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利娟
全年完成造林1億畝我國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文/胡利娟

1月4日-5日,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強調,2017年不僅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國林業系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維護國家森林生態安全為主攻方向,不斷提升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給能力,力爭全年完成造林1億畝,森林撫育1.2億畝,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萬億元,森林、濕地、沙區植被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全面保護,全國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和政策取得突破,林業改革全面實施,生態修復持續推進,資源管護繼續強化,林業精準扶貧成效明顯,林業災害防控總體平穩,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科技和信息化支撐更為有力,政策法治保障逐步完善。
“林業現代化建設取得的這些新成效,為建設生態文明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張建龍說,2016年,我國林業既注重整體謀劃,又加強分類指導,出臺了一批規劃和文件,并召開了系列會議,對“十三五”林業工作逐項安排并狠抓落實,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林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開始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對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央高度重視,專門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而作為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的重要領域,林業既要完成好中央確定的改革任務,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又要抓住難得的改革機遇,創新林業體制機制,為林業現代化建設釋放更大改革紅利。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必將擴大林業發展紅利,要借助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強勁東風,重點抓好國有林場、國有林區、集體林權制度三大改革?!睆埥垙娬{,要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把深化改革既當成任務又當成方法,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推動林業發展,認真完成建立國家儲備林制度、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濕地產權確權試點等120多項改革任務,徹底解決多年想解決但難以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力爭在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取得突破,全面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和動力,為林業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張建龍表示,只有準確把握并積極適應這些新形勢新變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不斷完善林業的制度體系、政策框架和工作舉措,林業現代化建設才能抓住新機遇、培育新動能、實現新發展。
當前,我國生態狀況堪憂,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生態產品和林產品嚴重短缺,林業綜合生產能力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將提高林業綜合生產能力。”張建龍指出,其根本任務是提升林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給。
具體為:要加強森林資源培育,擴大森林面積,增加資源總量,提高森林質量,為生產生態產品和林產品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要加大保護力度,嚴守生態紅線,努力減少生態資源損失,防止生態退化和破壞;要加強城鄉生態治理,改善人居環境,讓人民群眾更加便捷地享受優質生態服務;要科學利用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加強林產品質量監管,提升綠色優質林產品生產能力,滿足市場對林產品的巨大需求。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將促進綠色惠民?!睆埥埍硎荆@既為林業扶貧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林業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要繼續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積極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幫助更多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長期穩定脫貧。
張建龍說,各級林業部門要勇于承擔生態脫貧、產業脫貧任務,支持貧困人口通過發展林業實現就業增收,提升林業對脫貧攻堅的貢獻率。各地整合的涉農資金,要多安排貧困人口開展造林綠化和生態保護,既促進脫貧,又改善生態。
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既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加大投入,也要完善林業投融資體制,深化與各金融機構的合作,豐富涉林金融產品,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流向林業。
近年來,國家在增加“三農”財政投入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進入“三農”領域。
張建龍指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必將吸引更多資金進入林業。因此,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完善林業抵押擔保貼息機制,破除金融資本流向林業的障礙,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加快進入林業。同時,還要強化金融產品創新,推出更多符合林業特點的金融產品,更好地滿足各類林業經營主體的需要。并深入研究國有森林資源、公益林的抵押擔保權能問題,進一步增加林業抵押物。
此外,還應加強林業抵押貸款監管,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做好預案,積極防范金融風險。
統計顯示,一年來,我國全年完成造林1.02億畝,超過三年滾動計劃年均任務;完成森林撫育1.26億畝,為年度計劃任務的105%;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6.4萬億元,同比增長7.7%。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響脫貧攻堅戰、開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這些新的治國理政方略和重大決策部署,正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逐步形成,農業農村發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張建龍表示,只有準確把握并積極適應這些新形勢新變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不斷完善林業的制度體系、政策框架和工作舉措,林業現代化建設才能抓住新機遇、培育新動能、實現新發展。
張建龍稱,準確把握林業發展形勢,根本任務是用習近平總書記重大戰略思想指導林業改革發展,認真貫徹總書記重視林業的戰略意圖,全面落實中央強林惠林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上新水平,基本方法是認真研究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對林業現代化建設帶來的深刻影響,在把握大局、服務大局中尋求林業發展新機遇,推動林業實現更大發展。
為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張建龍強調,今后要以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重抓好以下工作:全面深化林業改革;著力推進國土綠化;嚴格管護森林資源;全力防控森林火災;切實加強濕地保護修復;突出抓好防沙治沙;嚴格保護野生動植物;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穩步提升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政策法治保障體系;注重提升宣傳出版影響力;深入開展國際合作。
最后,張建龍提出,在新形勢下推進林業改革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要搶抓發展機遇,堅持改革創新,勇于盡責擔當,狠抓任務落實,全面開創林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