運轉層標高8.0 m,鍋筒中心標高39.9 m。
存在的主要問題:①在設計給水溫度下,全年平均排煙溫度在150 ℃左右,夏季高溫季節,甚至超過160 ℃,排煙熱損失大,降低了鍋爐熱效率;②鍋爐負荷的增加主要受制于床層溫度,當鍋爐負荷提高至220 t/h時,床溫超過1 050 ℃,接近灰變形溫度,容易引起床層結焦;③主汽溫度偏低,低于設計溫度10 ℃左右;④飛灰可燃物含量高,其質量分數達15%;⑤爐膛灰濃度低,爐膛差壓只能達到500 Pa,循環灰量少。
(1)設計煤種煤質與實用煤種煤質存在差異,設計煤種煤質與實用煤種煤質分析數據見表1。
由表1煤質分析數據可以看出,設計煤種屬劣質煙煤,其灰分含量高、揮發分含量高、發熱量低;實用煤種屬貧煤,灰分含量低、揮發分含量低、發熱量高,難燃盡。因此,在鍋爐設計時,諸如傳熱系數、容積熱負荷、物料循環倍率、受熱面布置等與實用煤種不匹配,導致各項運行數據偏離設計值。

表1 設計煤種煤質與實用煤種煤質分析數據
(2)爐膛容積偏小,布置受熱面相對較少是床溫偏高的主要原因。爐膛容積決定了燃料在爐膛內的吸熱量和停留時間,直接影響爐內溫度水平。
(3)省煤器傳熱面積偏小是排煙溫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4)過熱器傳熱面積偏小是主汽溫度不能達標的主要原因。
(5)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效率偏低,循環倍率低于設計值,循環物料量少,導致飛灰可燃物含量高。同時,爐膛灰濃度低,降低了爐內受熱面傳熱系數,限制了鍋爐帶負荷能力。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分析運行數據,對熱力計算重新進行了校核,決定對鍋爐進行改造。
3.1 省煤器改造
省煤器分3段,每段設置Φ28 mm×4 mm光管256根,省煤器總傳熱面積為3 228 m2。在保持鍋爐鋼結構支撐系統和汽水連接管道不變動的情況下,將原省煤器光管管系更換為螺旋翅片管系,增加省煤器換熱面積約20%,從而實現了降低排煙溫度的目的。
3.2 高溫過熱器改造
高溫過熱器布置于尾部對流煙道,屬對流式過熱器,共294根管子(Φ38 mm×5 mm),總傳熱面積為983 m2。在高溫過熱器最上層蛇形管的上部增加1個管圈,增加換熱面積120 m2,同時將高溫過熱器出口集箱整體上移800 mm,提高了主汽溫度。
3.3 屏式過熱器改造
屏式過熱器懸掛于爐膛上方,屬半輻射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共有6片,每片設有26根管子(Φ42 mm×6 mm),總傳熱面積為166 m2。將每片屏式過熱器由26根管子增加至30根管子,換熱面積增加了26 m2,提高了主汽溫度。
3.4 水冷系統改造
增加水冷系統傳熱面積是降低爐膛溫度的有效手段。水冷系統除爐膛四周水冷壁、風室水冷壁外,在爐膛上方還布置了3片懸吊的翼型水冷壁,每片水冷壁有20根管子(Φ60 mm×5 mm),水冷系統總換熱面積1 829 m2,每片翼型水冷壁換熱面積58 m2。將翼型水冷壁下部向下加長2.9 m,并將每片水冷壁管子增加至24根,每片水冷壁可增加換熱面積20 m2。翼型水冷壁換熱面積和吸熱量增加后,可降低爐膛溫度,避免高負荷時鍋爐床層結焦。
3.5 中心筒改造
鍋爐物料分離系統采用高溫旋風分離器,影響分離效率的因素很多,除旋風筒結構、粉塵粒徑、粉塵濃度及分離器運行參數外,中心筒結構尺寸對分離器的影響也很大,直徑越小,分離效率越高,但壓力損失相應增大,一般取旋風筒直徑的30%~50%。為了提高分離效率,將中心筒由Φ2 100 mm縮小至Φ1 900 mm,提高了循環倍率和爐膛差壓。
改造后,對2臺鍋爐進行72 h性能測試,改造效果如下: ①在額定水溫度、不同負荷下,排煙溫度在130~140 ℃,排煙溫度比改造前明顯下降,下降幅度在20 ℃左右;②爐膛差壓明顯提高,由原來的400~500 Pa提高至1 030 Pa;③鍋爐出力可以達到額定負荷,床溫980 ℃,比原來降低70 ℃;④飛灰可燃物質量分數為10%~12%,比改造前降低了3%~5%;⑤在額定給水溫度和額定負荷下,主汽溫度能夠達到額定值540 ℃。
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鍋爐各項運行數據達到設計參數,熱效率可提高1.2%,全年節約煤炭折標煤為4 500 t,達到了預期的改造效果。
歡迎訂閱2017年《化肥工業》
《化肥工業》雜志是經原國家科委、原化工部批準,由上海化工研究院編輯出版的全國性刊物,主要報道內容有:氮肥、甲醇、煤化工、磷肥、鉀肥和鉀鹽、復混肥(專用肥)、新型功能性肥料企業的技術改造、節能降耗、生產管理、應用等方面的經驗;國內外化肥工業現狀和有關的科研成果及發展趨勢綜述;化肥企業開展多種經營、搞活企業的成功經驗;化工機械、儀器儀表、計算機應用;化學分析、科學施肥、安全生產、三廢治理及其綜合利用等。《化肥工業》連續多次被選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從1996年開始摘錄本刊內容。
《化肥工業》為雙月刊,大16開,72頁,國內外公開發行,雙月的28日出版。國內每期定價8.00元,全年定價48.00元,郵發代號4-232,請廣大讀者前往當地就近郵政局辦理訂閱手續。國外訂閱處: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國外發行代號:BM4593。也可以直接向本刊編輯部訂閱。歡迎國內外各單位和各界人士訂閱。
地址:上海市云嶺東路345號 郵碼:200062 電話:(021)52500962 52815377×1102
《化肥工業》編輯部
2016- 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