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紅(歡喜嶺采油廠熱注作業一區, 遼寧 盤錦 124010)
全過程質量控制在地面建設中的應用
曾秋紅(歡喜嶺采油廠熱注作業一區, 遼寧 盤錦 124010)
質量管理是企業的生命線,加強質量管理,夯實基礎工作,是促進管理提升、保障企業發展的本質要求。圍繞推進實施基礎管理建設工程,以加強三基工作為載體,抓基礎工作,不斷強化質量控制,推動了管理水平提升。
質量;質量管理;質量控制;改進;質量標準
質量觀是人們對質量的認識與看法。人們對質量的認知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它經歷了不同的階段?!胺闲再|量”階段理念始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這個階段只局限以產品本身的指標而衡量?!斑m用性質量”階段理念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反映了人們在對質量的認識過程中,已經開始把顧客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皾M意性質量”階段理念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質量管理進入到全面質量管理階段,與前面的兩個階段相比,這個階段是創造顧客滿意。最后一個階段是“卓越性質量”階段,理念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它的衡量依據有三項:一是體現顧客價值,追求顧客滿意和顧客忠誠;二是降低資源成本,減少差錯和缺陷;三是降低和抵御風險。
針對“廠區分布廣、生產裝置多、產品種類多、管理過程多”的實際,以加強質量目標管理為切入點,組織各單位以質量方針和目標為基礎,制定各級質量目標,逐級量化分解,形成受控文件,確保實施過程有據可以。
(1)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從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完善地面工程管理體系,規范承包商施工現場管理行為入手,發布實施地面建設工程施工現場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和對各參加單位的考核細則,進一步規范地面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明確工程目視化管理要求,提升工程現場整體形象;強化作業區域平面布置,規范施工臨時設施建設,確保文明施工;規范關鍵工序質量控制技術要求,對高風險施工工序制定了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明確了主要HSE管理要求。
(2)加強工程設計審查,從技術源頭把好工程質量關。堅持現場實地踏勘,充分了解工程現場地形地貌、周邊環境、社會依托等情況,核實工程設計的符合性和可實施性,強化設計審查的準確與完善,開展工程施工方案的比選和優化;加大設計審查深度,跟蹤設計審查意見落實。認真組織審查,嚴格把關,要求設計單位必須對審查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書面回復,對未采納的意見,要闡述原因,確保審查意見落到實處,實現設計審查閉環管理;強化施工技術指導,對影響工程建設的技術瓶頸問題,認真組織施工技術方案比選,對關鍵控制點,安排技術專家現場監督落實,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借助標準化預制工廠良好的質量保證體系,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實現規模化效益。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質量工作流程和質量管理制度是開展質量工作的依據,根據工程特點,對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總包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職責界面進行了劃分,細化質量管理內容。構建質量管理網絡。建立起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總包單位、施工單位的四級質量管理網絡。同時對承包單位管理人員和監理單位工程師的資質及到位情況進行檢查,嚴格履行管理人員變更手續。針對各級質量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分專業進行管理和專業知識考試,成績不及格者嚴禁進入現場。開展質量人員培訓。持續開展質量培訓工作,針對每個工程的特點,設置培訓內容,并選派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使質量體系得到有效運行。
(1)認真開展工程開工前培訓。堅持“學會了再干”的原則,杜絕“邊學邊干”。工程開工前,所有參建單位主要技術、管理人員都要參加開工前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了地面工程建設程序管理、承包商HSE管理、《反違章十條禁令》與“停止作業卡”宣貫、關鍵工序質量控制等,嚴格培訓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禁止進入工程作業現場。
(2)融入“安全觀察與溝通”的管理理念,也是認真落實“直線責任、屬地管理”的內涵延伸,體現了“甲乙方同責”的管理要求。按照“管理、執行、監督”三者分開的原則,通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督單位以及項目屬地管理單位之間的資源共享,協同作戰,多方參與,共同把關以及作業過程的步步確認,實現地面建設從“現場管理過程受控”到“項目建設全過程受控”的轉變。
(3)建立承包商動態考核體系。為推進承包商對工程質量管理觀念轉變,促成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杜絕承包商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制定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分包商動態考核制度,建立承包商信用管理體系,加強對工程承包商的監督管理,并與工程建設項目部管理考核形成聯動,促使項目建設單位與承包商的協同管理。針對承包商工程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工程質量問題,采用量化評分和質量問題責任追究的方式,加大處理力度。
(4)組織開展地面建設工程質量專項整治。組織開展的工程質量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提升地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梳理完善從工程勘察設計、設備材料、承包商監督管理、質量問題責任追究等地面建設全過程監督管理,尋找管理漏洞,制訂補救措施。
質量管理是一個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的過程。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模式是質量持續改進的關鍵。如何減少和控制質量缺陷是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質量管理者和研究者應該積極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作為管理者,充分調動起每一位人員的積極性,各個環節,體現全員、全過程、全部門質量控制的全面質量管理思想。本著“符合標準、切合實際、接口科學、運行有效”的原則,緊緊圍繞質量管理中發現的不合格項和提出的改進要求,梳理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1]張運峰,吉帥志,劉淑娟.中原油田油田化學劑標準體系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 [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2,(12).