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瀝青路面平整度
劉 洋
(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建設也突飛猛進,瀝青路面機械化施工設備已經配套,施工工藝較完善,路面平整度是評價路面使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的改善和提高一直作為瀝青路面施工中的一項關鍵技術而受到了國內外公路科技界關注、重視和研究。通過對我國幾年來的公路建設經驗,對瀝青路面影響度進行了分析。
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影響因素;控制措施
1.1 路基不均勻沉降的控制措施
(1)工程變更設計不足的地方,通過實地調查后,上報監理工程師及指揮部,進行設計變更,按設計變更要求進行處理。
(2) 路堤填筑前原地面處理。
①填筑路堤時首先進行原地面處理,當路堤填筑高度小于1.0 m時,將路基范圍內的樹根、雜草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層土系腐殖土,則須用挖掘機或人工將其表層土清除換填,厚度視具體情況而定,并按規定進行壓實,路堤通過耕地時,路堤填筑施工前預先清除表土30 cm。由于在表土剝離后基底的含水量高,為保證基底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必須及時進行了翻松,晾曬和含水量檢測,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達到了要求的壓實標準。
②坡面基底處理,當坡面較小(橫坡小于1∶5)時,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層,其處理方法同上;但坡度較大(橫坡大于1∶5)時,應將坡面做成臺階,以防止路堤的滑移,臺階的尺寸,依土質、地形和施工方法而不同,一般寬度不宜小于1 m,而且臺階頂面應做成向堤內傾斜3%~5%的坡度,并分層夯實,每層都嚴格控制厚度、壓實度、拱度和平整度,并進行檢測,當所有臺階填完之后,可按一般填土進行。
(3)路堤填料。路堤填料一般應采用砂礫及塑性指數和含水量符合規范的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質的土。對于液限>50,塑性指數>26的土一般不宜作為路基填土。
(4)半填半挖路段。填土與山體的接觸面要很好的處理,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山體挖成臺階,同時設置受拉材料(鐵絲網或乙烯塑料等)。從山體流出的滲透水應設置暗溝予以排除。
(5)填土路基壓實。路基施工時,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并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對土方路基進行壓實。
1.2 橋梁涵洞的影響控制措施
(1)地基加固處理,為消除橋臺和臺后填方段的差異沉降變形,需對地基進行加固,尤其是特殊路基,如軟土地基、濕陷性黃土地基、河流相沖洪積物地基等需進行特殊處理:軟土屬高壓縮、大變形地基,對該地基首先采用插塑料板、袋裝沙井的超載預壓等方法進行排水加固,其次根據填方路提的壓力計算,采用噴粉樁、擠密樁等進行加固處理;河流沖積物,使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沉積物種類多,要充分分析其成分,做好設計,進行地基漸變加固;濕陷性黃土要做好防排水設計,采用強夯等辦法進行加固。
(2)橋頭設計過渡段,即在一定長度范圍內鋪設過渡性路面或設置搭板,可以使在柔性結構路段產生的較大沉降通過過渡段至橋涵結構物上,車輛行駛就不至于產生跳車。
(3)臺背填料的選擇,在挖方地段的臺背回填部位,因場地特別窄小,可選用當地的石渣、砂礫等優質填料;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與側墻的相接部位,盡量選用內摩擦角大的填料進行填筑,而且施工是應注意填料土壓的平衡,不發生偏移,以免造成工程事故。
(4)在靠近構造物背后設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設施,也可在橋臺與填方結合處及過渡段的路面下設置墊層,防止路面下滲水進入填方,對中間為砂礫填料、兩側為土類填料的填方與加固地基的連接處做縱向集水管和橫向排水管,以排泄填方與加固地基之間的下滲水。
(5)強化施工質量管理,提高橋涵兩端路堤的施工質量,完善施工工藝、方法和強化管理。為適應橋涵端部而路堤施工場地窄小、壓實區域形狀不規則而工期又緊迫的特點,應使用專用的小型壓實機械。
路面平整度是評定路面質量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它關系到行車的安全、舒適以及路面所受沖擊力的大小和使用壽命:不平整的路表面會增大行車阻力,并使車輛產生附加的振動作用。這種振動作用會造成行車顛簸,影響行車的速度和安全,影響駕駛的平穩和乘客的舒適。同時,振動作用還會對路面施加沖擊力,從而加劇路面和汽車機件的損壞和輪胎的磨損,并增大油料的消耗。而且不平整的路面還會積滯雨水,加速路面的水損壞。
我國現在使用的平整度檢測指標有3m直尺測定的最大間隙Lmax(mm)、連續式平整度儀測定的路面不平整度標準差值(mm)和國際平整度指數IRI(m/km)。由于IRI能較客觀地反映乘客的舒適度,并與其它平整度指標有良好的相關性,它是一個比較理想而科學同時又易重現的指標。因此,實際檢測時應盡量采用IRI指標來評價路面質量,這樣,可與國際通用指標保持一致,有利國際技術交流。
[1] 岳紅玉.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與對策[J].山西建筑.
[2] 王懷明.高等級公路施工技術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 郝培文.瀝青路面施工與維修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U416.217
C
1008-3383(2017)08-0005-02
2016-12-01
劉洋(1988-),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道路橋梁施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