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
摘 要 廣播直播車可以快速實現室外直播,更是將直播提升到全天候不受場地束縛的狀態下進行,極大地提高了廣播直播的生命力,數字傳輸技術的提高和普及,更加豐富了音頻傳輸手段,廣播直播車也向多媒體化全面發展。本文就DT時代下的調頻直播車設計思路和要點做一些簡單闡述。
關鍵詞 廣播直播車;數字傳輸;供配電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4-0055-01
數字時代下,信息的采集傳播更多的是在移動狀態下完成,廣播必須改變現有以錄制室和直播室為中心的編播形式,發揮行業技術優勢,借助專業設備,以高效高品質的采播手段應對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挑戰。具備全方位采編播能力的數字化廣播直播車在設計和構建上與傳統直播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全媒體數字直播車設計指導思想
全媒體數字直播車應具有室內直播間的所有功能,可采用調頻、數字無線、GSM和程控電話線路等多種方式,進行點對點或點對面的信息傳輸。可以在車體內完成視音頻節目的錄制、編輯、直播和傳送,車輛在行進過程中也可以實現上述功能。能完成室內外場地的現場擴聲,是一個流動播出載體。DT(date technology)時代下全媒體數字廣播直播車應具備以下特點:
1)技術超前:采用現有成熟技術,且此技術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在未來5年內保持技術上領先,10年不會被淘汰,兼顧效益最大化。
2)有良好的兼容性:即使在信息全面數字化的時代,模擬音頻設備在未來一定時間內還不能完全被替代和淘汰,數字和模擬設備并存的現象將長期存在,保持好兩者的兼容性是系統設計中的要點。
3)具有完備的功能:既能夠滿足各種情形下廣播節目的錄制、編輯、播出、傳輸要求,也能完成各種大型現場活動的直播和轉播任務,同時也為將來系統進行升級和功能擴展留有足夠改進空間。
4)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由于廣播節目直播具有很強的嚴肅性和不可重復性,因此要求直播車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因供電、傳輸和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節目劣播問題,系統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子系統的冗余性和設備的穩定性,以應對各種復雜環境和突發事件。
5)人機效率高:系統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設備布局對操作者的影響,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優化系統操作流程,根據流程對設備進行優化組合,提高操作上的便捷性,避免人為失誤或外來突發性的干擾造成的不必要安全責任事故。
2 車載平臺設計注意事項
車載平臺的優劣直接決定著直播系統的性能,主要從車的動力、尺寸、底盤結構和改裝難易度幾個方面來衡量。全媒體數字廣播直播車首要考慮的是移動性,關鍵是擁有良好的動力性和大的承載能力,盡量避免出現“小馬拉大車的現象”。同時考慮到環境溫度對車的使用影響,選用低噪音,受季節變換影響小的汽油內燃機車輛更符合要求。
對車輛內部進行功能分區設計,低噪區(播音設備混合區域)和高噪區(發電機、UPS等高噪聲設備安置區)。播音區與駕駛區嚴格分離以減少噪音干擾。
盡量不要改變原車的剛性結構,在車內必須安裝汽車專用座椅,保證其固定性并可旋轉,以便保證車上相關人員安全。座椅配備安全帶,對于不方便加裝三點式安全帶的邊座,應當配備兩點式安全帶。
車輛內裝飾材料要采無污染、無變形、無異味的隔音阻燃環保型材料,各個分區的隔斷夾層要填充發泡塑膠或隔熱保溫棉,進行降噪隔熱處理。高噪區以設備為主,需要加裝煙霧式或紅外式火災監控報警系統。
車內設備布置時要考慮重量均衡,前后軸配重不改變,左右布置要合理。車在改造后必須能保證車在行進過程中的平穩,安全和高速(>120km/h)。車輛改裝載荷分布及安全性計算科學,滿載6人不超重。
車上的設備和車本身的電器件共地,機架也要和車架共地,做到全車具有統一可靠的安全接地系統。設備供電系統和原車電氣系統供電時,兩者之間要做隔離防護。車內布線要合理布局,既要方便走線,還要為今后檢修留好改動余地。供電線路與信號線路間進行無干擾,并能監控各機柜設備的工作電壓、電流。
3 音頻系統設計要求
為保證系統的可靠性,音頻系統采用數字和模擬兩套系統兼容并行的方式,數字和模擬系統互為熱備。話筒、工作站與數字播放器等音源設備經無源音頻分配器,同時將信號送給數字和模擬調音臺。數字調音臺的輸出經無源數字音分進行二次分配。模擬調音臺的左右聲道分別經兩臺有源音頻分配器進行二次分配,以防止單點故障造成信號中斷。
設計中盡可能的采用無源音頻設備,有利于在移動顛簸狀態下提高可靠性。所有音頻設備均進行減震防滑處理,數字設備盡量選用支持AoIP協議的產品。
4 信號傳輸方式的選用
調頻傳輸是廣播直播車最基本的傳輸手段之一,其信號傳輸質量可達CD級,特別適合車隊跟隨服務。為提高可靠性,直播車采用主備兩臺調頻發射機,每臺發射機配備獨立的音頻處理器和發射天線。
無線數據傳輸是直播車主要的音頻傳輸方式,通過運營商的無線數字業務或無線局域網,將數字音頻轉換成AoIP等流媒體數據進行回傳。目前4G網絡得到全面普及,其上下行數據傳輸率已突破50Mbps,完全可以實現CD級音質的信號傳輸。
GSM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移動電話標準,其語音傳輸質量雖然不如新一代的數據業務,但其網絡是最完善的。在移動狀態下,GSM傳輸方式往往是最后一道傳輸手段,所以GSM傳輸方式是移動直播車最應具備的傳輸方式。
廣播直播車駐車使用的情況下,可采用固定電話線、光纖、數據網絡等有線傳輸方式。由于衛星傳輸方式的設備和使用成本都很高,加之不便于在移動狀態下使用,一般只有少部分直播車采用。
5 供配電系統配備形式
供配電系統是廣播直播車需要重點設計的地方,擁有靈活持久可靠的供電方式,是新一代直播車的特點。
傳統廣播直播車以駐車使用為主,DT時代下則以不間斷長時間行車使用為主,為滿足這一點要求,可通過以下3種供電方式來實現:
首先,增加UPS系統的電池組數量。由于受車體空間和承載能力限制,純UPS供電方式最多做到12h的支撐力。
其次,采用超靜音發電機。新型的超靜音發電機,如雅馬哈EF2000is,體積只有同型傳統發電機的一半,可以方便的固定在車內,經過加裝隔音倉后,對直播區的噪音指數可以降到35dB以下,比行車時直播區其他的背景噪聲還要低,加之其連續工作時間可超過12h,十分適合作為廣播直播車的主用電源。
最后,采用逆變充電一體機。逆變充電一體機的交流輸入采用直播車發電機供電,自備蓄電池。由于廣播直播車的設備功率不大,直播車自身的發電機富余電量完全能滿足其供應。采用逆變充電一體機的供電方式,只要車發動機啟動就可通過一體機給設備供電;車熄火時,轉而由其配備的蓄電池供電,這是最新一代的廣播直播車供電方式。
以上3種供電方式組合使用,可以使直播車完全擺脫市電的束縛,實現無限電力移動播出。同時,3種供電方式互補,極大地提高了供電系統的可靠性。
6 結論
廣播直播車的設計是大的系統工程,在此只對幾個大的關鍵方面做簡單闡述。2015年,臨沂市廣播電視臺基于以上思路改裝了一臺奔馳Sprint524直播車,經過半年多的使用,證明整車技術先進、性能穩定、使用靈活、安全可靠,為臺里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GY-T205-2005廣播實況轉播節目傳輸通路技術規范.
[2]GB/T12503-1995電視車通用技術條件.
[3]GB7258-201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