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葦
青蛙移民
在南方水塘里,有一只青蛙,它年輕、孤單、充滿夢想。雖然它的命運比井底之蛙好多了,但這個水塘還是太小了。至于外面的世界,它更是一無所知。為了擺脫孤獨,它不停在水中游來游去。它的歌聲熱烈而憂傷,帶著一點自暴自棄,猶如一場青春熱病。日月倒映在水面,它要把它們銜住,吞服下這治病的藥片。但每次都碎了,這使它感到傷心。
終于有一天,這只青蛙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離開水塘,去遠方流浪。它下定決心,奮力一躍,跳向遠方,跳向干旱的內陸。這一跳是命運的轉折,一個新天地在眼前敞開了。在沙漠與戈壁、草原與綠洲之間,它快活地跳來跳去,領略了神奇的異域風光,與林蛙、蟻螄、戈壁蟬交上了朋友,感到心情舒暢、自由自在,有點樂不思蜀了。
時間長了,飲水成了最大的難題,雖然這個地區不乏溫泉和山溪。草原和綠洲還好一些,尤其當它在沙漠戈壁旅行時,總是焦渴難忍,有時發現一些水坑,但渾濁的苦水總令人大倒胃口。綠色是那么少,沙漠總是無邊無際。它的皮膚干裂如糙紙,體內的水分在一點點蒸發。這樣下去,遲早會變成木乃伊的。它感到自己擺脫了水的囚禁又進入了干旱的監獄,不禁為自己擔憂起來。
“請保持蛙皮的濕度?!彼肫馉敔數臓敔數奶嵝选TS多青蛙因為不能保持這種濕度而過早地死掉了,它不想重蹈它們的覆轍。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童話,一位王子因為缺乏三天的等待和耐心燒了青蛙公主的蛙皮,他必須找到狠毒的巫婆的針尖(她的命根)并折斷它,才能使美麗的公主重獲自由。而針尖在一只蛋里,蛋在鴨子體內,鴨子在兔子肚子里,兔子在一只石箱里,石箱在一棵高高的橡樹上……盡管王子最后贏了,但人類往往是無法與巫婆的針尖抗衡的,更何況一只小小的青蛙。它知道,它的水猶如一枚針尖,只有找到它,才能獲得心愛的“青蛙公主”。上帝考驗自己的時刻來到了。
……這只移民青蛙后來憑借自己的力量頑強地在沙漠里生存下來了。這實在是令人吃驚的事。據說它發明了一種魔法,能在空氣和石頭里采集水分。當它一心一意思念家鄉時,水會主動來到身邊。它總能源源不斷地從自己體內分泌出水分。即使在最炎熱的夏季,它的蛙皮也是濕漉漉的。究竟為什么會這樣,至今仍是一個謎。
白樺樹
樸樹的《白樺林》我百聽不厭,它是關乎青春、愛情、戰爭和死亡的。白樺樹的形象已和俄羅斯精神融為一體,以至于每當我們提到白樺樹,就會不由自主想到俄羅斯,想到俄羅斯大地和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俄羅斯詩歌、音樂、繪畫藝術中,獻給白樺樹的作品可以車載斗量。白樺樹扎根于俄羅斯大地的遼闊、寒冷和苦難中,它理解母性、人道、悲憫的力量和要義。秋日里,它金色的樹冠是不滅的精神圣火,令人想起曼杰斯塔姆的詩句:“黃金在天空舞蹈/命令我歌唱。”到了寒冬,它屹立在茫茫雪原上,光禿禿的枝椏是刺向天空的長劍,而挺拔不屈的軀干是偉大精神的化身。
俄羅斯靈魂曾在荒原上放逐、流亡,最終找到一個妥貼的歸宿:棲息在圣母和始母般的白樺樹上,寓居于白樺樹銀柱般的軀干中。
普里什文稱白樺樹是“由樹干的專權統一的一個國家”。他贊美它的貞潔白凈,“越到上面,樹皮白凈得就像人的臉。”與此同時,他也注意到白樺樹的死亡特征:“白樺樹是從內部開始腐爛的,你還一直將它的白樹皮當作一棵樹,其實里面早已是一堆朽物了。這種海綿似的木質,蓄滿了水分,非常沉重。如果把這樣的樹推一下,一不小心,樹梢倒下來,會打傷人,甚至砸死人。”
白樺是北方的樹,是大地上的“指北針”。在新疆,天山以北多白樺,尤以阿爾泰山區居多。一位新疆的植物學家跟我講過與白樺樹有關的兩則故事:
有一個人,不相信白樺樹在南方種不活的說法,一次出差,從北方帶回一株白樺樹苗,種進了南方自家的庭院。他精心呵護,勤于澆灌,知道白樺樹是喜歡寒冷的,夏天還給它喂冰。白樺樹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但他發現,這株樹遲遲不肯長大,而且它的樹冠、葉子都朝向北方,枝干也向著北方明顯地傾斜、彎曲……
另一則故事就有點玄乎了。有人費盡千辛萬苦,將阿爾泰山谷的幾株白樺樹移栽到喀什綠洲。移栽成功了,樹也長得挺拔,枝繁葉茂的。但是有一天主人發現,樹突然不見了,連根都沒有留下一截。主人十分生氣,認為是被誰偷去當柴燒了,在喀什綠洲,本來就燃料奇缺。時間一長,他慢慢忘了這件事,不再去追究。一年后,他去阿爾泰旅行,又來到生長大片白樺樹的山谷,發現有幾株白樺樹不停地在搖擺、點頭,還沖他微笑呢。他好生奇怪,走過去一看便大吃一驚:它們正是他移栽到喀什的幾株!移栽時還在它們身上做了記號,刻有自己的名字呢。這一發現差點使他昏了過去,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他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最后斷定白樺樹是自己跑回來的。從此以后,他逢人便講這幾株傳奇的白樺樹的故事:白樺樹是太思鄉了,才偷偷跑掉的……請想一想,如果它們是步行回去的,從喀什到阿爾泰,近兩千公里的路,不知要走多長時間啊。搭乘火車,再倒汽車,還得逃票,路上又缺水……當然,也不能排除它們飛回去的可能。他說。
阿凡提
“我的腦子不夠用了,是不是得了人們所說的老年癡呆癥?”阿凡提想,“唉,從前是我騎著毛驢周游世界,如今我老覺得是毛驢騎著我。人老了,世道也變了?!?/p>
阿凡提坐在院子葡萄樹下胡思亂想,將一塊咬不動的干馕泡進茶水中。這是太陽很好的一天,空氣里飄浮著嗆人的塵埃,還有令人頭暈的沙棗花香。他的伙伴,那頭著名的毛驢,正在享用一小堆嫩綠的苜蓿,一副心平氣和的樣子,看來對自己的現狀比較滿意。在老而丑的毛驢身上,阿凡提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禁有些吃驚。
想想從前,自己是何等的風光!戴著漂亮的纏頭,穿著瀟灑的袷袢,留著翹翹的胡子,騎著毛驢走遍中亞的村村寨寨。他將歡笑帶給人們,人們也視他為幽默、智慧和正義的化身。國王請他做座上賓,為的是聽他講有趣的故事,被嘲弄過的伯克對他畢恭畢敬,受了委屈的窮人請他主持公道,婦女們對他眉目含情,頻送秋波。孩子們跟在毛驢后面,叫著他的名字,唱著好聽的兒歌。各地的“小阿凡提”紛紛登門拜訪,向他請教智慧和辯術。那時腦子太靈光了,如同上了油的齒輪,一秒鐘不知要轉多少圈,智慧彌漫在四周的空氣里,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智慧用過了頭,如今只剩下一點殘羹剩湯?!?/p>
阿凡提喝著泡了馕塊的茶水,感到自己的機智和聰明正在失效,快要過期作廢了。“幽默大師”這頂帽子過于沉重,壓得他有點喘不過氣來。他拍拍自己的腦門,摸到了里面的愚鈍和麻木。偶爾,人們還會向他請教一些簡單的問題,類似小兒科的十萬個為什么,好像要測試一下他的智力水平。阿凡提總能聽出里面的嘲諷,這使他憤怒,而脫口而出的回答又不能使自己滿意。而且,一旦將生活的嚴峻與輕巧的機智混為一談,就變成了偷懶行為,有時還會把事情搞糟。一天,他正靠在墻角曬太陽,小孫子慌慌張張跑過來說:“爺爺,爺爺,一只大老鼠掉水缸里了,把它捉出來打死吧?!卑⒎蔡釕械脛訌?,隨口說:“把貓放水缸里去就行了。”小孫子果真把貓放進了水缸,結果被他奶奶,阿凡提的老婆,毒打了一頓。想想自己的一生,這樣的荒唐事還少嗎?現在他老了,有了一點宗教的虔誠感,不像以前那樣尖酸刻薄了,對一切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體諒,想想自己的慣用手法:嘲諷、挖苦、詭辯、裝傻、賣關子、偷換概念等等,實在是雕蟲小技,不足為道。……想到這里,他突然對自己厭恨起來。
真正使人感到人生無常和自身渺小的是他想到了死。他已經隱約聽到死亡的腳步聲了。從前他喜笑怒罵,對死亡都敢于嘲弄,更不要說懼怕生活了。記得很早以前,有人問他,世上的人為什么不朝一個方向走,而朝四面八方走去呢?他對自己的回答是滿意的:“世界好比一條搖搖晃晃的大船,人們如果不朝四面走,而往一個方向去,就會把船踩翻,將自己淹死?!爆F在,世上的人們為了保持大船的平穩,繼續在朝四面八方走去,而對于我阿凡提來說,前面只剩下一個方向──死亡的方向?!拔页@個方向走去,遲早會把自己這條搖搖晃晃的小船踩翻的……”
阿凡提胡思亂想著,將碗底被茶水泡得松軟的馕塊送進嘴里,慢慢地咀嚼。這時,他的老婆在里屋喊了起來:
“阿凡提,阿凡提!”
“啥事?”
“家里沒油了,快去打一碗油回來,我要做油馕。”
“死老婆子,叫喊啥。我這就去?!?/p>
阿凡提嘟嘟嚷嚷站起身,端著碗,向巴扎走去。他走得顫顫巍巍,搖搖晃晃,幾次停下來,想:“莫非世界真的變成了一條船,害得我走不穩當了。”手里的粗陶碗,變得像鉛一樣重。現在,即使干一件最輕的活,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氣。他天生瘦弱,力氣小,不愛干農活,成天東游西逛,走村串巷,就成了一個逗樂者,一個耍嘴皮子的人,看來這是安拉的旨意。
巴扎上很熱鬧。男男女女擠成一堆,人聲鼎沸,驢馬嘶鳴。塵土的氣味,牲口糞便的氣味,烤肉抓飯的氣味,南亞來的劣質化妝品的氣味,混合在一起,被中午強烈的陽光一攪和,把阿凡提搞得頭昏腦脹,暈暈乎乎的。不時有人向他打招呼,但只是禮節性的問候,他看出了別人憐憫自己的眼神,心中有些不快。再不像從前,只要他一出現,就會明星一樣被團團圍?。骸鞍⒎蔡幔v個故事吧。”“阿凡提,講一個最好聽的。”人們崇拜他,陶醉在他的故事中,總是久久不愿離去?!爱斘以俨荒芏喝税l笑,就變成了一個廢物?!边@一點盡管讓人難過,他還是能想通的。在患病隱居鄉村多年之后,世道的確變了,如今掙錢做生意比聽故事更重要,偷偷享樂代替了與人共享,慢慢地,也自然而然地,人們就把他淡忘了。
阿凡提擠到油攤子跟前。賣油的大聲吆喝著,好像他的油是世上最好的。他往阿凡提的碗里裝滿了油,還剩了一點,便問:“阿凡提,這一點油倒在哪里呢?”
阿凡提愣了一下,身邊的確沒帶別的器皿。他急中生智,將手里的碗翻過來,指著碗底說:“喏,就倒這里吧?!蓖肜锏挠腿乖诹说厣希瑖^的人哄笑起來。
阿凡提沖周圍的人笑笑,若無其事地離開了油攤子。他小心翼翼端著碗底那點油,像端著一件什么寶物,生怕它摔了,潑了。一路上走得很慢,花了相當于來時三倍的時間。剛進家門,他老婆一看便問:“怎么才打這么一點油?”阿凡提急了,連忙解釋:“碗里還有呢?!彼麑⑼胗址诉^來,碗底僅有的一點油也潑在了地上。
老婆見狀,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大罵阿凡提是苕子(傻子),是天底下最沒用的貨。
阿凡提站在那里,端著碗,翻來倒去看了好幾遍。突然,他大笑起來。他已經好長時間沒有這樣笑了。他笑得彎下了腰,流出了淚,掉了一顆牙。他笑得使老婆害怕,停止了哭鬧,傻呆呆地看著他。他笑得房子發顫,不停地搖晃。他笑得嚇飛了樹上的鳥,笑得那頭老驢亂踢蹄子,驚跳起來……
呵呵,我的阿凡提故事講完了。作為一名智慧人物,阿凡提在新疆和中亞、西亞地區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則小故事,權當是虛構吧。但虛構要有虛構的真實,因為我聽一位哈密老人說,阿凡提的臨終遺言是:“生命是珍貴的油,碗里碗底的,全給我潑完了。”不信,你可去哈密打聽打聽,那里有一座阿凡提麻扎(墓地)。
邊境
一只羊出生在A國和B國邊境的一個山谷里。它從小就沒有了媽媽,成了孤兒,在邊境附近四處流浪。有時,它白天去A國的草場吃草,晚上回B國去睡覺。有時,它白天去B國那邊吃草,晚上又回A國睡覺。它是一只沒有國籍的羊。
因為是一只沒有國籍的羊,A國和B國的人都想抓到它,煮在鍋里,美美地吃上一頓清燉羊肉。所以它整天擔驚受怕的,晚上常常睡不好覺。
一天,當這只羊在山谷里喝水的時候,A國的一個牧人和B國的一個牧人都發現了它。兩個人幾乎同時抓住了它。
這兩個牧人是世界上最粗暴的家伙,他們抓住羊的腿,使勁的爭搶、拉扯,相互還用臟話對罵。他們用出了吃奶的力氣,羊就被撕成了兩半。
撕成了兩半的羊來到天國,請求上帝將它們縫合在一起。
上帝是一位高明的裁縫,他用金線、銀線將分成兩半的羊縫合在了一起。如果不仔細看,傷口是發現不了的。分成了兩半的羊變成了一只完整的羊,又活蹦亂跳了。
羊十分感謝上帝,同時請求上帝賜給自己一個國籍。
“國籍?”上帝顯然對這個詞有點陌生。因為它是人類的發明,而不是上帝的創造。
羊眼淚汪汪地說:“如果沒有國籍,人還會把我撕成兩半的?!?/p>
上帝輕輕嘆了口氣。他回憶道:“我創造世界的時候,起先人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地球是他們同一個國家。但人是有貪欲有野心的動物,他們開始建造一座塔,想到天國來搶我的位置,自己做上帝。我看到塔越修越高,穿過云層,快要夠到天國了。我就讓修塔的人說不同的語言。他們相互之間聽不懂對方的話,塔就修不成了,只好停工。這樣,地球上就有了不同的語言,有了不同的語言就有了不同的國家,也就有了邊境,有了國籍,有了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敵意與戰爭……”
上帝說完這番話陷入了深思,顯得有些悲傷。
上帝沒有答應給羊一個國籍,因為天國是不需要國籍的?!皝戆桑⒆?,留在我身邊吧。再也不會有人傷害你了。”上帝對羊說,憐愛地摸了摸它的腦袋。
這只羊至今仍生活在上帝的身邊,在上帝美麗的草場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然而每當它透過天國的窗戶望下偷看地球時,它看到了那條將自己撕成兩半的邊境。上面已拉上鐵絲網,部署著坦克、大炮和全副武裝的士兵。這時羊打了個寒噤,感到那條邊境像一道無形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自己身上,使縫合的傷口裂開,重新流出了鮮血……
酒鬼
一
有一個山村的人嗜酒如命。每年大雪封山之前,村里總要存上幾噸白酒,以供整個冬天享用。有一年的冬天特別漫長,幾噸酒喝完了,雪還沒有融化。村人憋不住了,每個人臉上一副無精打采、失魂落魄的樣子。終于有一天雪化了,路通了,全村男女老少坐著雪橇,趕著馬車,飛一樣來到鄉政府所在地,把幾個小賣部的酒喝個精光。真是救命的酒啊!鄉的街道上,躺著的、坐著的、抱著電線桿的、扶墻而行的、搖搖晃晃走著的、胡言亂語唱著的,是整整一村的人!
村里酒鬼多,狗也多。狗幾乎認識村里的每一個酒鬼,吃了他們的嘔吐物,也是步履踉蹌,一副醉態。一位內地游客來到這個山村,他有晨跑的習慣。一大早,全村還睡著,他就起床開始跑步。狗們聽到動靜,紛紛醒了。一看是位陌生人,就圍了過來,對著他狂吠不已,大有把他撕碎、吃掉的架勢。這位游客受了驚,有些害怕。但他畢竟是個聰明人,靈機一動,就裝成一個酒鬼,搖搖晃晃、踉踉蹌蹌地在原地打轉。狗們一看,“哈,自己人!”就四下散開,各睡各的去了。
二
兩個酒鬼住在一個村里,是好朋友。常常煮一個羊頭或炒一份大盤雞,坐在一起喝酒、劃拳、聊天,真可謂一日不見如三秋。他們的村子在北疆山里,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地上的積雪沒到了胸口。兩個好朋友的房子相隔數百米,但他們無法到對方家里喝酒,一起快樂了。兩個人都哀聲嘆氣、罵罵咧咧,詛咒著這該死的大雪。
雪地上兩顆遙遙相望的腦袋忽然不見了。當他們再次走出家門時,裝備幾乎是一致的:一手握一把鐵锨,另一只手提著紅柳筐,腰間別著一瓶酒。他們相互瞄了瞄,開始挖洞。他們挖呀挖呀,揮汗如雨,氣喘吁吁,也顧不得休息一下。在雪洞的中央,兩個好朋友終于準確地相會了。他們緊緊地擁抱,掏出酒瓶,劃拳,干杯,訴說著離別之苦,為重新找到的快樂流下了眼淚。
三
巴圖是一個小縣最好的音樂家,性格快樂、豪爽。他有一副好嗓子,會彈奏的樂器多得數不清。人們把他視作天才。巴圖貪杯,酒量大,一次能喝兩瓶,但每喝必醉。有一年也是冬天,巴圖在朋友家喝酒,到半夜喝醉了,騎著他那輛破自行車,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回到了家門口。妻子生氣,反鎖了門。巴圖迷迷糊糊敲了兩下門,就躺在院子雪地里睡著了。第二天一大早,妻子起來掃雪。開門一看,雪地里躺著一個人—是巴圖!臉凍得青紫,呼吸微弱,身上已沒有多少熱氣。妻子趕緊叫來救護車,送首府大醫院搶救。巴圖死里逃生,終于活過來了。醫生說:巴圖命大,幸虧這晚最低氣溫是零下十二度,再冷兩三度,就沒命了。但巴圖夠倒霉的:左手五根手指全部凍死截掉,右手也只保住了大拇指和食指,露在外面的一條腿被割去了一層死肉,現在走路還一瘸一瘸的。
時間過去了好多年,巴圖死不改悔,依舊貪杯,缺乏節制。也依舊快樂、豪爽,歌聲不斷。在人們心目中,巴圖是傳奇人物。因為憑著光禿禿的左手掌和右手的兩根指頭,他仍是當地最好的音樂家。
四
我有一個朋友,是有名的酒鬼。他的特點是酒后十分糊涂,常鬧笑話。有一天晚上他照常喝醉了,好不容易找到家,勉勉強強進了門。妻子已經上床,聽到響聲,也沒有當回事。但過了半個多小時,還沒有他的動靜,不見他進臥室來,覺得十分奇怪。她起來一看,差點把自己笑死:原來他們家進門是一堵墻,墻上有一面鏡子。那個酒鬼,也就是我的朋友,把發亮的鏡子當作了通向臥室的通道,頭抵著鏡子,微閉著眼,正原地踏步地向前走呢。
五
一個酒鬼半夜大醉而歸,到了家屬院,找不到單元門,于是他在院子里大聲嚷嚷:“我是……誰家的?我是誰家的……?。俊焙傲税胩?,沒人理他,也懶得理他。他那壞脾氣的老婆睡得沉,也沒聽他的“失物招領”通知。結果那天晚上,這個酒鬼被一個一直愛他但一直找不到表白機會的另一個女人領回了家……從此,兩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六
有一個酒鬼喝酒喝死了。家里人把他埋了,在墳頭上倒了大量白酒,邊倒邊說:“喝吧喝吧,干脆喝個痛快吧?!?酒鬼的靈魂在墳墓里高興得手舞足蹈?;钪鴷r,家里人可從來沒有對自己這么好過,總是管這管那的。他們常常在酒瓶中兌水,還哄他是原裝的。為了喝酒的事,老婆三天兩頭大吵大鬧,跟他離了婚,嫁了個麻子。這一肚子的苦水現在終于可以倒完了。
這個酒鬼的靈魂后來在與別的酒鬼靈魂座談時說:“唉,早知家里人如此慷慨,我還不如活著時多死幾回。”
懸浮教堂
《馬可·波羅游記》記載了這么一則故事:在葉爾羌(今莎車)有一座圣約翰教堂,教堂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一根中央圓柱上,圓柱底下的一塊方形基石是從一家清真寺搬來的。后來,伊斯蘭教在這座城市日漸興盛,穆斯林要求歸還那塊基石?;酵絺冊敢獬鲋亟鹳r償,遭到拒絕。穆斯林的真正用意是希望這座教堂從此傾斜倒塌。基督徒們陷入了困境,急得一籌莫展,只有含淚祈求圣約翰顯靈。歸還基石的那天到了,教堂的中央圓柱突然騰空而起,離地面有三尺多高?;∽吡?,中央圓柱仍高懸在半空,穩穩地承載著整座教堂的重量。馬可·波羅說,當他經過葉爾羌時,這座圣約翰教堂仍奇跡般地懸浮在空中。
懸浮教堂的故事準確而形象地說明了基督教在中亞傳播的多舛命運。它承載了自己的重量、人類的祈求和苦難的淚水,但它只能懸浮在空中,在西域找不到一個地方扎根?;降幕ǘ湓诮Y出果子之前就夭亡了,凋零了。
早在公元6世紀,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教派”)就經波斯傳入中亞和新疆地區,然后經新疆傳到內地。在吐魯番高昌、吐峪溝等地,均發現了唐宋時期的景教壁畫以及用敘利亞文、粟特文、中古波斯文和回鶻文撰寫的景教經典殘卷。無疑,吐魯番曾是中亞景教的中心。當時高昌城內,景教徒與佛教徒、摩尼教徒和平共處,在各自的寺院靜心修行,心中充滿了信仰的熱忱。留傳至今的景教殘卷大多無法破譯、解讀,但一些景教贊美詩一度在民間流傳甚廣。有一首贊美詩顯然融合了新疆民歌的本土特征—
從那野杏樹長刺的樹枝中,
從那年老的女人中,
至善的上帝,解救我們!
景教在新疆存在了一千多年,盡管線索模糊,時隱時現,而且未形成大的傳播面,但持續力之久足以說明它是一種有活力的宗教。即使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下令滅教,三千多外國僧人(其中有不少景教徒)被迫還俗之時,新疆景教仍比較盛行,只是大多數“東方之幼童”(景教徒自稱)開始潛隱于民間尋求庇護。19世紀中葉后,景教在新疆徹底消失了。估計有相當一部分景教徒改信了伊斯蘭教,還有一部分加入了傳入的基督教、天主教行列。
半個世紀后,基督教正式登陸新疆。1894年7月,一小批瑞典人到達喀什噶爾。他們的領隊是傳教士拉爾斯·艾瑞克·豪格伯格。他有多年在俄羅斯、高加索和波斯傳教的經歷,因此成了在新疆的瑞典傳教團的創始人。傳教活動以喀什噶爾為中心,一度擴展到英吉莎、莎車、庫車、烏魯木齊等地。傳教團通過辦福音堂、孤兒院和教會醫院,贏得了部分當地居民的信任和好感。他們致力于將《圣經》、《贊美詩》翻譯成維吾爾文,為此在喀什建起了鉛字印刷所,這是在新疆最早出現的一家印刷廠。然而要在一個伊斯蘭教已根深蒂固的地區傳播基督教,其難度可想而知。瑞典傳教總會在1910年12月發表的白皮書中說:“東突厥斯坦(新疆)是一個困難的地區。改信基督教的人很少,(傳教團)最成功的活動是治病。這類活動每年有增無減。”當時,去喀什老城基督教堂做禮拜的當地人總共不到十個,大部分教徒還是生活在喀什的歐洲人。
瑞典傳教團后來被迫改變了工作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孤兒院和教會醫院上,也即救助孤兒以及為當地人治病。慈善事業有時也是一種無奈,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傳教團團長豪格伯格是一個多面手,他經常在教會醫院為當地人做手術。他還是位出色的木匠和建筑設計師,會做漂亮的西式家具,為此英國人把修建駐喀什噶爾領事館新館的任務交給了他。最典型的例子是女傳教士洛維薩·恩娃爾,她獨自在庫車傳教二十二年,沒有發展幾個基督教徒,整天與一只波斯貓為伴。二十二年中,她的主要工作是治病救人,變成了一名奔波于城鎮和鄉村之間的“赤腳醫生”?!霸谀锹L的隔絕生活期間,她最害怕的是被葬在穆斯林中間。”(貢納爾·雅林:《重返喀什噶爾》)1935年她得了一場大病,逃離了庫車,死在塔什干至莫斯科的列車上,后來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這一天是10月16日,離她七十歲生日還差兩天。
1938年,由于局勢的持續動蕩,更因多年傳教未獲顯著成果,瑞典傳教團和分散于各地的傳教士全部撤離了新疆。
關于宗教融合,列維—斯特勞斯的觀點十分獨特,他在《憂郁的熱帶》中說,佛教與基督教都具有一種女性特質,特別是佛教,把寧靜看作是一種融合:與女人融合,與全人類融合,把神性表現成一種無性的面貌。而伊斯蘭教采取的是相反的步驟,沿著男性取向發展?!叭绻了固m沒有出現的話,西方世界有可能與佛教世界進行一項緩慢的互相滲透影響,會使我們的基督教化程度更加深化?!币了固m教以強有力的男性姿態隔離了東方和西方,使基督教與佛教的融合成為不可能。
回顧景教與基督教的傳播史,在西域大地,在中亞天空,有太多的懸浮教堂,太多懸浮的傳教士。他們沒有自己的基石,在這塊土地上逗留過、努力過,但扎不下根,然后像沙粒和云煙,隨風無影無蹤地消散了。
天上的水和淚
正午陽光下的雪崩:博格達的重金屬搖滾。冰川的融化,滴滴清冽的雪水,則是天山的低吟淺唱。這是強音之后的低音和弱音,如同豹尾虎齒西王母的長嘯化為一縷縷不易覺察的嘆息。人間的耳畔仍回響著一位憤青的搖滾:“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淚?!薄渡胶=洝泛汀赌绿熳觽鳌氛Q生得太早了,來不及收錄這句箴言。時隔三千年之后,一位當代憤青仿佛替西巡的天子說出了愛的誓言和驚人的表白。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淚”?問題是,并且常常是:水和淚,一起汩汩涌出,以便我們同時啜飲;水和淚,有著同一個高寒而荒涼的源泉。水和淚,需要一起選擇,一起朝拜。—最終分不清:哪是山的水,哪是山的淚。搖滾歌手熱衷于抽刀斷水的游戲,固執地分開了水和淚的界限,通俗歌手則像一個和事佬,努力將它們變成一滴苦澀的抒情:“有人說,高山上的湖水是留在地球表面上的一滴眼淚……”由此看來,通俗歌手的憂傷不亞于搖滾歌手的憤怒和深情,正如群山的嘆息每每蓋過孤獸的長嘯。這是自然的真相、生活的現實。
曾經,山羊們背負磚瓦去山上建筑廟宇、道觀,它們選擇了佛光呈祥的一個山洼,以便建立起一個精神海拔,與大自然海拔比拼一下?,F在,一滴水離開了一塊冰,也就是說,一滴水卸下了冰山大廈的一點負荷、一片磚瓦。所以,冰山大廈一點點輕盈起來,在慢慢升高,如同三峰插云、三位一體的懸空寺。我在烏魯木齊的二十年,從各個角度去觀察,這個懸空寺還在一年年升高。幾年前在拉薩,布達拉宮也給了相似的“錯覺”—每天經過時,總覺得它比前一天高了些。
我難于描述一滴冰川水的旅途,難于描述它的流浪生涯。或許大致情況是:一滴水離開了一塊冰。一滴水向一朵雪蓮花揮手告別。一滴水(冰川水)遇到一滴泉水,將它帶在身邊。一滴水乘著白樺葉漂流。一滴水騎著浪柴飛流直下。一滴水融入湖中。一滴水跳下懸崖,摔疼了自己。一滴水帶走山谷里的羊群、風滾草和蘇鐵化石。一滴水走過特納格爾—物阜民康之地。一滴水穿越麥田、向日葵、啤酒花、葡萄園……此時,一滴水如果還是一滴水,是一個幸存者,終將消失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但在流浪的中途,它有一個漫長的逗留—仿佛一滴水的猶豫變成了一個湖:一池懸浮半空的憂傷。
所謂池在天上、天在池中,恰恰說的是:水在天上、天在水中。云朵、飛鳥、森林、群山倒映在一滴水中,被一滴水收藏了。然后,通過一滴水,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云朵、飛鳥、森林、群山,看到了一個敞開的世界,甚至看到了雪豹的飛翔、峰巔的光芒和天上的瓊樓玉宇。一滴水是有記憶的,因為在天山瑤池,一滴水就是一個記錄、一部編年史:從遠古到今天,從神話到新聞,從穆天子與西王母神秘的約會到現代版的殉情故事。所有的向死而生,所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所有的蝴蝶與毒藥,在今天即使駕八駿日行萬里,也是太慢了。一滴水被自己的履歷與經驗、夢境與傳奇修改,變成懸浮半空的一滴淚!一滴蔚藍的淚!
一部液體編年史中,水的遺骸漂向沙漠,水的遺址卻留在了半空。
一滴水中,有過去,有現在,有一個曖昧的未來。
一滴水中,有許多水滴的靈魂,許多淚水的嗚咽……
時光苒荏,群山巍峨。我們對天山的眺望是對一滴水的眺望,對博格達的祭拜是對一滴水的祭拜。關于東、西小天池是王母娘娘洗腳盆的表述過于惡俗,無異是對博格達神靈的一次惡搞和戲弄。面對天上美景、人間創傷,言語的失敗總是令人羞愧難當。現在有了一個擺脫遮蔽的比喻:倘若大天池是一顆大淚珠,東、西小天池則是陪伴它的兩顆小淚珠,或是天山臉頰上兩道嫵媚的淚痕。我相信,這樣的表達并非出于修辭和感傷的需要。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淚?!鄙接袦I,正如山有水。當水和淚不再是現實,而是一個遙遠的傳說,我們的瓦罐碎了,我們的眼睛干涸了。而在不久的從前,作為天山子民和博格達遺民,“天上的水”和“你的淚”,我們曾經一道擁有并一飲而盡。
魔鬼城
魔鬼城又叫風城,是一種雅丹地貌。它是風的杰作,時間的遺贈。
風是一位雕刻大師,把荒原上裸露的土丘、山體雕琢得奇形怪狀、千姿百態,如同中世紀的古城堡,又如惟妙惟肖的象形群雕。從這些風蝕地貌的造型中,你可以看出各種各樣的形象:人物、動物、建筑、城池、森林……。有一種彩色雅丹地貌,色彩斑讕,令人眼花繚亂,猶如凝固的火焰,更像童話中的美麗城池。它一般不叫魔鬼城,而稱之為“五彩城”、“五彩灘”等,但我總覺得這些稱謂還是比不上陰柔、明麗的“雅丹”。魔鬼城是雅丹地貌中最為陰森的一種,顏色單調,幾乎是一律的灰黃色,它死氣沉沉的樣子令人想起魔鬼的居所。
從前絲綢之路的旅行者,常常把魔鬼城與駱駝聯系在一起。這看起來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然而駱駝作為沙漠之舟,它嶙峋怪異的造型的確像雅丹地貌一樣遵循了風力雕琢的法則。由于極度的疲憊和干渴,旅行者產生了幻覺,會指著魔鬼城說:“駱駝!駱駝!”把魔鬼城當作了一匹匹靜臥的駱駝。他們同樣會吃力地望著自己的駝隊,喃喃而語:“雅丹……雅丹……”把駝群視為走動的雅丹地貌。有些沙漠駝隊在經過魔鬼城時一般會繞道而行,心里既害怕又敬畏,因為他們認為,那里是不可侵犯的魔鬼的領地。
克拉瑪依魔鬼城正對著西北方向成吉思汗山與哈拉阿拉特山的峽谷風口,四季狂風不斷。每當大風到來,黃沙席卷,暗無天日。大風在這座方圓十公里的城池內回旋、奔突,發出鬼哭狼嗥般的呼嘯,令人毛骨悚然。蒙古語稱這里為“蘇魯木哈克”,哈薩克語叫“沙依坦克爾西”,意思均為“魔鬼出沒的地方”。風停之時,這里又靜得出奇,仿佛空氣屏住了呼吸,時間停下了腳步。你能聽到蜥蜴和螞蟻爬行的聲音,干旱地面的龜裂聲,甚至迷路的蝴蝶翅膀折斷的聲音……魔鬼城內遍撒著五彩石子,紅的,綠的,藍的,白的,黃的,如同魔鬼遺棄的珍寶和古玩。
在東疆,哈密魔鬼城大得出奇,占地三千多平方公里。它實際上是一個魔鬼城群。從五堡戈壁到羅布泊荒原,分布著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魔鬼城。它的規模在國內首屈一指,實屬罕見。任何人進去轉悠幾天,也只能看到它小小的一部分。更大的魔鬼城躲在人的視野和想象之外。它是一個秘而不宣的、幾乎無法窮盡的魔鬼城。
東魔鬼城的艾斯克霞爾古堡被當地人叫作“破城”,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它位于一處陡峭的崖壁上,遠遠看去與雅丹地貌完全融為一體,仔細一看又具有歐洲古城堡的建筑風格。它究竟是誰建的?有什么用途?至今仍是一個難解的謎團。艾斯克霞爾古堡一帶流傳著許多鬼怪出沒的傳說。據說幽靈時常走出古堡,去荒原上游蕩,吃掉偶爾闖入的羊群。它會劫持漂亮姑娘,帶回古堡去作新娘……
哈密魔鬼城內有幾具露出地面的巨犀化石。海市蜃樓也是不難看到的景象。相傳清代哈密王在這里埋了兩大壇金子,當地農民經常騎著駱駝趕著驢車進入魔鬼城,去尋找傳說中的黃金。瘋狂的尋寶活動持續了兩個多世紀,而黃金依舊不知隱藏何處。。
我去過樓蘭,那里的魔鬼城是樓蘭人的墓地,遠遠看去,像是一座彩色城池。墓室里的寶物大多已經四散,不知流落何處。這是一個常人難于抵達的秘境,卻無法阻止盜墓者躍躍一試的決心。在高高的雅丹上,死者長眠,眺望消失的樓蘭和羅布泊的大荒。樓蘭人的墓室有著精美的壁畫,壁畫上的蠻牛和獨角獸,弓起脊背,仿佛時刻保持著沖向盜墓賊的憤懣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