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明
摘 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地鐵公司承擔的社會、經濟責任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繁重,對員工的業務技能、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不斷加速推進實施人力資源戰略的培訓開發,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當務之急和關鍵所在。
關鍵詞 員工培訓 企業 加強改進
一、當前企業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教育培訓活動的開展情況看,企業培訓工作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員工隊伍的業務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工作需求。主要表現在:雖然人人都參加了培訓,拿到了技能等級證書,但是其運用所學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仍然欠缺,不能靈活地與實際工作銜接,實際操作能力沒有真正提高,大大影響了工作的進程。
第二,對抓好學習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部分員工不能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認為只要干好本職工作就行。他們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常常會覺得工作壓力大,沒時間學,甚至不愿去學;還有部分員工認為自己學與不學都一樣。
第三,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夠強。部分基層單位在培訓內容、管理方式、制定計劃上都還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由于幾乎全是按上級要求,照抄照搬、按部就班地進行,其還沒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針對性不足、實用性較差、知識更新緩慢,最終影響了培訓的實效。
第四,保障機制的不到位制約了教育培訓的開展。由于缺少必要的經費支持,一些教育培訓無法深入、廣泛地開展。知識講座需要聘請專業人士、開展活動需要材料消耗、外出參觀需要開支、評先選優需要獎勵……企業若沒有資金做后盾,許多培訓活動只能因陋就簡,導致工作效益、質量不高。
二、對策和建議
開展教育培訓是提高員工隊伍能力素質的迫切需要,也是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能力的具體體現。企業只有不斷地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才能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因此,企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增強員工教育培訓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1.建立教育培訓長效機制。一是要樹立員工終身學習的理念,經常性地開展“爭創學習型班組,爭當學習型員工”等活動,不要讓教育培訓成了一陣風,不要讓員工為學習而學習、為應付差事而學習。若不從這個思想高度去認識,企業很難將教育培訓落到實處。二是實行繼續教育制度。給每個員工建立教育培訓檔案,讓每一個人必須定期接受有關不同類別和內容的培訓,使其知識結構和業務技能始終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完善和進步。
2.建立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制度。把領導干部練兵作為主要環節,從領導抓起。尤其是擔當著培訓下級的任務和指導工作職責的領導干部,其水平和態度直接影響著員工,所以倡導“全員練兵,領導先行”,既要發揮“親自抓”的領導作用,又發揮“帶頭練”的榜樣效應,激發員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人人適應工作、個個熟悉業務、全員勝任本職的良好局面。
(二)要建立健全崗位練兵考核激勵機制
1.建立科學公正的考評辦法,以工作實績檢驗培訓質量。一是改變考核方式。把查記錄、看形式轉變成看結果、見實效上,重點從看培訓內容轉變到看培訓對象的業務是否精通、實際運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取得工作質量的進展上,比如隨機抽查工作人員進行實地演練和操作,測試培訓效果,增強大家的緊迫感。二是制定科學的考評辦法。一方面,對不同年齡、不同崗位的員工,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考核標準。對平時考核、現場考核、理論考核、技能考核、特長考核等實行積分制,定期組織一至二次集中考試考核,將考核結果一并記入繼續教育檔案,讓每位員工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對主辦單位的組織落實情況、教員的授課質量進行考評,考評與參訓對象的學習成效掛鉤。
2.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激勵措施。事實證明好的制度是推進工作進步的關鍵,企業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將能力素質與提升、晉職、評先等掛鉤,從而激勵和引導員工盡快實現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在系統內形成一種“勤于練兵有獎、實績突出重用”的氛圍,切實解決“學與不學一個樣”的積弊。
3.實行崗位津貼和考核崗位調整制度。一是要把培訓與崗位聘用掛鉤,細化工作崗位,占什么崗位必須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在崗位聘用時必須進行崗位技能考試,不具備相應技能的一律不予錄用。二是要把教育培訓與工資待遇掛鉤,根據工作的難易程度設立相應的崗位津貼,什么崗位就應有什么崗位的津貼或待遇;將考核不合格的員工調崗待訓,取消津貼或待遇,將專業技能突出的員工安排到其能夠勝任的工作崗位上,享受相應的津貼和待遇,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
(三)增強教育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1.加強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方案和計劃。一是定期對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考核、檢查工作、考試等方式及時掌握干部職工的業務狀態,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基礎的員工,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練兵活動。二是建立崗位練兵長效機制,保持崗位練兵活動的延續性。對每項培訓進行統籌計劃,逐步推進,把知識點分階段培訓、定期練習,待員工熟練后再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克服由于時間關系“講得不透徹,學得不明白”的弊病。三是要結合實際、因人而異。首先要針對不同的崗位進行不同內容的專門培訓,正所謂“干什么的學什么,缺什么的補什么”,這樣才能達到專、精、深。企業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員,采取分期培訓,對年齡大的同志可放慢進度、延長培訓時間、進行基本知識點的培訓;對年輕同志和有一定基礎的同志可采取拔高培訓層次的方法,讓各個層次的同志都有學習的動力,從而達到教育培訓和練兵的真正目的。
2.采取多種形式,增強崗位練兵和教育培訓效果。培訓方式應包括“學”“訓”
“練”“考”“賽”等多種形式。學”是分批、分期到外面學習,開闊眼界,拓展思維,把先進的經驗、知識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帶回來并創造性地運用?!坝枴笔桥嘤柺谡n和業務輔導,企業首先要對兼職教師進行授課能力、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培訓,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以發揮其培訓下級的作用;其次要發揮業務科室指導基層的作用,到基層實地輔導,解決實際工作的難題?!熬殹笔菍嶋H操作練習,各單位應廣泛開展“小群練兵”,提高業務熟練程度?!翱肌笔菆猿置看闻嘤柡蠖加幸淮慰荚嚕柟虇T工所學知識,及時解開其知識死結?!百悺笔菍徫痪毐晒臋z驗,競賽應緊扣實際、緊扣崗位、緊扣操作、緊扣運用,增強趣味性、知識性和大眾性。
3.改進組織方法,提高教育培訓吸引力。一是在提高員工能力上下功夫。重點培養員工實際工作能力,因地制宜、靈活地采用受員工歡迎的教學方法,如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專題討論、互動式教學等,以保證教學效果。二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把書上的業務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通過崗位練兵和業務競賽來提高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
(四)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措施,提高教育培訓效果
1.設立教育培訓專項基金。規范、科學的培訓和練兵機制,沒有相應的物質保障,無法落實,也是一句空話。企業要把教育培訓當作多層次、全方位、人人參加的經常性、長期性的“戰略投資”來落實。筆者建議企業可以通過設立教育培訓專項基金,來確保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2.建立健全學習資料庫(室)。一是各單位都應建立一個圖書室,統一購置各種學習資料,由專人登記保管,制定嚴格的借讀和查閱制度,供員工學習和工作使用。二是自編實用性輔助教材。目前各種教材普遍存在內容滯后、理論性太強而實用性較差的問題。筆者建議企業抽調理論水平高、工作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同志,結合實際編寫各類員工教育培訓或崗位練兵的輔助教材,并不定期進行更新,逐步形成區分崗位練兵層次、突出崗位業務、適應不同需要的實用性輔助教材。
(作者單位為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