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陸 鳴
楊毅青:技術創新才是硬道理
文/本刊記者 陸 鳴

當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正在面臨革新,以廉價的原材料和人力資源作為優勢的運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誰的技術創新能力強,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優勢,跟上時代的腳步,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江蘇省常州市華陽軸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毅青在機械加工領域已經拼搏多年,對制造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他認為,新時代下,制造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位置仍舊是不可取代的,只是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對于企業來說,要想實現長遠發展,技術創新才是硬道理。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楊毅青才帶領公司克服重重困難,走上了創新研發之路。日前,本刊記者走進常州市華陽軸業有限公司,對楊毅青進行了專訪,他為我們介紹了創立公司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技術創新的認識。
常州市華陽軸業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機械加工技術,公司產品以微型電機軸、電磁式圓周震動送料器等電機生產專用設備為主,為很多制造企業提供技術和設備服務,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公司將“嚴格控制、精益求精、篤誠守信、滿足客戶”作為運營方針,對每一個產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主張技術方面的精益求精,爭做誠信商家,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滿足其全方位的需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內的知名企業,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與很多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憑借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為制造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楊毅青表示,公司的發展就是他個人成長歷程的寫照。他說:“創辦公司之前,盡管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但是由于缺乏經驗,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和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慢慢摸索,不斷完善公司的運作模式。就這樣,公司逐漸步入正軌,我的個人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覺得華陽軸業承載了我的夢想,所以我愿意為它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如今,公司已經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我也能夠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各項工作,但是這并不代表我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我覺得制造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行業革新的過程中,我們將會面臨更多的機會和挑戰。我會帶領公司抓住機遇,跟上時代的腳步,實現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作為行業的佼佼者,常州市華陽軸業有限公司從成立到現在,研發出了很多先進的機械加工技術和產品,其中有一部分還獲得了國家專利。與同類企業相比,華陽軸業表現出了較強的創新研發能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公司才能長期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取得今天的成績。公司為什么會如此重視技術研發工作?又是憑借什么屢屢突破機械加工技術研發瓶頸的?對于這些疑問,楊毅青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技術創新是企業長遠發展的硬道理。由于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和團隊成員們不遺余力地提升自身的創新研發能力,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完善公司的技術研發體系、與科研部門合作等等。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華陽軸業終于找到了適合自身的創新研發之路。
楊毅青分析說:“對于當代制造企業來說,它們所需要的不再是通過降低人力、原材料的成本來獲取競爭優勢,而是希望通過技術革新來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種形勢,不重視技術創新,就無法繼續生存下去。所以,我們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將技術研發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做好了打算。而且無論未來公司如何發展,技術創新都是重中之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所有企業都將技術作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就會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行業氛圍,制造業將會在這種氛圍下邁向新的臺階。”
常州市華陽軸業有限公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得到業內專家們的高度贊揚。但是楊毅青表示,技術創新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每一個小的細節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失敗。他認為雖然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歷經了多年的發展,但是過去基本上都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取勝,很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都需要依賴進口,企業又不能處理好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的關系,很多器械都停留在低級的仿造階段。楊毅青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非常棘手的。日益增長的現實需求和落后的技術水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創新勢在必行,這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適應新形勢、實現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楊毅青認為行業從業者應該對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客觀評價,明確生產加工能力和現實需求的差距,然后通過理念和技術的革新來減小這種差距。楊毅青說:“理論知識不足、實踐經驗不豐富,都是我們在開展研發工作時可能會遇到的難題,我們需要具有直面困難的勇氣,立足于現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理論知識體系,豐富實踐經驗,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同行們進行相關研究提供依據。我們公司已經踏上了技術創新的道路,希望更多同行也能夠加入進來,在良性競爭的同時相互啟發、互幫互助,實現共同進步,推進制造業的發展,也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楊毅青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很重。他說:“華陽軸業不僅是我的夢想基地,更是制造業中的一部分,我有責任將公司的發展與行業的發展統一起來,履行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他表示自己一定會把控大局,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做好規劃。未來他將帶領公司繼續走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根據制造業的生產需求對相關技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為行業發展盡一份力。
“管理者的意識和決策會對公司的發展方向和運作模式產生直接影響。如果管理者目光短淺,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對大局把控不到位,不能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實力,那么這個公司一定無法實現長遠發展。在與華陽軸業共同成長的十幾年中,我收獲了很多,深知技術創新對于公司發展意味著什么,也知道自己應該在公司的發展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會加強技術研發以及企業管理方面知識的累積,向西方的優秀企業學習最前沿的機械加工技術,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企業管理經驗,對公司發展的大局進行有效地掌控。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創新研發能力,未來我會更加重視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提高團隊的協作能力,將人才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不斷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楊毅青表示,隨著技術的革新,制造業將會走向新的時代,他非常期待這一天,也希望華陽軸業成為制造業新時代里最閃耀的那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