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新葉
“首先得感謝你們對《巴黎協定》的報道。”這是鄒驥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也是采訪中重復最多的一句話。雖然從事氣候談判工作長達16年,但他覺得國內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知識的普及程度并未得到有效提高。
“大家對氣候變化還是有些誤解,比如很多人認為,咱們的空氣質量這么差,霧霾這么重,就是氣候變化的問題。其實這兩者雖然有關系,卻不是一回事?!编u驥笑道。2016年11月,《巴黎協定》(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這份開啟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的歷史性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行動安排。作為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國政府專家組成員,在長達4年的談判期間,鄒驥看到了一些問題,解決了一些問題,也想到了更多問題。
“這里有兩個誤區”
鄒驥在外的身份是談判專家,在內則擔任著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的職務。當記者來到他的工作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時,他正忙著審議和簽署秘書送來的各項文件。
“去巴黎談判前已經把工作都做了安排,今天專門抽空把文件處理完?!闭诤炞值泥u驥來不及抬頭,對記者連稱抱歉。
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的今天,鄒驥很愿意通過媒體向老百姓解釋一些氣候談判和氣候變化問題,打開他話匣子的就是當下最受國人關注的霧霾。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這是環境污染導致的氣候變化,必然是國際談判中的核心議題。鄒驥卻笑著澄清,“這是兩個最常見的認識錯誤:第一,霧霾跟氣候談判沾不上邊;第二,霧霾不屬于大氣污染”。
看著一頭霧水的記者,鄒驥繼續解釋:“氣候談判,談的是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比如重工業使用礦石燃料后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它們才會造成大氣污染,結果就是溫室效應。而霧霾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尾氣、工地揚塵和家庭燃煤等,其成分大多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p>
由于溫室氣體影響的是全球,而霧霾只是局部地區污染物,尤其是京津冀的“土特產”,所以氣候談判不是讓各國減多少PM2.5,而是減多少二氧化碳和甲烷?!氨本┑撵F霾人家不認為是全球的事,而是你們國家自己的事。”
至于戴口罩能否減輕霧霾對身體的危害,鄒驥表示大部分是人的心理作用,雖然口罩多少能隔離一點,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案綦x效果取決于口罩的致密程度,越密越有用,可太密你就窒息了。而且戴口罩空氣不流通,多憋得慌啊?!?/p>
歸根結底還是要根治環境污染。在這方面,鄒驥覺得人們應該樹立起正確意識,因為這與生活息息相關。但經過實地走訪后,他發現很多人在這個話題上存在僥幸心理,只索取利益卻不想承擔相應的義務。
“很多小工廠不愿意減排,覺得那么多污染源,憑什么說是它排的。另一方面,又怕自己減排別人卻不減,搭了自己的順風車。”鄒驥說,“人們也是一邊抱怨霧霾重,一邊又要開車。大家總覺得空氣不好是政府的責任,跟自己沒關系?!甭撓档饺涨熬W上賣空氣的新聞,他覺得盡管這是個噱頭,卻值得深思?!傲己玫目諝赓|量是一種商品、一種服務,大家應該樹立起這種觀念。你掙再多錢,空氣不好,你也不會喜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都得從自身做起。”
轉變消費意識是鄒驥反復強調的一點。在他看來,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而且對氣候環境好轉直接有效的辦法?!氨热缯埮笥殉燥?,兩個人三菜一湯足夠了,不要為了體現自己有錢,十個菜八個菜地上;車子就是個代步工具,開個1.4升排量的就行了,3升、4升太大?!编u驥說,“《巴黎協定》離老百姓并不遠,別看它是國家之間的政治協定,落實下來也就是這些小事?!?/p>
談判桌上下的較量
談到國際上的責任和義務,鄒驥氣不打一處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是衡量一個國家責任大小的重要依據,排放量多的國家應率先減少今后的排放,為抑制氣候變化做出努力?!帮@而易見,從工業革命至今,西方國家是排放主體。但它們想盡各種理由逃避責任,美國就是代表?!编u驥憤憤道。
2012年,《巴黎協定》談判在南非德班開啟。在首次締約方大會上,鄒驥代表中方做了第一次發言。戲劇性的是,與他辯論的對手是他以前在世界資源研究所工作時的一個老朋友——美國氣候能源部主任。此時作為各自國家的代表,必須摒棄私人感情。鄒驥提出,《巴黎協定》應該遵循歷史責任,考慮整個排放歷程。
對方的反駁非常直接,上來第一句話不是禮貌性地問好,而是完全否定:“我不同意鄒驥的觀點。”這讓鄒驥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心想咱們不是挺好的朋友嗎,怎么這么直???”在接下來的辯論中,他很快發現對方有逃避責任并嫁禍給中國的意圖。“他說不應該談歷史,因為歷史已經過去了,我們要面向現在和未來。目前中國是排放大國,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鄒驥覺得這不可理喻,因為今天的氣候變化是歷史累積排放的后果,追根溯源才能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他隨后列舉了美國實驗室研究得出的數據:工業革命以來200多年,美國累積排放量是中國的2.6倍。雖然最后說得對方啞口無言,但談判卻并沒有以中方獲勝而結束。
“談判不是非得讓你按我說的辦,那是撒潑。談判有激烈爭論,也有退讓妥協,是一種博弈?!编u驥說,“真正的談判是想好雙方利益共同點在哪里,底線是什么,然后達成一致?!边@種理念促成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的出臺。
2014年11月,中美兩國共同發布了這份聲明,被外界贊譽為“歷史性的”“里程碑式”的攜手,并為《巴黎協定》奠定了基礎。其實,這份聲明的達成并非一帆風順,雙方在“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簡稱共區原則)問題上僵持不下,但這是中國談判的底線。眼見約定期限將至,美國提出了一個接受條件?!八麄円谠瓌t后緊接著加一句話:‘在考慮到不同國情的前提下。我們一開始不同意,后來是經驗豐富的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司司長蘇偉建議,在兩句話中間加一個逗號,含義就不一樣了。這件事才得以解決?!?
加逗號的做法讓美方大吃一驚,因為它有了兩種解讀方式。這雖然不符合嚴格意義上的語法規范,但在外交辭令上確實可以這么描述。“這個逗號給了中美雙方各自的解讀空間。中國可以認為這就是共區原則,美國則理解成自己需要的意思。這個微妙的逗號就是智慧的妥協,其實雙方都知道對方心里的算盤?!编u驥說。
2014年11月11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北京中南海瀛臺舉行會晤,憑借這一個“逗號”,習近平最終在此問題上說服了奧巴馬,給外界留下了“瀛臺夜話”的美好回憶。
《巴黎協定》的生效,為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爭取到了更多發展機會。就中國而言,以往西方國家總以中國年度排放量高居不下為理由在道義上譴責中國,而協定則從歷史排放總量上看問題,“這樣中國就比美國和歐洲少太多了,協定允許了中國更多的合理排放?!编u驥解釋,“這為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爭取了更多時間?!敝劣趶V大發展中國家,則獲得了發達國家承諾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支持。
“因為你代表了中國”
多次參與重要談判,迫使鄒驥養成了加班熬夜的習慣。有時談判持續時間很長,他只能馬不停蹄地準備各類課題的文案。他清楚地記得,2000年在海牙談判環境技術轉讓問題時,自己連續39個小時沒有睡覺?!澳嵌螘r間覺得床特別親切。”鄒驥苦笑,“有時候談到第二天早上四五點才散會,回酒店看到床被服務員整理得平平整整的,特想上去睡覺。但過一會兒又要開會,只能去沖個澡、換件襯衫、重新打個領帶就走了。想著一晚上交了這么多房費,卻連床都沒沾著,就覺得很不劃算?!?/p>
那是鄒驥第一次參加談判。初出茅廬的他雖然英語不錯,但談判中的專業術語和規則還是很難理解,尤其是對手會設置一些難題,更讓他不知所措。
“有個發達國家的聯合主席使了個小伎倆,事先沒把會議文件給我看,到了現場突然拿出來,說只給我10分鐘時間瀏覽,之后不提意見就表示完全同意。那文件有好幾十頁,10分鐘怎么可能看明白。”這樣的壓力逼得鄒驥手忙腳亂,最后多虧一位久經沙場的韓國代表幫忙才得以解圍?!八苯诱f需要兩個小時研究。”鄒驥回憶,“這其實就是談判。但那時我沒經驗,別人怎么說我就怎么做。這是一個學習過程。”
鄒驥認為,一個好的談判專家,不斷學習和對國家忠誠是必備的素養。只有對國家忠誠,才不會在面對他國壓力時心生膽怯,“因為你代表了中國13億人”。而學習,則會讓自己在遇到問題時處理得得心應手。
有一次在聯合國總部開會,圣盧西亞共和國的大使說,中國是發達國家,應該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出更多錢。熟讀經濟學的鄒驥馬上想到一件事,回應道:“貴國有一個叫威廉·劉易斯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經濟理論,按這個學說,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不知道您認不認識這個人,有沒有讀過他的書?!编u驥說完,會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白鳛檎勁写恚紫仁菍ψ约簢业姆椒矫婷嬗辛私?,其次是對別的國家有所專攻,知己知彼,才能不給國家丟臉?!编u驥總結說。
《巴黎協定》的談判成功,是鄒驥職業生涯中最引以為豪的事情。雖然這是團隊作戰,但作為其中一分子,能為中國在全球氣候戰略地位上的華麗轉身做出貢獻,他感到非常光榮?!皩W以致用,報效祖國,就不枉此生了。”鄒驥說。
(孟冬薦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