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青
廈門合誠工程檢測有限公司(361000)
福建省交通建設工地試驗室的困境分析
葉 青
廈門合誠工程檢測有限公司(361000)
試驗檢測是施工單位指導施工、控制質量和評價質量的基本手段,也是檢查、評價、驗收工程質量的科學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結合多年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實踐,著重分析了工地試驗室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對策,以期能進一步完善工地試驗室的檢測工作,為公路工程的建設提供有效的支持,確保工程質量。
工地實驗室;困境;對策
交通部材按料將公路檢測機構分成甲乙丙三個等級,按資質分橋隧、交安、機電、水運材料、水運結構、地基與基礎這些專項。交通建設檢測行業雖然只是檢測行業的一個極小分支,卻是我國公路建設與運營的“衛士”。然而,我國公路建設事故頻發,橋梁倒塌、隧道坍塌時有發生。雖然有著各種客觀因素,但其根源都與檢測過程缺失、數據不真實等密切相關。福建省共有公路檢測資質76家,其中綜合甲級3家,橋隧專項2家,綜合乙級45家,丙級26家。由于資質全國通用,有些外省單位依托當地關系,掛靠或合作的數量較多,這些工地試驗室管理較為混亂也相對困難。
1.1 施工單位試驗室
1)費用少。公路施工各大施工國企由于母體機構基本不在省內,中建或中水等國企甚至沒有交通母體機構,施工單位試驗室由項目部建設或以代理母體名義外包,母體與項目部共同管理。雖然施工單位標明的基數大,但檢測費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少,通常占建安費0.6%~1.3%之間,甚至還有減少的趨勢。費用與重要性不成比例,工作內容增多,項目部不重視試驗,檢測費由項目部出,試驗室受制于項目部,使得試驗室無法對原材與構件出具實際檢測報告。
2)管理難。母體與工地距離遠,很多不對外營業,僅投標授權工地試驗室以維護住資質,專業性不強。工地人員流動大,掛名的居多,管理難度大。福建省所謂的母體一年四次檢查也是試驗室自己列幾個問題發回母體蓋個章以應付檢查。常規試驗未按頻率檢驗,試驗流程簡化,平行試驗做一次編一次,鋼筋只拉不彎,壓碎值三次變一次等等,這在行業內基本算是公開的秘密了。一些規范更新慢,規范與標準沖突。工地環境、儀器、人員素質都達不到科研機構的水準。例如土含水率檢測平行試驗超過規定值,肯定不會有人重做試驗的。
3)檢測結果與工程實際不符。施工現場實際環境條件達不到要求,很多指標達不到設計要求,但試驗室又不能長期出據不合格報告,調整數據在現實中是每個施工單位試驗室都存在的。平時用的是石屑,檢查時才換成河砂。隧道噴混凝土用的速凝劑是干噴粉劑,因為國家禁止干噴。送檢的外加劑不得不變成濕噴水劑。
4)發展空間小。施工單位試驗室越來越不受重視,權少事多,試驗人員的發展也受到制約,施工單位做了十幾年還是試驗室主任,如做現場管理,最少都到了項目副經理或總工級別了。這也很多人寧愿做現場不愿意做試驗的原因。
5)自動化程度低,現有試驗室檢測以人工為主,除少數幾臺儀器能存儲數據外,大部份儀器還是二三十年前的水平,每天手寫的溫濕度、儀器使用記錄,各種臺賬等。很多常規試驗,如鋼筋冷彎試驗、集料試驗、抗滲試驗,水泥篩分等,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實現自動化試驗與記錄,然而這些年儀器都基本沒變化,主要是受資金影響。試驗室為臨時機構,工地試驗室都買最便宜的儀器,對高精儀器無需求,廠家自然不會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發新的儀器設備。
1.2 監理工地試驗室
1)頻率低,通常這種試驗室設立由監理公司設立,《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JTGG 10—2016中
5.2.3 規定
對鋼筋、水泥、瀝青、石灰和碎石等原材料及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合料和無機結合料等混合料,抽檢頻率按批次不低于規定施工檢驗頻率的10%。
對分項工程中的關鍵項目和結構主要尺寸抽檢頻率按批次不低于規定施工檢驗頻率的20%,常規項目相對原來舊規范的統一20%減少了一半。按最新規范,一個普通公路工地24個月的路基工期需要50 000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均值約380 kg/m3。散裝水泥的檢測代表數量為500 t/批。施工單位檢測頻率為50 000×0.38/500=38次,監理抽檢頻率為38×10%=3.8次,顯然監理外委比建試驗室合算多了。
2)監理費不高,所能拿出來的檢測費更少。儀器設備、場地建設、租金、人員車輛成本等,保守估算一下:1師2員1套儀器,項目2.5年的工期,(主任1×1 萬/月×30 個月)+(員 2×0.6 萬/每月×30 個月)+(儀器及檢定費15萬)+(板房及建設10萬)+(辦公及車輛10萬)=101萬。還不包括:母體管理費、稅金、場地租金、輔助工工資。如有瀝青路面的一套儀器與場地費用,還會增加10萬左右。這對只有幾百萬監理費的項目來說是很難承擔的。
3)管理難,近些年的 PPP、BOT、BT 項目中近一步弱化了監理地位。這些新模式雖然都為工程建設爭取到了先機,但由于施工單位主導工程費用,原來由項目業主出資的,現在由施工方自己出,作為出資方,資金成本、利息及機會成本等都得從項目造價中掙回來,然而工程行業的利潤遠未達到這一水平。目前總監辦對施工單位管不動是常態,原來還能靠每期計量支付來控制施工質量,收集內業資料,對不符合項或無資料不予以計量,或用暫停支付的手段來督促整改,這也是監理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轉變模式后,變成交工后結算,這使監理變得權小責大。例如某在建BT項目合同工期已到,但從未報過一期計量,內業資料嚴重缺失,后補資料失真失實,但施工出現問題監理須承擔連帶責任。
4)人員太少,如按投標要求監理試驗室須配三個及以上人員,一張報告也最少需要三個人簽字。一師兩員要使用六七十套儀器,檢測三四十項參數。一個正常施工的工地,要保證體系正常運行,甚至還要旁站管理施工單位試驗室,維護體系和出資料就會耗費大半精力。因此很多監理試驗員基本就不做試驗及試件,或施工單位代做。這些都是行業的實際情況。
2.1 優化試驗檢測工作環境
政府、質監機構以及建設、監理、施工和檢測等各方均應努力構建一個能夠發揮試驗檢測在工程建設質量中重要作用的良好環境。在政策層面,商討試驗檢測機構法人獨立、費用支付獨立以及業務單獨招投標的途徑及可行性;在管理層面,發揮母體檢測機構作用,將行業管理有效延伸至工程一線,并避免有關參建單位利用行政隸屬、費用撥付等手段干預試驗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從而營造一個有利于工地試驗室獨立、公正、科學、規范運行的工作環境。
2.2 加強監督檢查,充分發揮評價、懲處、約束機制作用
采取隨機抽查、飛行檢查和專項檢查等各種方式,加大試驗檢測工作過程中的檢查力度,及時查處和糾正工作中的違規和不規范行為,嚴厲打擊數據造假行為,保證其嚴肅性。同時,充分發揮現有試驗檢測人員信用評價和市場清退機制作用,規范從業行為,對有違規行為的檢測機構和人員,加大懲處力度。
2.3 推進工地試驗室建設和技術革新
將工地試驗室建設標準化,重點打造一批樣板工程,以起到模范引導作用。為此,應按照JT/T 828—2012《公路試驗檢測數據報告編制導則》的要求,對試驗檢測資料進行標準化管理。推進工地試驗室信息化建設,主要是通過技術創新,普及推廣利用計算機輔助進行數據采集和報告處理,以及利用技術手段進行高效監管,杜絕作假行為,規范數據和報告管理。同時,鼓勵采用新的檢測方法和檢測技術來減小勞動強度,合理調整確定工地試驗室的抽檢試驗頻率等。
2.4 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完善制度建設,發揮行業自律作用
賦予工地試驗室負責人員足夠的權限,使其能夠獨立、公正地開展工作,并適當提高試驗檢測人員薪酬,為其發揮工作積極性提供物質保證。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水平,完善繼續教育制度以及開展工地試驗室試驗能力比對,在滿足公路建設行業需求后適當提高人員準入門坎,并提倡嚴肅、公正、自律的行業精神。
明確檢測人員權責,提供相應費用,配置足夠的人員,集中資源,利用三方制約關系,以規范為基礎,以數據為準繩,以道德與責任為約束。改進方法與儀器,完善質保體系,實事求是做好檢測服務,真正做到數據指導施工。檢測單位總結服務過程中的問題,提供及時準確的報告,保證檢測行業健康發展。
[1]冉建.淺談高速公路項目工地試驗室工作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5):166.
[2]馬晶.引洮二期供水工程工地試驗室標準化建設與管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