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良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水務局,四川 資陽 641300)
淺談地下水代謝與水資源保護
楊萬良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水務局,四川 資陽 641300)
文章對我國地下水資源現狀進行分析,從地下水代謝的概念、地下水代謝方程式兩方面對地下水代謝進行論述,提出確保充足的補給水量、增加地下水存儲水的容量、對無功失水量進行控制等保護地下水資源的方法,以期能夠提高地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的現狀。
地下水;代謝;水資源保護
地下水的代謝,能夠解決一部分水資源問題,并且,在水資源的保護和功能恢復過程中,地下水代謝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對水資源進行保護和循環利用時,要將地下水代謝充分的利用起來,從而改善水資源污染狀況,促進我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我國的地下水淡水天然資源在國內水資源總量中所占的比例達到1/3,在全國的地下淡水天然資源中,南方地區所占的比例為69%,地下淡水可開采資源量為2045億m3。北方地區的地下淡水天然資源在全國占31%,可開采量只能達到南方地區的77%。從面積上看,西北地區所占比例為35%,但開采總量在全國只占13%。隨著城市用水量的增加,許多城市的地下水資源開發已經接近或者達到極限,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資源開采已經處于超采現象。當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量超過補給量時,水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就會失去平衡,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并且,在對地下水資源進行開采,會有更多的生活和工業污水排放出來,導致地表水遭到污染。過度的開采地下水資源,會降低地下水的水位,減少單井的出水量,從而增加用水成本[1]。隨著水資源的逐漸減少直到枯竭狀態,還會出現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縫等問題。
根據調查,我國每年因為水資源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377億元,其中超過50%都屬于地下水污染。全國有2/3以上的城市地下水質量都在直線下降,局部地段的水質非常惡劣。目前已有300多個城市的地下水污染嚴重,導致這些城市的供水緊張。隨著地下水污染程度的加重,其檢出的成分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根據統計,海水入侵面積已經得到1500km2,入侵距離為4-8km,最大能達到10km,海水入侵后淡水的水質會變咸,使咸淡水的天然平衡狀態遭到破壞,還會引起土地的次生鹽堿化。
2.1 地下水代謝概述
許多地區在對水資源進行保護時,重點是對水資源的時空分布進行調整,使水資源的減少量得到控制,從而將水資源控制在不會造成水資源問題或者環境問題的范圍內。在對水資源實施保護的過程中,地下水代謝是可以進行重復利用的。地下水能夠對自然界中的水資源進行調節,而此調節作用是通過代謝實現的。比如,在非雨季,地下水是地表水的主要來源,當某處的地表水量減少,導致該處出現空缺時,主要是通過地下水進行補償的。因此,地表水的恢復能力,是由地下水的代謝條件決定的。通常情況下,地下水代謝可進行人為控制,而地下水代謝則能對水資源的恢復能力和調節能力產生影響。因此,在對水資源進行保護時,可利用地下水代謝進行[2]。
2.2 地下水代謝的概念
大多數的地下水存在于巖石空間中,是地球水循環過程中形成的,巖石空間持續的從外界獲取水,水會在巖石的孔隙中不斷的運動,再將水排向外界,通過整個過程的循環,使水能夠一直保持在巖石中。地下水的供給、逕流和排泄是地下水運動的3個過程,將這3個過程結合起來就稱為地下水的代謝。水的質和量決定著地下水的代謝狀態,且地下水代謝還會影響水運動和水儲存,使水質發生改變,能量發生轉換等。在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中,地下水代謝發揮著重要的意義。
2.3 地下水代謝條件方程
以系統中水量的增減狀態為依據,對地下水代謝進行分類,可將其分為3種類型,①正代謝,②負代謝,③平衡代謝。能夠增加系統中水量的代謝稱為正代謝,會減少系統中水量的代謝稱為負代謝,能夠維持系統中水量平衡的代謝稱為平衡代謝。在對地下水資源進行保護時,主要研究的是負代謝。如果系統長期處于負代謝狀態,就使系統中的水量越來越少,導致水質惡化。要保持地下水資源,就是要在使用地下水的時候將系統中的水量進行控制,使其不低于最小控制存儲量的狀態,用公式表示為Ec+△Ec≥Ecmin,其中,Ec表示地下水系統中現有的水量;△Ec表示系統內水量的變化值,增加時為正、減少時為負;Ecmin表示系統中的最小控制儲水量[3]。Ecmin即滿足水資源與環境保護要求的下限存儲水量,一般是通過水位核定。用Eb表示補給水量,Ex表示消耗水量,Eh表示取用水回收量,則△Ec=Eb+Eh-Ex。如果不計算水狀態改變時減少的水量,用Ez1表示蒸發量,E1表示流出水量,Eq表示取出水量,則Ex=Ez1+E1+Eq。同時,用Ez2表示蒸發消耗量,Ej表示浸潤消耗量則Eq=Ez2+Ej+Eh,綜合以上各式可以得到,Ec+Eb-(Ez+Ej+E1)≥Ecmin,當Ec=Ecmin時,即地下水系統中的儲水量減少到最小控制存儲水量時,Eb≥Ez+Ej+E1。
由上式可知,在對地下水資源進行保護時,當地下水系統中的儲水量減少到最小儲水量之后,必須確保Eb≥Ez,否則水資源就會朝著被破壞的方向發展。我國的水資源緊缺,但浪費現象卻十分嚴重,對蒸發量進行控制,能夠有效的緩解這一現象。假設一個地下水系統中的Eb、Ej和E1增量是有限的,在上式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Ez,也就是蒸發量是最關鍵的。但是,在對水資源的實際利用和保護中,蒸發量卻常被忽略。比如,根據某實驗室的試驗結果,半干旱地區在休閑期的土壤蒸發量非常大,與同期的降水量相比,其比例能夠達到60%-80%,而半干旱偏旱地區和半濕潤地區則分別能夠達到72%-98%。由此可見,蒸發是水資源浪費的重要原因,要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量,就需要對水的蒸發量進行控制[4]。
3.1 確保充足的補給水量
水資源主要有3大功能,①恢復功能,②調節功能,③重復利用功能。水資源的3大功能是通過代謝水量來體現的。代謝水量越大,水資源的功能越強;代謝水量越小,水資源的功能越弱。代謝量的大小主要受補給量大小的影響,為確保地下水的代謝量,就需要保證充足的補給水量。要解決我國水資源緊缺的問題,就需要確保在地下水和地表水都不足的情況下,能夠維持正常的補給水量。比如,在降雨量比較大的時候,在地面將大氣降水集蓄起來,用于補充地下水。因此,當天氣比較干旱時,地表水可通過地下水補給[5]。
3.2 增加地下水存儲水的容量
水的各項功能大小,以及各項功能的持續性,都會受到存儲水容量的影響。因此,在對水資源進行保護時,要適當的增加地下水存儲水的容量。在選擇水源地時,要確保其擁有較強的調節能力和恢復能力。當地下水的補給和排泄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時,水的儲存量是常量;當補給量減少時,會消耗存儲量;當補給量增加時,水的儲存量也會隨之而增加。增加地下水儲存量,可增強水資源的各項功能,對于維持和改善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對地下水資源進行保護時,要注意控制好地下水存儲容量,以保證足夠的地下水補給量。
3.3 對無功失水量進行控制
無功失水的方式主要有2種:①蒸發,②流失,每個地區的無功失水量都比較大,尤其是針對蒸發問題,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只能任由水資源浪費。如果能對蒸發掉的水資源進行控制,則能減少水資源的流失量,且其效果會比一般的水利工程好。對蒸發量的控制可以有多種方法,比如,采用封閉式的水利用系統;對地下水位進行控制;改變傳統的灌溉方式,實施綠色工程等。其中,綠色工程在控制蒸發量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綠色植物會因為蒸騰作用而增加水分的流失量,但補給或保留的水量卻比蒸騰作用流失的水分多,能夠有效的涵養地下水資源,還能保持水土的完整性,對于降低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有重要的意義[6]。因此,在地下水資源的保護中,應大力實施并推廣綠色工程。對于一些地產地,可種植綠色植被,使其成為林地,從而將其在水資源保護中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在我國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力度的新形勢下,地下水代謝在水資源保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促進人類、自然和經濟等可持續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因此,根據地下水代謝原理,保證充足的補給水量,適當的增加地下水存儲水的容量,并對無功失水量進行控制,從而減少水的流失量,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浪費嚴重的情況,以提升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1]梁歡歡,安達,楊昱,等.基于MCDA模型的危險廢物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風險分級[J].環境科學研究,2016,29(01):131-137.
[2]吳愛民,荊繼紅,宋博.略論中國水安全問題與地下水的保障作用[J].地質學報,2016,90(10):2939-2947.
[3]鹿海員,謝新民,郭克貞,等.基于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地下水可開采量研究[J].水利學報,2013(10):1182-1188.
[4]陸垂裕,孫青言,李慧,等.基于水循環模擬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地下水補給評價[J].水利學報,2014(06):701-711.
[5]陳偉濤,孫自永,王焰新,等.論內陸干旱區依賴地下水的植被生態需水量研究關鍵科學問題[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4(09):1340-1348.
[6]呂倩,魏潔云.中國地下水污染現狀及治理[J].生態經濟,2016,32(10):10-13.
1007-7596(2017)10-0185-03
P641.8
B
2017-09-22
楊萬良(1965-),男,四川資陽人,工程師,從事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